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静宁:推进“五大体系” 建设静宁苹果省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品牌是一个产品的灵魂和生命。近年来,静宁县积极探索和建立静宁苹果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发展模式,不断提升静宁苹果品牌品质,为当地群众增收起到了良好效果。
建立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
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静宁苹果品牌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静宁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规划》《静宁苹果“三品一标”发展规划》《静宁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协会实施、企业参与”的工作格局,区域品牌综合竞争力逐步提升。同时,县财政列支300万元专项经费,全力保障静宁苹果宣传推介及品牌保护,成立静宁县知识产权维权中心,成立商标品牌指导站9个,为静宁苹果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提供科技和知识产权服务。
制定谨本详始的标准体系
围绕“一基地六中心”(中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中国苹果大数据中心、中国苹果技术研发中心、中国苹果展示展销中心、中国苹果价格形成中心、中国苹果国际交易结算中心、中国苹果物流电商配送中心)建设,制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静宁苹果》地方标准和《绿色食品苹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从苹果品种、立地条件、理化指标、采收贮藏、包装运输等方面,全面规范了静宁苹果地方标志产品的质量标准、量化指标和品质要求。生产过程中大力推行“树形改良、测土配方、均衡施肥、综合防治、单果管理、防灾减灾”等提质增效技术标准,果园盛果期单产最高达6000千克、产值突破5万元,平均达3000千克,果品商品率和优果率分别达到95%和75%,优等果地头收购价连续18年领跑全国。
构建严格规范的监管体系
一方面,制定《“静宁苹果”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通过统一产品标识、统一宣传口号、统一包装标准、统一溯源系统、统一品牌授权的“五统一”模式,全面规范“静宁苹果”地理标志的使用、管理和保护,授权企业统一使用“静宁苹果”地标公用区域品牌。目前,甘肃德美地缘等28户企业获得“静宁苹果”地标使用权。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力度,对擅自使用地理标志的生产、销售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创新开展“保险+服务”新模式,为静宁苹果品牌保护提供了金融保障。
打造誉满中外的品牌体系
静宁苹果参加国际商标会、产品博览会、品牌推介会60余次,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中国驰名商标”等8张国家级名片和“中华名果”等18项国家级大奖,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区域品牌价值161.3亿元,近期又荣获2023年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静宁苹果”也获得世界地理标志产业绿色发展示范品牌,被列入首批受欧盟保护的中国地标产品,今年2月通过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果品远销欧盟、中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
形成全链提升的产业体系
依托苹果产业,带动发展贮藏包装、生产服务等关联企业161家,年贮藏能力65万吨,加工转化能力达15万吨。开发生产了果汁、果片等精深加工产品,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升。静宁被命名为“中国纸制品包装产业基地”,年生产纸箱3.3亿平方米,产值11亿元。静宁建立了全国首个“苹果期货交割库”,静宁苹果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2户苹果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提名奖和市政府质量奖,苹果出口超2亿吨,成为省内果品直接出口创汇第一县。
下一步,静宁县将持续健全完善地理标志产品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产地溯源体系,强化地理标志产品特色质量控制,加快地理标志产品生产企业转型升级,推动静宁苹果地理标志产品高水平保护、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发展。
供稿/供图:胡继万 马调调
(新静宁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