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郭沫若鉴别的丝路遗珍 跟武则天颇有渊源

曾被郭沫若鉴别的丝路遗珍 跟武则天颇有渊源

原标题:【奔流文化·器物】佛教艺术东渐中的丝路遗珍丨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②

文物名称: 大云寺五重舍利宝函

文物年代:唐

出土地址:甘肃省泾川县大云寺地宫

2(27438971)-20231120163538.png

说起佛祖舍利,人们首先会想到陕西省的扶风法门寺。很少有人知道早在法门寺地宫被发现的23年前,甘肃省泾川县就于1964年发现了唐代大云寺地宫,出土了14粒佛祖舍利和珍藏舍利的容器。

这套舍利容器共5件,由石函、铜匣、银椁、金棺和玻璃舍利瓶层层套置而成。最外层为石函,由质地坚硬的灰色大理石制成,方形覆斗顶,顶上正中刻方格,内刻阴文隶书“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17字,外刻缠枝西番莲纹一周;四壁阴刻《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言》。第二层为铜匣,形同石函,通体鎏金,錾刻忍冬纹,盖顶嵌一银质十二瓣莲花,莲花中心镶一桃形银珠第四层为金棺,形同银椁,棺盖及棺身用金片、珍珠、绿松石镶嵌成大莲花,周围又饰以金片组成的小莲花。金棺内有一檀香木小隔板,置放一件白色透明的长颈、圆腹、平底玻璃瓶;瓶内装舍利14粒,形如米粒,质似珍珠,最大直径不足0.5厘米,中间有人工所穿的小孔。这套舍利容器精巧华丽,光彩夺目,反映了盛唐时期金银细工的最高技艺,是佛教文化史上一个发展阶段的重要实物见证。

01

1964年10月的一天,正逢秋收秋播的时节,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的村民在泾河川里集体劳动。一名村民在田间铲草堆时,铲出了一个洞口,并发现里面有东西,就报告给生产队长乔万春。乔万春立即派人到泾河对面的县文化馆(博物馆)报告。

当时的文化馆馆长张怀玉得到消息后,马上向县上有关部门汇报,并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详细勘查。村民说,发现东西的地方自古是一个杂草乱石堆起的墓堆(其实是舍利塔的塔基),耕地时很不方便,所以年年生产队叫人把面积很大的墓堆从周边往中间铲,墓堆慢慢地就变高变小。这次他们在铲土时却无意间铲出一个洞口,洞口有石门,洞内石砖铺地,中间放一个斗大的石盒(石函),重约40公斤,洞壁有少量的图画。

借助阳光人们才看清,石函上刻有花纹和铭文,揭开函盖,里面有一口鎏金铜匣,铜匣下面压着一枚鎏金铜钥匙。石函由质地坚硬的灰色大理石制成,方形覆斗顶,长50.5厘米,宽49.5厘米,高42.5厘米。顶上正中刻一方框,框内刻有铭文:“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16个字。石函四壁阴刻《泾州大云寺舍利石函铭并序言》,并有参与舍利发现和奉安仪式的职官、僧众题名,共千余字,纪年为“延载元年”(694年)。

县文化馆的专家随后赶到现场,小心翼翼地拿起鎏金铜钥匙,一层一层轻轻开启。首先揭开鎏金铜匣,铜匣内为银椁,银椁里面显现一方金棺,金棺内置琉璃瓶。瓶体白色透明,长颈,圆腹,平底,瓶高2.6厘米,腹部直径2.1厘米,口径0.5厘米,内装14粒白色晶体舍利。这些出土宝物除石函外立即被悉数运往甘肃省博物馆珍藏。

02

1971年9月19日,时年79岁高龄的著名史学家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首相宾努亲王来兰州参观。在甘肃省博物馆里,郭老一一鉴定了泾川出土的金棺、银椁、舍利等珍宝,由于没有看到刻有铭文的石函而无法判断这批珍宝的出处及时间,于是说道:“舍利石函、贵在石函。”因为郭老这一句点评,当时尚留在泾川县的舍利石函很快也被运到了省博一起保存。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最不常用的数字是14,泾川大云寺的佛骨舍利为什么是14粒,成了人们最感兴趣的谜题。泾川的当地学者张怀群作了这样的分析:

