科研成果点亮国际朋友圈 兰大人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科研成果点亮国际朋友圈 兰大人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今年10月,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推动科技创新”位列其中。科技创新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引领和支撑作用,对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起,兰州大学就积极发挥科技创新合作主体作用,聚焦“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结合学校特色学科优势,切实推动相关科研创新合作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从甘肃到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从中巴边界的深山到中亚地区的沙漠,“一带一路”上遍布着兰州大学科研人员脚步,彰显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兰大作为、兰大风采。

高水平科技支撑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赋能增智

今年6月,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沙尔图兹(Shaartuz)国家气象站暑热炎炎,兰州大学黄建平院士领衔建设的“一带一路”环境与气候观测网之沙尔图兹气候观测站揭牌仪式在此举行。

沙尔图兹气候观测站揭牌仪式

沙尔图兹气候观测站揭牌仪式

这是观测网中首个在国外建成的超级观测站。“一带一路”沿线面积广阔,但部分国家和地区气象观测资料不完整、体系观测能力薄弱、关键气象要素探测手段缺乏等问题十分明显。

作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秘书长单位,兰州大学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自2016年起会同国内外气象、环保部门、科研院所,开始共建“一带一路”激光雷达网,计划在中亚沙尘主要传输路径上布设14个野外综合观测站点,开展针对大气云、气溶胶的长期连续观测研究。

2022年,在“一带一路”激光雷达网初步建成的基础上,兰州大学又开始推进“一带一路”环境与气候观测网的建设,以进一步覆盖基本气象要素、云特性、气溶胶、辐射等研究对象。目前,观测网已建成兰州、民勤、张掖等 7 个国内站点及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2个国外观测站,下一步将在阿尔及利亚、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和埃及建设综合观测站。

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

观测网所用的核心技术均是兰州大学自主研发,包括多通道拉曼-偏振激光雷达技术、高性能温湿度廓线微波辐射仪探测及反演算法,将逐步建立起覆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成后,观测网将用于监测沙尘远距离传输和雾霾等大气复合污染物局地扩散规律、服务铁路和物流运输等社会经济发展领域,并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校正我国星载激光雷达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一带一路’境外沿线分北、中、南三条脉络,进行综合观测站和基本观测站的建设,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和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气候治理与防灾减灾保驾护航。”团队核心成员、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黄忠伟教授介绍。

近年来,兰州大学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依托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等一流建设学科,化地域特点为研究优势,有序推进一系列其他专项观测网络建设,如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气候变化观测网、典型生态系统通量网、祁连山生态环境监测网、风沙运动观测塔群、动物多样性监测网等。与此同时,兰州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了科学观测台站管理中心,统一对学校野外台站和野外科学观测研究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进行管理与建设。中心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区为重点,辐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逐步形成了“一体、一网、一平台”的框架体系,即野外站综合体、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

“野外台站综合体目前包括集野外科学观测研究、技术集成示范、人才培养和国内外合作交流为一体的野外站24个,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则已汇集近30TB的相关观测研究数据,未来将强力支撑‘一带一路’沿线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科学观测台站管理中心主任赵长明介绍说。

锐意创新进取 与绿色“一带一路”同频共振

冒着大雨瓢泼、电闪雷鸣,攀峭壁、探深沟、住土床,经常泥泞满身,探测、考察时要随时防范可能发生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是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孟兴民教授和团队研究人员在项目进展中的常态。

2017年,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中巴经济走廊地表变形动态监测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孟兴民带领团队通过联合研究、人员培训等形式,与巴基斯坦COMSATS大学联合开展研究工作。他们前往中巴公路实地考察,用3年时间查明了中巴公路沿线的滑坡灾害隐患点、地表沉降点和冰川消退点,形成了中巴经济走廊地质灾害数据库。

兰州大学地质灾害研究团队完成中巴公路地质灾害科学考察

兰州大学地质灾害研究团队完成中巴公路地质灾害科学考察

“彻底解决泥石流和滑坡灾害,是我最终追求的目标。能为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贡献一份兰大力量,造福一方人民,我很欣慰。”孟兴民说,他的研究工作对中巴公路沿线滑坡、泥石流灾害监测和预防有着重大意义。而在人才培养方面,孟兴民已为巴基斯坦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给中巴经济走廊安全建设和运营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储备人才。

远在万里外的非洲,自2011年起,兰州大学就在科技部支持下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展开合作,在东非高原开展旱地雨养农业合作、技术研发与示范,完成了一系列大田试验、农户培训、技术示范和初步推广。

