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成为甘肃强省会发动机?听听这些好声音

高校如何成为甘肃强省会发动机?听听这些好声音

原标题:兰州高校 强省会必所依托的创新高地

当我们细数兰州区域内的高校时,欣喜地发现,常住人口400多万的兰州,拥有各类高等院校20多所,高校资源非常可观。

在兰20多所高校中,有创建于1909年的全国双一流高校兰州大学,有发端于1902年的百年师范名校西北师范大学,有“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兰州交通大学,有老牌工科名校兰州理工大学,有中国草业的“黄埔军校”甘肃农业大学……从各高校的简介中可以看出,这些高校办学历史悠久,学科多元,具有雄厚的教学科研基础。

高校是培育人才的基地,亦是科技创新的前沿。西北师大张继研究员带领团队攻克百合褐变不易保存难题,助推“甘味”特产走出本土走向世界;兰州交通大学范多旺教授深耕太阳能聚光集热发电、聚光光伏发电领域,由其团队研发的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投入商业化运营;兰州大学李祥锴教授团队研制“浆水酸奶”跨界出圈,让小众美食走出保健养生新天地;西北民族大学曹万智教授团队研发的“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装配式围护体系成套技术”,为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给出甘肃方案……

多年来,在兰各高校在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建设人才的同时,聚焦科技发展最新领域,紧密结合甘肃、兰州地区经济发展特色,在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今年7月24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甘肃省强省会行动工作推进大会,提出加快建设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智慧高效、安全健康的新时代美丽兰州,全力打造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极。8月31日,中共兰州市委第十四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兰州科技资源集聚优势,坚持建强创新平台和优化创新环境同步抓,坚持推动原始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步抓,坚持培育创新企业和引育创新人才同步抓,着力建设“创新兰州”。在奋进新征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在兰高校科研力量的优势,是我们全力推进强省会行动,建设“创新兰州”的重要着力点。

在谈及如何发挥高校科研力量助推兰州经济社会发展时,各高校专家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在强省会战略中,高校要根据兰州市未来发展的需求进行科技创新,将科创成果落地转化服务地方经济,为强省会贡献科研力量。” “要瞄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培养更多贴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可以说,专家们的建言代表了所有在兰高校支持强省会行动,支持兰州发展的热情与期望。这种热情与期望,与我们谋求推进兰州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愿望高度契合。

当下,我们必须明确这样一个共识: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力量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政府职能部门一定要积极作为,主动作为,有效作为。

要做好有效沟通和紧密对接。相关部门要主动走进高校,就兰州的发展战略、产业方向、人才与科技需求等与高校进行充分的对话与对接,让高校对兰州发展需求有清晰的了解。要架起高校与本地企业联系的桥梁。建立企业——政府——高校互联互通的机制,让高校科研队伍了解本地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在技术攻关方面的难点堵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提供科研支持。要切实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积极搭建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服务,畅通有效的沟通链接机制,强化服务意识,用心用情留住人才。唯有创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才能真正让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

兰州大学林柯教授说得好“高校教学科研与强省会经济是一个共生共荣的关系。”的确,高校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会有力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起来了,高校就会有更多的科技创新的空间,吸引更多的人才。在兰高校,是兰州拥有的宝贵的科技和智力财富,让我们以强化沟通服务的满满诚意,促成校地携手共建的双向奔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玲

(兰州日报)

相关新闻:同频共振 产研融合方能比肩而立

科技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强省会必须强科技。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在实现强省会战略中如何主动作为,加速科研成果“落地生金”,推动高校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着这一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业内专家和学者。他们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为强省会经济建言献策,提出了真知灼见。

发挥高校优势力量 拓展强省会概念

——访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林柯

在深入推进强省会行动、建设新时代美丽兰州的具体实践中,在兰高校如何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助推兰州经济社会发展尽快驶入快车道?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导师林柯教授。

“学校教学科研与强省会经济是一个共生共荣的关系,强省会须强科技,强科技就要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和研究的力量。高校发挥力量需要得到地方的支持,首先需要知道地方的需求,其次需要得到地方的政策支持和能够做好科技创新的环境营造。经济发展起来了,高校就会有更多的科技创新的空间,省会强了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高校应强化科技创新与输出,并以科技反哺高校教育与科研。”林柯教授如是说。

强省会首先得强科技,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在强省会战略中,高校要承担的任务,就是根据兰州市未来发展的需求进行科技创新,将科创成果落地转化服务地方经济,为强省会贡献科研力量。林柯认为,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和兰州市的产业发展有效匹配还需从以下三点着手:

