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数据有精度 智慧有深度——华亭市纵深推进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
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华亭市委、市政府顺应时代潮流,抢抓发展机遇,强化系统观念,加强整体布局,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三新一高”要求,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化、民生服务便捷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数字化作为推动华亭全面振兴的关键变量,优化数字服务、增进民生福祉,着力发展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
突出数字引领,精心统筹规划
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成立了数字政府建设统筹推进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聘请数字政府建设顾问2名,制定了《华亭市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华亭市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工作方案》和《华亭市数字政府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构建了“1+1+N”数字政府建设总体架构,即“建设一套泛在高速的信息基础设施、夯实一个安全共享的数字底座、开发N项优政惠民的智慧应用”。把数字政府建设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聚焦基础保障、深挖潜力、优化服务、高效治理,着力在筑牢数字发展底座、数据资源利用、利企惠民以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取得新突破,实现城市全域感知、全网协同和全场景智慧,让城市能思考,有温度、会呼吸、更聪明,全面打造具有华亭特色的智慧城市,为加快建设“两地一市”,争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强大的信息化支撑。
聚焦要素保障,完善基础设施
投资258.5万元建成308平米集指挥调度、分析研判、应急处置、大屏展示、值守管理、数据汇聚三位一体的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搭建了42平米P1.5LED大屏,向政务中心、各乡镇和城市社区配发自助终端机18台。建成了数字政府指挥大屏,大屏建有政务服务(服务供给、业务办理、服务评价、服务效能)和经济发展(宏观经济、公共资源交易、重大项目、安全概况、企业发展、招商引资、12345热线、民生保障)两大板块,主要发挥“平时服务、战时指挥”功能。同时,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和中移集成公司技术人员对接,采取召开对接会、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对相关指标单位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建立按月更新数据的运行机制。通过这些重点指标的监测,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着眼共享利用,加快数据汇聚
打通数据壁垒,加强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规范数据目录编制。按照全省“四级46同”事项梳理要求,认领编制政务服务事项3批、7000余项,完成事项编目1600余项。在省市相关指标文件下发后,集中利用1月时间,通过一对一专题培训的方式,组织全市40余个业务单位进行集中攻坚,目前,挂载文件929个、库表747个,编目合格率和资源挂载率均达到100%。推进数据共享交换。督促各单位将2016年以来的非涉密数据资料挂载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政府、企业、社会数据汇聚“一个入口一个出口”。目前,已推送入湖数据150万余条。加快电子证照制作应用。制作上传县、镇、村三级有行政服务事项的单位(组织)电子印章300余个,梳理上传电子证照76类、21.25万张,签章率100%。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各类主体电子印章的服务机制和体系基本形成,电子证照应用和互通互认加快推进。
强化信息归集,推进CIM建设
将智慧城市建设和CIM平台研发作为数字政府建设试点县的特色和亮点,投资716万元建成华亭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采用目前先进的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对全市主城区20.3平方公里进行倾斜摄影航测,通过数据生产、模型精修、单体化等手段建成了真实准确、自然美观的城市实景三维模型,采购了全市1183平方公里0.5米分辨率的正射影像图和15米网格的数字高程模型,与城市实景三维模型接边形成了全市域三维地图。建成了数字沙盘、城市综合运营领导驾驶舱、智慧管网系统、三维辅助决策系统、人口管理等5个核心模块和城市规划、城市治理、城市人口、视频融合、城市交通、城市应急、生态保护、地质灾害、森林防火、CIM+创新10个应用专题。汇聚了自然资源(林业、规划)、环保、气象、交通、应急、水务、民政、城市管理等18个部门的140余项约16万条行业数据,融合了城市人口库、法人库和不动产登记库,对接了634路“雪亮工程”、7010路“数字乡村”视频监控,形成实景三维空间可视化数据底板,有力支撑了数字政府建设。
丰富平台应用,建设智慧城市
以CIM平台为基础,将数字化赋能城市建设管理,全方位提升城市建设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在城市规划方面,着眼于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实现了城市规划全流程信息化、场景化。对规划选址程序繁杂、图纸审查不够直观等问题,整合接入国土、林草、矿产、地质资源等数据,全方位展示在三维辅助决策系统,城市规划从平面图纸升级到三维实景模型。在完成基础审查和用地评选后,线上召开规委会,根据不同设计方案生成建筑三维模型,从建筑设计、空间分布等多个角度,在三维场景中直观比对实景效果。在市政管理方面,按照“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的要求,通过大数据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对地下管网、房屋建筑和户外广告、井盖等城市部件统一进行电子编码,实现分布点位一图统揽,运行状态全域感知。为实现地下管线管理维护智能化,整合电力、燃气、供排水等7大类管线数据,通过三维建模,开发了智慧管网系统,按比例显示管径大小,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管线类型,点击具体点位可以查看起始点编号、材质、埋深等基本信息,助力市政建管部门高效守护城市“动脉”安全。同时,在城区部分区域加装了井盖传感器,对井盖丢失、井水满溢等情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提醒市政部门及时介入处置。在实施路段维修改造项目时,可以通过系统模拟地面挖方,绘制横截线,自动生成纵断面示意图,直观反映各类管线的高程、间距等数据,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施工示意图。在发生管线故障时,可通过流向和爆管分析,定位最近上下游阀门,快速进行事故处理。在应急处置方面,以数据互通和高效共享为途径,以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为抓手,实现市域灾害点一图全览,预警信息定位上图,应急预警广播覆盖城乡。整合对接了气象、水务、应急、自然资源等部门灾害预防预警系统,汇聚气象、水位监测和隐患点预警等数据,开发了应急一张图和地质灾害等功能模块,提高了风险隐患排查、灾害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突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地质灾害风险增大时,应急指挥部召集成员单位统一调度,通过各行业部门数据上屏、现场会商研判风险系数,迅速制定处置方案,为高效落实防范措施争取宝贵时间。发生事故灾害时,应急指挥部在系统监测和现场核查的基础上,科学研判灾害影响范围和态势,查看周边救援物资类型数量、空间分布以及救援队伍信息,按照就近原则调度救援队伍和物资迅速到达现场,精准有力开展救援处置。在社会治理方面,按照“加快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社会治理”要求,接入平安甘肃、命案风险预警和综治信息平台,有效提升社会治安技防水平。基于数字沙盘精准划分256个网格,建成全市人口基础信息库,直观展示网格户数、实有人口、重点监管人员数量和网格员姓名等信息,实现小区--楼栋--楼层分层管理。围绕社区服务、党员管理、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建立专题17个,详细采录城乡低保人员、退役军人等人员信息。特别是今年,按照“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要求,紧盯全市2216名孤儿、残疾人等三类重点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同步录入结对关爱信息,实现在线关联查询,推动结对关爱帮扶行动走深走实。
潮起当奋进,风正好扬帆。数字化发展的能量,正不断积蓄,转型升级的势头,正持续升腾,数字化赋能美好生活,智慧化成为“五个华亭”建设的新标识,成为展示华亭对外影响力和软实力的新窗口,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华亭数字政府及智慧城市建设令人充满期待!(华亭市三抓三促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郭飞)
(新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