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亮相苏州

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亮相苏州

原标题:现场|“关山戎马到江东”:苏博新展呈现百余战国西戎文物

澎湃新闻记者 李梅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01:21)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01:21)

考古学家童恩正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一条大胆设想:在我国的东北到西南存在一条绵延达万里的半月形地带,这一地带内享有相似的自然景观,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铁器时代之初,众多活跃过的族群留下共同的物质文化,这些遗存迥异于中原诸国,勾勒出了最早的“夷夏之防”。

澎湃新闻获悉,6月20日,“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在苏州博物馆对外展出,展览聚焦半月地带向西陇山一线,通过102件/套珍贵文物,讲述以马家塬为代表的西戎族群对西北土著文化的继承,以及他们与秦人、胡人的交往。马家塬为战国晚期西戎贵族墓地,曾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苏州博物馆曾于2019年以战国中山国为主题,举办‘鲜虞风云’特展,由此揭开苏州博物馆对大一统王朝产生前边地族群的关注。此次展览由苏州博物馆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策划,如果说杜甫的‘戎马关山北’是对展览主题的真实写照,那么,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的‘陇西鹦鹉到江东’,则是此次馆所合作的最佳注脚。”苏州博物馆馆长谢晓婷在此次展览的前言中写道。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虎噬鹿纹金腰带饰(局部)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虎噬鹿纹金腰带饰(局部)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陇山,横贯陕甘宁三省,北段为六盘山,南段又称关山。陇山及其两侧地带是连接河西走廊、河湟谷地、北方草原以及关中地区的十字路口,高海拔地区的天然草场更为四方窥伺。沿着陇山两侧生活的土著西戎,在西周时期曾是周人心腹之患;秦穆公霸西戎后,一支新的西戎族群南下至此,在史料中,他们与秦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直到2006年马家塬遗址的发掘,以其为代表的战国西戎真貌才得以展现于世人眼前。

马家塬遗址:“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马家塬遗址位于关山西侧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战国晚期西戎贵族墓地。该遗址以其独特的墓葬形制、奢华的车辆外观、复杂的人体装饰而闻名于世,曾入选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1年又获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得益于陇山的枢纽作用和畜牧优势,马家塬的出土文物有着兼容并蓄的特点,戎式铲足鬲、秦式金带钩、西式蜻蜓眼,马车尤是多种文化元素的集大成。这造就了马家塬族群独特的“四不像”文化体质,背后则是他们周旋于中原与草原之间,为构建自我身份而做出的努力。

马家塬墓地背靠马家塬山梁,左右两侧为地势较高的妥家梁和毛家梁,墓葬分布在山腰的平缓地带当中。

马家塬墓地背靠马家塬山梁,左右两侧为地势较高的妥家梁和毛家梁,墓葬分布在山腰的平缓地带当中。

马家塬墓地考古现场

马家塬墓地考古现场

真珠舍利宝幢截金部件 北宋 江苏苏州瑞光寺塔出土 苏州博物馆藏

真珠舍利宝幢截金部件 北宋 江苏苏州瑞光寺塔出土 苏州博物馆藏

澎湃新闻在现场看到,展览从一件真珠舍利宝幢截金部件拉开序幕。“截金是在东亚常会用于神像装饰艺术中的一种冶金工艺,它不同于描金,通常以金箔为原料,加热后以锋利的竹刀切割成条状金线,再用特殊工艺的黏着剂,将金线贴附于器物表面,形成纹饰。”此次展览的内容策划刘彬彬介绍说,“苏州博物馆藏真珠舍利宝幢上,塑像的衣衫、须弥座的花样、大海宝山的纹路,目之所及的金色,均是采用截金工艺完成的。”

鋄金银铁车軏饰 战国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4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鋄金银铁车軏饰 战国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4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与真珠舍利宝幢截金部件并列展出的是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的鋄金银铁车軏饰。刘彬彬介绍,马家塬遗址铁器之上的金银装饰,最初也被误认为是错金技术,但通过显微观察,可以发现这是一种与截金相似的金银箔贴附工艺,会根据纹样,预先在铁器基底表面凿刻凹槽,再将金银片覆于表面压平捶打裁切,最终修整成型。由于在铁器表面暂未检测到黏合剂成分,因而被确定为鋄金工艺。鋄金工艺较早出现在欧亚草原地区,它在马家塬的出现,与西戎部族的兴衰去往息息相关。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内容策划刘彬彬现场导览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内容策划刘彬彬现场导览

“是戎”“事秦”与“式胡”:周旋于中原与草原之间

此次展览分为“是戎”“事秦”“式胡”三个单元。戎在中国历史文献的话语世界中有着悠远渊源,无论是诗经史记,还是两周金文,都对戎人有着大篇幅的记载,而甘青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戎人的聚居之地。但随着考古发现的日渐增多,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西周之戎非东周之戎,春秋之戎非战国之戎。与其说“戎”是一个族群集合,它更像是中原诸国对甘青,尤其是陇山地区的统称。这时重新回溯文献,会发现《史记》中的“在西戎”“霸西戎”似乎也倾向于是区域概称,而非统一的族群指代。认识“戎戎有别”这点,是了解马家塬遗址和它的主人们的基础。马家塬的墓主们是战国时期戎地之人,他们继承了西北土著戎人的部分传统,包括使用铲足鬲、流行洞室墓等,但无论从体质人类学,还是随葬偏好来看,马家塬人群已与西周、春秋时这片土地上的戎人们大相径庭。

