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道如虹通四方 幸福路上踏歌行
——崇信县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综述
九功至柏树公路
崇信城区道路
关家砭至鼻梁山公路养护维修项目
崇信县青年大桥
崇信县物流分拨中心
泾川至华亭公路 本版图片由崇信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田丽媛 王红刚
畅行在崇信的乡村道路上,云雾在崇山峻岭间流淌,玉带般的农村公路在青山绿水间蜿蜒,串联起大大小小的村落,奔向幸福、通向远方……
近年来,崇信县坚持把“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一体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实现了从“一路美”到“全域美”,从“交通线”到“致富线”的嬗变,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2022年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以“建好”夯基础 通达发展之道
行驶在崇信县黄寨镇的农村公路上,远山、田野、村庄相映成趣,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标志标线清晰分明的道路干净整洁,依地势而点缀的微景观新颖别致,太阳能路灯、行道绿篱、供群众休憩候车的公路驿站一应俱全。
“每次回村里都有新变化,路越走越顺畅了,道路两旁的田园风光也越来越美。”谈起农村公路带来的变化,回乡探亲的高海燕话语里透着难掩的自豪与幸福。
美好的出行体验,得益于近年来崇信县委、县政府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得益于交通部门在建设之初就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
近年来,崇信县紧紧围绕“建一条路、造一片景,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崇信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四好农村路”实施方案》,建立“目标、任务、责任、措施、时限”五张清单,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
建好就是最好的养护。“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崇信县全面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和‘质量责任追究制’,严格落实‘三同时’‘七公开’等制度,严把材料入口、施工工序、工程监督、现场管理和工程验收‘五个关口’,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水平,实现了100%建设项目纳入质量监管,100%项目一次性通过验收。”崇信县交通局副局长张建成说。
五年来,崇信县累计投资2.7亿元,实施路网改善、村组道路硬化、安全生命防护、危桥改造等农村公路项目29项,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97公里,临河、临沟、临崖生命防护工程实现全覆盖,全县公路总里程达817.4公里,乡镇通三级路率、自然村通硬化路率、一二三类桥梁占比率均达到100%,广大群众在交通发展中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一条条美丽农村路,连接起奔向幸福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以“管好”为手段 通连民心之道
沿着柏油路一路前行,来到崇信县柏树镇党洼村公路养护所,各类养护机械摆放齐整,养护档案、养护制度一应俱全。外墙上挂着公路养护路段分工表,线路名称、责任单位、养护责任人和联系电话一目了然。
“以前不知由谁来管。现在县里有路政员、乡里有监管员、村里有护路员,一旦发现超限超载的车辆,老百姓第一时间就打电话反映。”柏树镇党洼村护路员路进良说。
近年来,崇信县坚持管养结合、依法管理,明确乡政府和交通运输部门职责分工,设立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6个,选聘农村公路协管员、村级义务护路员567人,乡镇交管站、行政村交管室标准化建设率达100%,形成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突出专业、协管互补”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
为进一步夯实县级政府主体责任,崇信县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建立健全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体系,确定县乡村三级路长157名,实行“一路一卡”管理模式,为每条公路提供“全信息身份证”。
不仅如此,崇信县还加强“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建成了交通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搭建工程项目管理、养护巡查、科技治超等14个功能模块,为农村公路管理装上“千里眼”,插上“飞行翅”,让农村公路管养“可视”“可测”“可控”。
“我们建立了‘及时发现—实时预警—高效处置—闭环监管’的运行模式,各级路长利用“陇原智慧路长”APP,主动识别普通国省道路况异常、路面异物和设施损坏等情况,精准掌握县乡村社道路管养情况,极大提高了巡查效率,有效保护了公路路产路权,维护了良好的行车环境。”崇信县县乡公路管理站站长田旭奎如是说。
以“护好”强保障 通畅平安之道
公路三分建、七分养。
在崇信,每天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穿梭于各公路路面,随时维护发现的破损路段,清捡边沟垃圾,检查路缘石……他们既是村里的护路员,又是保洁员,主要负责公路日常养护和保洁等工作。
为做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崇信县坚持“建设是发展,管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按照“权责清晰、上下联动、运转高效、多方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维护队伍,着力构建“县乡道县养、村社道路乡村共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