熊友才教授在肯尼亚推广垄沟地膜覆盖技术

熊友才教授在肯尼亚推广垄沟地膜覆盖技术

10年间,生态学院熊友才教授团队奔赴肯尼亚近30次,克服缺水缺电、荒地荒坡、毒蛇出没等难题,成功给肯尼亚送去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如今,肯尼亚Katumani田间实验基地里的玉米杆高从1米窜到2米,亩均产量最高提高240%,水分利用率提高127%以上……

“通过测算,如果这项技术在肯尼亚全境推广,只需利用1/3的耕地,就可以生产足够的粮食来养活整个肯尼亚人口,肯尼亚将从一个饥荒大国变成一个粮食出口国家。”熊友才信心满满。目前,垄沟地膜覆盖技术已经在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落地,其中在肯尼亚成立了8个技术示范点,正在以每年新增3000亩的推广速度向四周辐射。

科研项目落地成果斐然,国际交流研讨亦方兴未艾。今年8月,ANSO丝绸之路论坛暨第二届ATES科学会议在兰州大学召开。其中,作为主办方之一的ATES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陈发虎研究员在2019年牵头成立并担任主席。

“ATES旨在通过跨学科、跨区域、跨语言的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深化丝路沿线气候环境变化、东西方交流与丝路文明演变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解,为共建‘一带一路’特别是丝绸之路研究相关专家学者开展交流、讨论、合作提供一个国际平台,持续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陈发虎说,会议从中国起始,每两年举行一次,后续将逐步走向“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

加强平台建设 推动国际科研合作走深走实

“目前,中心合作足迹已拓展到丝路沿线的中亚、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等地区,与伊朗、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等高水平研究机构以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野外科考、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开展深入合作。”兰州大学中东亚干旱环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执行委员会副主任王鑫教授介绍说。

中东亚干旱环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陈建徽教授在塔吉克斯坦帕米尔高原地区野外考察

中东亚干旱环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陈建徽教授在塔吉克斯坦帕米尔高原地区野外考察

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过去10年里,研究中心依托环境考古研究、气候变化研究、地貌演化研究、地质灾害研究、生态安全研究等5个团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发展中国家建立起长效科技伙伴关系,主导建立的中东亚地区不同时间尺度上干旱环境演化过程和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的理论体系,为解决我国、中东亚干旱区资源短缺和环境灾害问题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累计完成对25个发展中国家180名学员的技术培训;承担并完成8项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省部级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和国际交流培训项目;取得1项国际专利,5项国家发明专利;通过“一带一路”政府奖学金项目,每年为20名来自巴基斯坦的生物质能源方向的博士生提供全额奖学金,累计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培养生物质能源、循环农业等方面博士80余名……这是2016年以来生命科学学院李祥锴教授团队在中巴生物质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过程中取得的部分工作成效。

生物质能沼气池系统和沼气示范基地

生物质能沼气池系统和沼气示范基地

“团队长期从事‘一带一路’区域生物质能源技术开发推广工作,向巴基斯坦提供生物质能源仪器设备和软件系统,在伊斯兰堡建成了生物质能源联合实验室和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与示范联合中心,建立生物质能源示范基地4个、生物质能沼气池36座,研发了利用尾菜废弃物添加牛粪与玉米秸秆发酵系统,还联合甘肃省内科研单位在巴基斯坦建设绿色小镇。”李祥锴介绍说,团队提出的发展生物质能源与生态循环经济新模式,将助力解决巴基斯坦农业问题、生态问题和能源问题,同时对中亚、南亚等国家产生辐射效应。

“一带一路”合作从“硬联通”扩展到“软联通”的过程中,也不乏兰州大学研究人员的身影。2017年,文学院张进教授作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审美文化中外互通问题研究”立项,项目组与“一带一路”沿线比利时鲁汶大学、安特卫普大学等形成了长效合作交流机制,通过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国际化“丝路审美文化高级研修班”等形式开展。

张进教授团队一行5人赴比利时考察,与青年学者交流讨论

张进教授团队一行5人赴比利时考察,与青年学者交流讨论

“丝路审美文化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发挥着民心相通、人文化成、艺术交融、审美熔铸等重要枢纽作用,在本质上也是一种‘生产力’,‘丝路审美共同体’的建设将辅翼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伟大工程!”张进介绍说。

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文字丨彭倩 涂远浩

(兰州大学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