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古调600余年 民勤曲子戏活态传承

丝路古调600余年 民勤曲子戏活态传承

原标题:丝路古调600余年 甘肃民勤曲子戏“活态”传承

丝路古调600余年甘肃民勤曲子戏“活态”传承

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民勤曲子戏演员们个个手脚轻盈灵便,身段活泼自如。(资料图)马爱彬 摄

中新网兰州7月12日电(马爱彬)唱的唱、拉的拉、弹的弹,一人演唱,数人帮腔……7月上旬,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曲子戏传习所内异常热闹,身着彩绣鲜衣的艺人们围坐成一圈,手持各种丝竹乐器自弹自唱。随着一声韵味十足的戏腔响起,民勤曲子戏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潘红莲步轻摇,走上台来,忽如间水袖甩将开来,衣袖舞动,似有无数花瓣飘飘荡荡的凌空而下,飘摇曳曳,牵着缕缕沉香。

“在曲子戏舞台上,一歌一舞,皆有规矩。一翻一扑,不离程式。”潘红介绍说,民勤曲子戏表演带有地蹦子社火秧歌特色,男角唱时蹦蹦跳跳,跳得欢,滑稽自然;女角善用彩扇、手帕、水袖做戏,唱时摇摇摆摆,走的飘,俊美飘逸。

潘红说,彩扇功、手帕功、十字步、碎步、蹉步、抖肩、顶灯、矮子功等都是民勤曲子戏的代表性表演技巧。服装融合了边塞民族特色,化妆独特,旦角常戴“古装楼”发式,线尾子头饰后垂黑色丝绦,长可及地,端庄飘逸是其一大特色。

图为民勤曲子戏演员正在表演剧目《下四川》。(资料图) 马爱彬 摄

图为民勤曲子戏演员正在表演剧目《下四川》。(资料图) 马爱彬 摄

民勤县地处石羊河流域下游,是河西走廊上一块被沙漠三面包围的重要绿洲,南接历史文化名城武威,为我国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沙井文化”的最初发现地,素有“人居长城之外,文在诸夏之先”的美誉,因“俗朴风淳,人民勤劳”而得名。

起源于明初的民勤曲子戏古称“镇番小曲戏”,经过600多年的传承演唱,不断融合南北各地民歌、小曲的优秀元素,大量借鉴地方小戏、二人台的表演技巧,形成了兼具“北风南韵”的剧种特色,体现独特性和融合性艺术特征。

“民勤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一批民勤人向外迁移,也使得民勤曲子戏伴随着大量移民,向外流传,对甘肃河西地区曲子戏和新疆曲子戏的形成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民勤县文化馆馆长樊泽民说,民勤曲子戏兼具北方小曲的苍凉刚健与南方小曲的柔美俏丽,集民间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诸多元素于一身,是西北地方戏曲的“活化石”,深入研究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存的窗口。

近年来,该县立足“文化精品”定位,牢固树立非遗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大曲子戏保护传承力度,通过“非遗+”模式,找准与现代社会相契合的形式与内容,集中优势资源,培优推优,活力再现曲子戏对于弘扬优秀道德价值、培厚社区文化积淀、涵育良好民风习俗等方面作用,《修路》《喜盈门》《致富路上带头人》等一批经多年打造磨砺、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艺术精品登上舞台,在甘肃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同时,该县将曲子戏演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范畴,采取政府购买、民众免费看戏的形式,实施文化惠民演出,送戏下乡,送戏进社区、进广场、进校园,培育戏曲文化的基层观众群体。并积极推动文化交流活动,通过各种文化艺术节、大型节日庆典,开展交流调演、展演活动,将室内活动转移到室外,从固定式转变为“流动式”,不断拓展演出空间,使戏曲深入人心。

“戏曲‘破圈’要加强戏曲艺术与观众之间的黏性,让戏曲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樊泽民说,在继承传统唱腔的基础上,民勤曲子戏坚守剧种特色,在创编新时代故事和剧情时坚持古曲新唱,“活态”传承,并通过经典剧目数字音像化与云传播等多种方式存续经典,让民勤曲子戏“活化石”重焕光彩。

据悉,民勤曲子戏剧目丰富独特,知道戏名的有460多种。2008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