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丨万物有序,忙而不茫

芒种丨万物有序,忙而不茫

文/陈子怡

今年的芒种节气,

在6月6日这一天来临。

“芒种”一词,

最早出现在《周礼》中:

“泽草所生,种之芒种。”

“芒”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

“种”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

在南方,

芒种是插秧种稻的忙碌时节,

而在北方,

麦谷籽粒饱满成熟,

正是夏熟作物麦子收获之时。

种稻割麦,

都是谷物丰收的关键期,

芒种因此被称为是“忙种日”,

一时一刻都不可浪费。

过了芒种后,

盛夏雨季轰轰烈烈而至。

东南地区会迎来

连月阴雨的“梅雨季”。

插秧收麦都要看天公“脸色”行事,

“芒种不种,再种无用。”

雨季到来后,

播种与收割都难以进行,

一不小心就会错过整个丰年。

古人将芒种分为三候:

一候螳螂生,

二候鵙始鸣,

三候反舌无声。

芒种时节,

螳螂破壳而出,

伯劳鸟开始在枝头鸣叫,

而日日学舌其他鸟儿的反舌鸟,

却因感知到气候变化,

从“话痨”变得“沉默寡言”,

这一切都预示着夏日苦热就这样到来了。

芒种“送花神”

是中国人绵延千年的岁时风雅。

与农历二月的“迎花神”相对应,

芒种时,

要将请来的花神“送”回,

把酒为她践行,

期待来年再见。

《红楼梦》中,

“黛玉葬花”的名场面,

正是发生在“送花神”这一日。

天生口味酸涩的青梅,

作为种植历史悠久的果实,

是古人烹饪菜肴时常用的调味料。

芒种时节“煮梅”的食俗,

在夏朝就已经有了。

新鲜采摘的青梅,

味道酸苦,

难以直接入口,

即便是远远看着,

都能想着酸味“望梅止渴”,

因此要激发出青梅的酸甜味道,

得经过“煮梅”才好吃。

当年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

酒中所煮的正是一颗青梅。

芒种时节,

太阳到达黄经75°,

昼长夜短愈发明显,

此时的日升规律

让人更贪恋晚睡早起的感觉。

因此为了补足睡眠,

午后小憩是绝佳的养生法,

可以光明正大睡个“美容觉”。

夏日农忙时节,

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收麦如救火,龙口把粮夺”,

一时的怠惰有可能错过晴日,

被一场大雨毁掉一年的收成。

芒种日的根本是“忙”,

田园山水的美好滤镜下,

辛劳汗水才是农家生活的常态。

憧憬收获,

才会热爱忙碌的夏季。

二十四节气的更替,

蕴藏耕耘与收获的哲理。

在不急不徐的物候变换中,

只有踏踏实实完成当季的任务,

一步步走完耕耘播种的每一环节,

才能得到稻谷满仓的丰收。

夏季虽然容易怠惰,

但为了收获的喜悦,

芒种日还是要“忙”起来,

在最辛苦的时候坚持不懈,

努力才有意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