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智”理化工园区绿潮涌 “精新”秀科技范

兰州新区“智”理化工园区绿潮涌 “精新”秀科技范

自动播放

文/李果繁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正加速崛起成为千亿级现代化工新城 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正加速崛起成为千亿级现代化工新城 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日前,国家有关部委高度评价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发展。指出,绿色化工园区安全环保和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打造了全国一流化工园区,要继续一以贯之抓实抓好。

九月末,凤凰网小编走进兰州新区化工园区,这里没有漫天的烟尘、刺鼻的气味和巨大的噪音,智慧管控中心大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和实时画面,无声地见证园区企业生产的火热场景。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兰州甘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即将试生产 杨艺锴 摄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兰州甘涞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即将试生产 杨艺锴 摄

近年来,兰州新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专精特新为特色、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全国一流精细化工园区,一座技术先进、智慧安全、绿色低碳的千亿级现代化工新城正在昔日黄土滩上加速崛起。

“智”理难题 化工园区绿潮涌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已建成区面积逾20平方公里,引进产业项目200多个,其中单独供地项目80多个,总投资逾600亿元,落地化工产品1000多种。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智慧管控中心实时监控企业运行态势 杨艺锴 摄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智慧管控中心实时监控企业运行态势 杨艺锴 摄

如何确保生产安全和环保达标,是园区面对的一大课题。兰州新区对标国内一流化工园区建设经验,参照国家相关部委对智慧化园区建设指导意见,高标准建成了智慧管控中心。

“智慧管控中心包括智慧安监、智慧环保、智慧应急及智慧运营四大功能模块,对园区整体运行态势实现基于‘一张图’的监管。其中,智慧环保实现对企业废气、废水排口24小时监控。”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亚飞介绍,若某企业监控数据波动异常,智慧管控中心会及时报警,园区将现场核实处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兰州新区博石环保有限公司管理着化工园区唯一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针对园区内制药、农药等精细化工企业多,废水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等特点,该公司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三大工序,高标准设计了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和废水全流程管控模式。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 杨艺锴 摄

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 杨艺锴 摄

“污水经预处理降毒后,其中的有机物会被生化组合池内的微生物‘吃掉’,再经两级臭氧曝气和活性炭吸附,便可达标排放。”该公司总经理朱伯麟说,厂内日处理污水4000立方米以上,处理后,常规污染物因子指标最高降低200倍。

在污水处理厂出水监测池处,十余条金鱼在一缸清水中悠闲游弋。化工园区的污水处理达标后,不会白白流失,其中一大部分会被用于城市绿化灌溉,为兰州新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一股“清流”。

甘肃康巴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落户兰州新区化工园区,主要生产除草剂系列的高端农药原药及农药中间体。对这家公司而言,任何事故的发生,既有安全威胁又有环保风险。为此,该公司采取自动化控制和防火防爆、防中毒措施,对生产和储存装置的有毒可燃物进行实时监控,在厂房、仓储区安装了220多个有毒可燃监测探头。

该公司中控大屏上,显示着企业生产设备、仓库及排放口的实时数据和画面,职工的活动也被定位。甘肃康巴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分管安全环保和职业卫生的总监臧景佩说,为保障生产安全,每位职工都佩戴了定位装置,紧急时刻,职工也可以通过此装置呼救。此外,公司所有监测数据同步上传至化工园区智慧管控中心。

“精新”制造 企业秀出科技范

专精特新企业作为补链强链和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重要力量,具有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等特点。兰州新区按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抢抓化工产业向内陆转移的机遇,全力打造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这也是全国首个标准化厂房“拎包入住”基地。

工作人员提取污水处理厂检测液 杨艺锴 摄

工作人员提取污水处理厂检测液 杨艺锴 摄

“企业建厂时间要比正常缩短1年以上,我们还对公司注册、项目建设、生产运营全程跟踪服务,为每5家企业配备一名技术员,对安全生产进行指导和监管。”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于艳介绍。

孵化基地现有员工2000多人,其中博士62人,硕士200余人,员工中70%以上具有化工专业背景。于艳说,企业遇到问题时,基地人员能及时给出专业的解决方案,受到企业一致好评。

精细化工产品更迭速度快,要求企业重创新、强研发。兰州新区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与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等50多所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孵化企业持续输送人才与技术。

目前,孵化基地入驻孵化航天特种材料、新型抗肿瘤药等专精特新项目170个,落地产品达560种,其中打破垄断、替代进口产品逾110种,出口产品近200种。

今年,兰州新区还出台《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推动化工行业科技创新,解决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环节“断链”问题。当地对创新土壤的精心培植,也让老牌企业创新动力澎湃。

“甘肃科学技术进步奖”“工信部认定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甘肃省有机过氧化物工程实验室”……在兰州助剂厂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面墙上,十余面牌匾彰显着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硬核实力。

该公司是1966年为解决我国第一套大型引进乙烯项目——兰州石化高压聚乙烯关键催化剂的国产化问题,由国家科委立项、原化工部投资兴建的国内第一家有机过氧化物专业工厂。2021年公司搬迁至兰州新区化工园区,目前正在上市培育阶段。

兰州助剂厂股份有限公司在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打造了“数字化车间” 杨艺锴 摄

兰州助剂厂股份有限公司在兰州新区化工园区打造了“数字化车间” 杨艺锴 摄

“搬迁前,我们的年营收额不到1.5亿元,现在达到了5亿元。公司二期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建成后产能将提升1万吨。”兰州助剂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国保算着账。他说,在发展过程中,兰州新区积极鼓励企业申报国家项目,持续出台支持政策,主动送上税费福利,让企业能腾出更多资金用于人才培养和科研。

目前,兰州助剂厂股份有限公司60余种主力产品都是自主研发,其中22种属于独家产品。产品出口3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占总销售的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