按史料记载,隋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杨坚颁下《隋国立佛舍利塔诏》,在全国30个州建30座舍利塔,供养佛骨舍利。时称泾州大兴国寺的泾川大云寺也奉旨兴建了供养14粒舍利的舍利塔和地宫。诏书开篇,一一列出了30个州寺院全称或州名,泾州大兴国寺排序是第14位。

诏书中说“僧多者三百六十人。其次二百四十人。其次一百二十人。若僧少者尽见僧为朕皇后太子广诸王子孙等及内外官人一切民庶幽显生灵。各七日行道并忏悔”。这段话是说,让这些僧人为朕与皇后及太子杨广、各位王子和他们的子孙;为京城内外的一切官吏,为天下一切民众,为万物生灵,各州分别做七日佛教法事,拜忏诵经,净化灵魂,改恶向善。

舍利共14粒,14中的第一个“7”应是一个组合,即为隋文帝、皇后、太子杨广、各位王子和他们的子孙们祈福。14中的第二个“7”又是一个组合,为京城内外的一切官吏、天下一切民众、万物生灵祈福。

也有人问,为什么不分21粒、28粒及更多7的倍数?这当然受限于佛骨舍利的总数,也可能是我们永远无法知晓的隋文帝内心深处的秘密。不幸的是,隋末连绵的战火使得大兴国寺变成了残垣断壁,供奉佛祖真身舍利的隋塔在初唐时只剩下了塔基。

1 (2)(27438972)-20231120163608.png

03

泾州大兴国寺在武则天时期在一片废墟上得以重建,但却易名为大云寺,这是什么原因呢?武周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借《大云经》中“弥勒下生作女王,威伏天下”等语,改唐为周,做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女皇帝,此后诏令两京各州修大云寺,诵《大云经》,宣扬“君权天授”。全国各地纷纷修建大云寺,广传《大云经》(见《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

因此,泾川大云寺是在一个特殊年代,因为一个特殊事件而产生的一座特殊的寺院。当时的工匠把原塔基下的石函、舍利瓶和舍利取出,用琉璃瓶盛装14粒佛祖骨舍利再配以石函,于延载元年重新瘗葬放入地宫,并在地宫上建舍利塔、大雄宝殿、钟楼等建筑。这比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要早180年。

从此泾川大云寺香火鼎盛,佛事繁忙。

大云寺地宫的发现意义非凡,它是目前考古发现最早使用棺椁式瘗埋舍利,并按照墓室形貌在塔基下建筑地宫的实物资料。它改变了印度佛教传统中舍利须存放在罂坛类容器中,并置于塔身中部特建的覆钵状室层内的做法,被佛学界和史学界一致认为,这中间反映出佛教中国化的一个重要历程,是佛教舍利瘗埋制度中土化的一大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外,石函上刻文字记录了建寺造塔瘗埋舍利的始末和相关职官、僧众姓名,是探究这一特殊历史事件始末及泾州在军政设置部署方面的重要文字资料。

天有不测风云,到了明朝初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水覆没泾州古城。自商周以来记载古泾州3000多年历史的所有典籍化为乌有,大云寺也被冲得荡然无存。就这样,佛祖真身舍利在大云寺的地宫里静静地躺了400多年。

到了20世纪60年代,大云寺遗址已经变成了一片耕地。每当拖拉机犁地的时候,碰到地宫顶部的石板都会发出刺耳的响声,但谁也不知道地层深处隐藏的巨大秘密,直到地宫1964年重见天日。

大云寺地宫佛宝的现世,轰动了考古界,最终成为20世纪我国佛教和唐代考古的重大发现。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刘小雷

(奔流新闻)

相关新闻:

作为敦煌藏经洞家族一员 它讲明白了千年前爹妈咋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