二号复原车 战国 原件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6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二号复原车 战国 原件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6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澎湃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在“是戎”部分,一辆马家塬遗址M16出土的,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复原的马车华丽地陈列在展厅中间,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赏。“在马家塬遗址M16中,共随葬车辆5辆,最华丽的1号车随墓主一同葬于洞室之中。此次展出的2号车为竖穴中最先置入的一辆,装饰程度仅次于1号车。”刘彬彬说,“2号车出土时各分体部件基本完整:整车髹黑漆,车舆、轮觳等部位另施绿彩、紫彩;青铜饰件主要装饰在车舆厢板和车轮之上。”

二号复原车 战国 原件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6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二号复原车 战国 原件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6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戎人车辆与中原车辆有着大致相似的双轮独辀车式结构,但在一些设计思路上有着根本区别:一是戎车的车舆平面大多是圆形、椭圆形或圆角方形,中原车辆则是横向长方形;二是车辆装饰上大量采用动物或几何的剪影式金属贴片,中原车辆多为纯粹的髹漆。”刘彬彬进一步介绍。

金带钩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4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金带钩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4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嵌绿松石铜带钩 战国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8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嵌绿松石铜带钩 战国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8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十棱铜壶 战国 甘肃天水秦安王洼遗址M1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十棱铜壶 战国 甘肃天水秦安王洼遗址M1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铲足铜鬲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铲足铜鬲

历史文献中秦与戎攻伐不止,《诗经·国风·秦风》共十篇,多数都涉及秦戎之争斗;《史记》站在中原中心的观点,记载了多次秦霸西戎事件。而在文献记载的冲突之外,考古学中能看到更多平和的交往。在甘肃甘谷毛家坪遗址,秦的高级官吏墓葬与土著戎人墓葬出现在同一区域;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简》中,《属邦律》《法律答问》等内容,都明文予以少数族群特殊照顾。由此,学术界推测秦霸西戎后,秦国未将戎人直接收编统一管理,而是采取了羁縻政策。秦国在控制利用西戎及其治下资源的同时,以马家塬为代表的西戎族群也在吸收学习中原礼仪制度。“或许在为秦人雇佣征伐的过程中,这批戎人还获取了更多中原诸国的器物,包括中原式带钩、楚式敦、楚式多棱壶。”刘彬彬讲解道,不过马家塬人似乎并没有因这些制度和器物,产生“秦”的族群认同,如何改造制与物,使其与戎人传统相适应,才是第一要务。于是可以看到,尽管马家塬人在与秦的附庸关系中,相较于其他地区的戎人获得了更多的中原式铜器,但铜器的数量和器型搭配都无据可循,甚至还自我创作了类似铲足鬲这样的新式铜器。

虎形金车舆饰 战国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3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虎形金车舆饰 战国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3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鱼纹银车饰 战国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3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鱼纹银车饰 战国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3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虎噬鹿纹金腰带饰 战国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4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虎噬鹿纹金腰带饰 战国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4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关山戎马到江东——甘肃马家塬遗址出土文物展”现场展出文物

“我国古代所谓胡人,大致来自北方草原和中亚近东地中海两个大的文化圈,这两个区域的‘胡风’于战国秦汉时期广泛影响了华夏的社会生活,而在马家塬遗址,这样的影响尤为深刻。”刘彬彬介绍,动物形牌饰、兽首殉葬、对身体装饰的极度热衷来源于北方传统;蜻蜓眼、金器工艺、色彩上出现的新偏好来源于西方传统。但仔细考察马家塬的这些器物,会发现他们又区别于正统胡风。动物形的金银饰没有出现在人身或马身之上,而是用于车辆装饰;身体装饰中常会混入中原式带钩;铅钡玻璃和钾玻璃的使用要多于钠钙玻璃;蓝色和紫色的调配采用了传统的中国配方。最重要的一点是,马家塬出土的武器数量稀少,武器中的域外风格极为寡淡,这与传统的胡人好战印象大相径庭。

釉陶杯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9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釉陶杯 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遗址M19出土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马家塬人对车马武器的装饰实是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可以想见,与之前墓葬相对质朴的戎人相比,马家塬所在的这一区域存在一段足够稳定的时期,以利于戎人贵族积累财富,制作专为葬仪准备的车辆,叠加创造多文化元素的复合产品。与之相对的是,他们对于实用武器的重视,远不及半月地带的其他族群。在东北、内蒙和西南地区,或是春秋时期的西北戎人墓葬中,随葬短剑仍是一项必备要素,但在马家塬墓地中,发现的短剑数量甚至都不及中原式铜戈。结合他们与秦国的亲密关系,这支戎人尽管保留了戎式传统,吸收了草原之风,并努力维持自身在文化上的辨识度,但由于丧失了作为边地族群的自治性和军事独立,最终还是难以避免湮没于大一统的历史洪流。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