畅通对接渠道,建立信息互通科技创新交流机制。强省会涉及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要工业强、科技强。城市建设、农业、交通设施、基础设施等都需要科技创新赋能。只有应用研究可以很快转化为生产力,高校有很多的应用研究,但是研究是否适合兰州市现在的需求,是否适合兰州市未来的战略发展?还需及时沟通调整。这就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建立信息互通科技创新交流机制,经济主体、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的研究团队定期或者不定期展开交流座谈,积极沟通才能够充分发挥高校优势。

设立专业化的技术交易市场机构,政府部门牵头协同科研成果落地转化。高校为强省会贡献科研力量需高校自身科研成果立足于兰州市来转化,但是存在对兰州市未来发展战略、规划了解不够深入等现实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将生产性企业的需求公布。比如在兰企业要掌握高校的科研成果主要在哪些方面?做到什么程度?高校也要掌握兰州市现在发展的堵点难点在哪里?需要哪些方面的科技创新?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不仅是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对接,还需要由政府部门来牵头解决落地过程中的难题。成果落地牵涉到土地、税收等方面需要政府制定一系列针对性的优惠政策;科研成果所带来的收益评估、后续技术服务商定需要政府部门协同相关服务主体来共同参与。

发挥高校优势力量,拓展强省会概念。兰州市要强省会,不只是强五区三县,因为主城区已经面临多方面的发展限制,需要有效拓展强省会概念。比如在空间布局上将周边的县区都加进来,完成南北都市经济圈的拓展。兰州有非常充足的教育资源,有综合性院校、文科院校、理科院校,将这些高校联合起来一起发挥科研主力军需政府引领,引导高校根据强省会具体要求来作研究、报告合理化建议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深化产教融合 重振兰州工业辉煌

——访甘肃省领军人才、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曹万智

高校作为育人摇篮和创新高地,应如何将教学科研与强省会经济有效对接?记者日前采访了甘肃省领军人才、西北民族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曹万智教授。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2020年,中国宣布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愿景,‘双碳’目标的实现对高质量发展提出要求。”曹万智说,兰州作为西北老工业基地,曾多次创造工业辉煌,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当前,受先天条件限制,发展经济总量我们没有优势,但是常住人口400多万的兰州却有20多所高校,所拥有的大学量非常可观。基于此,深化产教融合、以科技推动工业发展为强省会注入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应从以下三方面发力: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这就要求学校瞄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贡献智慧力量。

校企共同办学,资源共享,将教书育人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聘请企业人才到高校讲课,将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需求、新形势”融入课堂教学,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重点布局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人才缺口大的学科专业,及时淘汰或更新升级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学科专业,培养更多贴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探索实施校企“共建、共享、共管”生产性实训基地,加强实训操作,让高校科研真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车间。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强化全链条保护,营造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社会环境,让科技工作者可以专心做科研。同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进一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

科技创新和人才驱动同频共振尤为重要

——访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师尚礼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重镇。在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的背景下,高校如何成为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动机”?应从哪些方面着手?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师尚礼认为,“科技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强。而人才是创新的基础,做好育才引智用人,让科技创新与人才同频共振尤为重要。”

首先,高校既要引进人才也要能留住人才,为人才培养创造公平、公正的环境,激发其创业干事活力,在人才引进工作中不能忽视人才培养和培育工作,就地取“才”,让人才比肩而立。

其次,积极争取国家重大项目、经费支持。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国家队作用,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高校具有综合性和多学科的优势,可以发挥这个优势,针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强多学科交叉与协同,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攻关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对接重大项目就是对接高端资源,只有积极争取政策资源、市场资源、人脉资源等宝贵的发展资源,才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最后,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科技铺就致富产业。兰州作为黄河上游城市,筑牢生态屏障、保护好母亲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事关生态安全和发展大局。在科研攻关、科技推广的同时,教会农牧民树立生态理念,为可持续发展贡献科技力量,以高水平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强校地沟通,科技研发应当注重实际需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进行创新,强化技术研发的针对性,技术成果应轻简化,推广的途径和方法应简单易行,实现科技利民、为民、惠民。

以“技术”和“产业”助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

——访西北师范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张继

西北师范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和“555”创新人才博士生导师张继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校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服务社会,怎样用我们的知识、用我们的技术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是高校科研工作者必须要承担的责任。甘肃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生物资源,更好地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我们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

张继认为,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应从以下两点持续发力:

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目光不应该只着眼于技术攻关,应同样重视技术攻关和市场、企业、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发挥学科优势主动作为,整合本地科研院所、企业、农业合作社,从“技术”和“产业”两个角度助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带打造提升、新产业新业态开发等方式,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针对制约西北地区特色植物资源深度利用、农业产业开发不足以及产业扶贫技术支撑薄弱的问题,开展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研究,攻克技术瓶颈和关键问题,为特色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做好农业发展“大文章”。

