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西出阳关 这份“关照”请收下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原创 > 正文
站内

沉浸式西出阳关 这份“关照”请收下

文/马斌

西出阳关,“关长”一脸严肃地“盘查”出关人员。马斌 摄

西出阳关,“关长”一脸严肃地“盘查”出关人员。马斌 摄

9月25日,以“研学丝绸古道 旅行如意甘肃”为主题的2023甘肃研学旅行大会在敦煌启幕。研学团首站来到阳关景区,在此模拟了两千多年前古人通关时的场景,让众人亲身体验仿古出关仪式,手捧通关文牒,感受“西出阳关”的边塞风情。

“来者何人?去往何方?”研学团抵达阳关出关口,“关长”拦住众人去路,开始“盘查”,若有身份不明之人企图“蒙混过关”,则会被“士兵”带到一旁进行“惩罚”。

“关长”介绍,阳关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军事关隘,也是中西方交流的通道,使者、商贾经此往来,因此对身份的审核会非常严格。

知旅(山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晓亮说,体验出关仪式有助于小朋友了解历史知识。马斌 摄

知旅(山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晓亮说,体验出关仪式有助于小朋友了解历史知识。马斌 摄

为了增加出关的趣味性,“盘问”形迹可疑之人所问的问题大多和阳关或者河西走廊的历史有关,在玩笑之间丰富了大家的历史知识。

出关前,“关长”也会为有需要的人签发“关照”。所谓“关照”,即指通关文牒或腰牌,类似于今天出境必需的护照。

阳关景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腰牌以木质为主,胡杨木制作的通关文牒,也称木简文牒,其实就是一块椭圆形的木头牌子,上面会注明出关者的体貌特征、随行人员的数目乃至马匹的情况,以便相关人员审查后放行。“关照”也有卷轴形制的,上书“通行阳关 请予放行”八个大字。

阳关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周博 摄

阳关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 周博 摄

“今天很遗憾,我没带自己家小朋友来。”知旅(山东)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晓亮在体验了出关仪式后说,如果让小朋友亲身体会出关仪式,了解两千年前古人的生活场景,会有助于他们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一千多年来,诗人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引发无数人共鸣。阳关是中国古代陆路对外交通咽喉之地,是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和玉门关同为当时对西域交通的门户。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