“县政府每年与乡镇签订养管责任书,按照‘1053’标准和省市县1∶1∶8比例,每年预算列支养护资金252万元以上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并足额予以拨付。”崇信县交通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同时,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纳入乡镇、村社年度工作目标,全面推行‘日上岗、周巡查、月考核、季淘汰、年奖励’工作机制。目前,全县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7%。”
在护路过程中,崇信县坚持“公路是风景,风景是公路”的景观化道路建设理念,深入开展路域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加强公路周边的绿化、亮化和美化。泾土路、葛木路、原S304线、崇大路串点连线,连缀而起,成为崇信大地一道道亮丽的风情线。
公路畅通了、环境变美了,来崇信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久前,泾川县骑行车队一路骑行来到崇信县,队长王小军不由感慨:“我们从泾川县城出发,一路途经柏树镇到达华夏古槐王,沿途不仅体验了农村公路的宽畅通达,苹果小镇、红色纪念馆等人文历史景观更让人心情愉悦。”
为强化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崇信县结合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安全检查,加大对“五类重点车辆”及其驾驶人的动态风险管控,常态化开展损毁道路、超限超载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侵占、损坏公路等违法案件和公路“三乱”,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四好农村路”建设,让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到“畅”,拉近了城乡距离,加速了农村经济发展步伐。
以“运营好”为根本 通向致富之道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城区道路及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盘活了农村地区的资源,为广大群众铺就了致富通道。
这几年,崇信县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融合发展模式,将产业基地、旅游景区、各类园区、美丽乡村有效衔接起来,以路兴业、以业增收,打造高标准、高颜值、带动性强的精品旅游路、生态路、产业路83条,红色、金色、绿色、产业、民俗旅游精品路线5条,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打通的是路,贴近的是心。在崇信,“山区变景区、产品变商品、村民变老板”的蝶变不断上演。
锦屏镇赵湾村,昔日的贫困村,如今旧貌换新颜,绿水、青山、小桥、人家,如诗如画般的美景,颇有一番“高山流水觅知音”的韵味。
每逢节假日,许多游客慕名来到赵湾村观光旅游。置身老宅古村,体验古槐文化,领略天然氧吧的清新之美。循径而去,村组路附近的农家乐里人头攒动,农家乐老板张兴荣忙着接待游客。
“公路串起了景致,带来了人气,聚起了财气。”张兴荣说,“过去路面破损严重,车辆进不来,好景也难赏。前两年经过全面提升改造,道路宽敞平顺,来观光旅游的人翻了好几倍。”
出门有路、抬腿上车,曾是众多村民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已经变成现实。
近年来,崇信县把城乡客运、农村运输统筹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下大力气推进镇村公交、农村物流业发展,通过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网络布局、完善基础设施,切实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农村地区实现了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
目前,全县开通客运班线47条、城乡公交线路7条,建成行政村停靠站102个,建成邮政便民服务点57个,“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的双向多向运输服务进一步打通。
X046县道起点位于泾川县上塬村,途经崇信县柏树镇、黄寨镇和崆峒区土谷堆村,终点止于崇信县锦屏镇铜城村,与省道203线相接,全长40.5公里,2022年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陇原“最美农村路”。
“之前这段路经年累月使用,路面严重受损。2022年,县上投入1000多万元对这条线路进行了提升改造。”崇信县柏树镇副镇长吴丹介绍,“依托X046县道,我们建成了万亩果园、万吨果库,打造了柏树镇苹果小镇,路衍经济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据悉,2022年,崇信县客运量122.3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236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9950万吨(公里),崇信芹菜、牛肉、苹果、小杂粮等优质农产品走出崇信、畅销全国,交通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实现了“双增收”。
“去年,我们村人均纯收入由5年前的不足4000元增加到了13618元,群众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崇信县柏树镇木家坡村村民王改花高兴地说。
如今,纵横交错的“四好农村路”已成为崇信广袤原野上亮丽的风景线,在方便群众出行的同时,更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
站在新的起点上,崇信县将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最大限度激发“农村公路+”活力,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交通运输保障,奋力谱写富裕文明幸福美丽现代化崇信崭新篇章。
(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