培育符合时代需求的新人,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让高校真正成为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教学、科研是不能分开的,我们的研究不应该只停留于实验室、浮于数据。同样,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应该只会解题答题而没有创新思维,社会的需求、企业的瓶颈、产业的难题,其实就是我们的科研课题。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把科研的思路带进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启发学生科研思维,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将课堂的理论知识融合进去,完成对理论知识的验证。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宝丽 文/图

落地生金 高校科技助力产业兴旺

浆水酸奶

浆水酸奶

胡芳弟教授同农户交流党参种植

胡芳弟教授同农户交流党参种植

世界首座50兆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站

世界首座50兆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站

科研的最大价值在于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以推动经济,造福百姓。在兰高校科研人员积极探索前沿领域,紧密结合甘肃、兰州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在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果。相关成果为国家“双碳”目标下行业绿色发展给出甘肃方案;攻克百合褐变不易保存难题,助推“甘味”特产走出本土走向世界;发挥草类种质创新与育种优势,解决草种业“卡脖子”问题;研发降脂灵、纹党宝等保健产品为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研制“浆水酸奶”跨界出圈,让小众美食走出甘肃,步入全国舞台……多元的学科背景、完善的人才梯队、丰富的研究资源,使得在兰高校在科研创新中具备独特的竞争力,正成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聚焦前沿领域 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兰州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茅以升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范多旺教授认为,高校科研应始终聚焦前沿领域,围绕国家战略、重大工程开展工作。

在三十多年的科研工作中,范多旺教授深耕太阳能聚光集热发电、聚光光伏发电关键件和成套系统,在国内外提出了“绿色镀膜”“绿色镀膜新能源(聚光太阳能)”等新技术理念与体系,掌握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由其科研团队研发的敦煌50兆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是世界首座投入商业化运营的50兆瓦熔盐线性菲涅尔式光热电站。2020年6月19日,电站正式投入聚光集热发电运行,2021年12月24日通过国家能源局组织的验收。该项目现今已在甘肃酒泉、新疆等地开展二期园区建设。

兰州交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闫浩文教授长期致力于地图自动综合和空间方向关系研究,由其团队研发的“面向地图制图综合的空间相似关系研究”,解决了相似关系定量计算与表达的难题。相关成果及软件已被成功推广应用至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自然资源普查、交通规划、智慧城市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高值化开发特色植物资源 培育富民产业

除了引领科技发展方向,高校科研人员也在积极关注并努力攻克身边的技术难题。近年来,兰州百合亮相“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成为甘肃兰州的一张“名片”。这背后,离不开西北师大张继研究员默默无闻的奉献,她带领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成功解决了鲜百合防氧化、储运保鲜关键技术,保留了百合的口感和色泽。

张继数十载醉心于兰州百合的研究,“百合小妹”是她的网名也是她的代名词。兰州百合是多年生草本植物,6年至9年的生长周期使得其吸收日月精华,生得白白胖胖、口感鲜甜。然而,成熟后被挖出的百合难逃1个月就腐烂褐变的命运。于是,张继带领团队研究集成了超声波—臭氧—紫外辐照—气调包装等技术,发明了兰州百合保鲜绿色新技术及可控一体化生产装备,指导企业建成百合气调保鲜库39个,解决了鲜食百合防氧化、储运保鲜关键技术,使鲜食百合保质期延长了一倍,突破了远洋运输,产品远销欧美,成为名优特产。

张继及其团队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达90项,为300余家涉农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建立生产示范基地(线)100多个,成果在6个省(区)的230多家企业转化,近五年新增销售额达400多亿元,利润近80亿元,解决就业岗位2万多人次。

一棵小小的苜蓿草在河西走廊率先走向了商品化发展之路。河西地区生产的优质苜蓿、燕麦商品草供应全国一线乳企和全国80%的动物园,产业化发展给农牧民增收致富带来新机遇。这背后离不开甘肃农业大学师尚礼教授带领的“草种创新与草地利用”黄大年式团队几十年如一日的潜心钻研。研发团队发现了世界珍稀苜蓿资源根茎型野生紫花苜蓿及其雄性败育新材料,创制的苜蓿新种质可提高草产量36%;育成我国首批抗虫苜蓿新品种甘农5号、甘农9号、甘农12号紫花苜蓿新品种和第一个根茎型苜蓿新品种清水紫花苜蓿;国内首次研制出苜蓿根际复合接种剂、天然草地生态修复菌剂;发现了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及其传代固氮现象;研发提出了苜蓿与根瘤菌两类生物专一性共生育种新技术,可提高固氮效率230%,提高草产量152%,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深化科技创新 引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大学的基础是教学,灵魂是科研,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力。科研和教学绝不矛盾,只会相得益彰。新工科必须瞄准市场,了解行业一线,才能有所建树。”这是西北民族大学曹万智教授对学生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其30多年职业生涯的概括。33年来,曹万智教授先后在生产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从事新型建材产品开发、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工作。由其团队研发的“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装配式围护体系成套技术”,真正实现了“耐久同寿命,防火同等级”的保温体系,填补了国内建筑行业相关领域空白,同时也为国家“双碳”目标下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给出甘肃方案。曹教授形象地称这项技术让建筑物成功脱掉“厚棉袄”。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装配式墙体成套技术”,成功解决困扰建筑业多年的难题。团队以研发流态轻集料微孔混凝土为基础,先后研制出十种节能墙材制品及五种配套产品,开发成套全自动工业化生产线,制定标准设计图集和技术规程20多部,获得100多项专利,孵化出三家学科型高新企业。系列产品及技术已在甘肃、山东、新疆、青海等地被广泛推广使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全国性科技奖励14项。

无独有偶,西北民族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申涛同样长期专注于节能减排事业。2021年以来,申涛教授主要针对废水零排放、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和二氧化碳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其中兰州新区石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兰州森洋隆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西北民族大学、中南大学和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技术,在兰州新区建设5000吨/年副产盐酸制氯气工业化示范装置,初步试车成功,准备正常投入生产。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涉氯企业大量副产而又难以处理的氯化氢(或盐酸)直接转化成氯气加以利用,实现氯元素的闭路循环和生产过程的零排放,不仅能解决涉氯相关行业中氯化氢过剩的问题,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工业对氯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涉氯企业的优化升级。

为土特产“注入”科技含量 护航人民健康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第六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该榜单从近700万科学家中,筛选出世界Top 2%的科学家,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表明该学者在其研究领域中处于顶尖水平,具有世界级影响力。浆水酸奶发明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祥锴教授入选“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榜单。

西北传统名小吃“浆水”,以包菜、芹菜等为原料,在沸水里烫过后,加酵母发酵而成。兰州大学环境微生物课题组从西北传统发酵食品浆水中筛选分离一株富含具有尿酸降解能力的发酵乳酸杆菌GR-3,GR-3具有缓解痛风的效果。这一发现,意味着患有高尿酸血症、痛风的人群有了新的治疗思路。

该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科学杂志《肠道微生物》上,一时间引发了“浆水热”。由于浆水制作缺乏统一标准,益生菌活性难以得到保证且浆水独特的口味外地人员不太适应,使得浆水难以向国内外推广。课题组研发出富含浆水有效益生菌的浆水酸奶,让一杯浆水酸奶的有效益生菌数量相当于数万碗浆水,充分发挥出发酵乳酸杆菌GR-3的独特功效。

浆水酸奶项目于2021年通过湖北武汉大学科技园向兰研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进行了转化,并联合安琪酵母实现了产品落地,在武汉销售高峰时期一周出货量达到1.2万杯,8个月销量达12万杯。2023年8月,该项目通过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人民政府牵头,向临洮康源乳业有限公司实现了技术转化和产品落地,于2023年10月完成正式产品的生产并开始上市销售。

甘肃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中药材的研发及产业化潜力巨大。兰州大学药学院教授胡芳弟便选择党参这个在甘肃具有绝对种植优势的品种,一研究就是10多年。甘肃、山西、陕西、四川、重庆、湖北、贵州等地,只要是种植党参的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和汗水。

在胡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奔走在田间采样的坚持下,党参研究不断走向深入。从党参中大分子成分的结构到低聚糖活性的发现,从健脾养胃功效机制的阐明到党参系列大健康产品的开发,甘肃党参大品种的发展也活了起来。13项发明专利转化、13个产品上市生产,含党参4个产品近四年销售额共达30.68亿元,13件专利及5个产品转化共计18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以中药科研促进甘肃大宗地道药材持续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宝丽 文/图

风采踔厉 特色学科涵养西部英才

兰大实验课

兰大实验课

交大课堂

交大课堂

农大野外实践课

农大野外实践课

兰州作为省会城市,拥有着甘肃省最多的高等教育资源。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20多所在兰高校,涵盖了文、理、工、农、管、法、医等多个学科领域。多年来,在兰高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的优势,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澎湃动力,助推甘肃和兰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办学的过程中,在兰高校凸显各自的办学特色,坚持特色兴校、特色强校,打造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专业和特色学科,学校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近日,记者走进在兰各大高校,探访这些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也深刻感受了高校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

兰州大学:以实力撑起我国核工业的一片“兰”天

兰州大学是西北大地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校,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这所黄河之畔的百年学府,是兰州这座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兰州的一个专属符号。漫步兰大校园,这座古老学府的浑厚与毓秀尽在眼前,绿瓦红墙、长街短巷、亭台楼阁、树影婆娑,景色美不胜收。

兰州大学创建于1909年,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创办中国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国科学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兰大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有99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校的核科学、物理科学为我国国防及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据介绍,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是我国高校最早设置核专业的两个院系之一,是国内高校核专业设置最齐全的院系之一,秉承“铸剑强国,核以道和”的院训,先后培养了核科学人才40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张锦,中国工程院院士夏佳文)。校友中入选国家人才工程人员比例名列重点大学前茅。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第六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该榜单从近700万科学家中,筛选出世界Top2%的科学家,兰州大学物理学院9名教师榜上有名。该学院始建于1946年。物理学本科专业先后入选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具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理论物理专款兰州理论物理中心、量子理论及应用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理论物理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等经费支持的物理测试平台。自2012年以来,承担包括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在内的各类研究项目200余项。

西北师范大学:培育英才的百年师范名校

西北师范大学是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作为百年老校有着丰厚的历史遗产和卓尔不群的精神。学校有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简牍学2个甘肃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重点支持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学学科是甘肃省省属院校第一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的学科。

走进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扑面而来的是整墙醒目的牌匾。有教育部2010年认证的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8年认证的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推开学校的大学生双创体验室大门,展架上摆满了张继研究员指导学生们研发的各类产品:可食用色素唇膏、中草药牙膏系列植物多糖产品、茶多酚,还有最新研发的即食兰州鲜百合,这个学院一直走在科技研发及落地转化前沿。

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张继介绍道,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为1904年创建的京师大学堂博物科,至今已有116年连续办学历史。学院现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制药工程3个教学系,有生物学、生态学2个甘肃省重点学科,学生考研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就业率在全校领先。近五年来,专任教师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项目、甘肃省重点研发项目等科研项目100余项。

化学化工学院是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办学力量最强的学院之一。近五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5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1项,国家应急管理项目1项,国家科技计划奖励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项目3项。

兰州交通大学: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

11月10日,科睿唯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生态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成为该校继“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后,第四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标志着该学科步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兰州交通大学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有本科专业70个,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7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经过65年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特色办学之路,发展成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享誉国内、在西北地区轨道交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等院校。

据介绍,兰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教师参与完成的“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主持完成的“运筹学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获中国运筹学应用奖二等奖。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2013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8位;2017年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科评估等级为B类,也是该校的优势学科之一。交通运输学院成立于1958年建校之时,是该校最早建立的5个系之一。

该校的另一个特色学科是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设有“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卓越计划班”等特色班,工程管理专业2018年获批省级创新创业改革示范试点专业。

甘肃农业大学:中国草业的“黄埔军校”

甘肃农业大学是真正建在黄河边上的大学,在其教学楼可以俯瞰滚滚东流的黄河水,学校南门毗邻北滨河路湿地公园,四季风景如画。这里不仅有可以休憩的草坪还可以看到赶着牛羊去上课的同学。

作为新中国草地农业科技创新发祥地和全国草学人才培养摇篮的甘肃农业大学,长期立足西部,培育草业英才。毕业生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草种业著名企业家、《自然》期刊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等,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双高,被业界誉为中国草业的“黄埔军校”。学校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草学入选甘肃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有69个本科专业,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动物医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等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和18个省级重点学科。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有一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尚礼教授带领的草种创新与草地利用教师团队。据师尚礼教授介绍,甘肃农业大学草学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1950年在西北率先开始草原科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53年招收草原学硕士研究生,1964年招收本科生,1972年成立了我国第一个草原系,1984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草原学博士学位授权点,1992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草业学院,草业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0多年来,学院几代教学科研人员,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甘(肃)新(疆)荒漠绿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创立和提出了草原综合顺序分类法、畜产品单位指标体系、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与草业四个生产层等许多重要科学理论,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为我国草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甘肃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方面颇有建树。围绕我省旱作农业装备需求,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先后研发出了国内首台大型藜麦联合收割机和国内首台丘陵山地藜麦联合收割机、国内首台大型胡麻联合收割机和2款丘陵山地胡麻联合收割机等二十余种新装备,有力助推了我省现代寒旱农业发展。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宝丽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