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博士扎根祁连山十五载 守护这片宝贵生态屏障
甘肃
站内

“80后”博士扎根祁连山十五载 守护这片宝贵生态屏障

在祁连山北麓中段西水林区海拔2300米至3800米的崇山峻岭之中,“80后”博士赵维俊与大山相伴,用十余载的青春年华,守护着这片宝贵的生态屏障。

为了获取第一手准确的野外观测数据,赵维俊和同事们每年在高海拔林区度过的时间超过200天。这里海拔高、辐射强,他们克服低温冰冻、高寒缺氧等困难,量森林、测草地,足迹遍布祁连山北麓观测流域的山峁沟壑。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西水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 研究员 赵维俊:“我在硕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方向是森林土壤生态,从那时候起,我对祁连山这里的山和水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并且许了一个愿,将来要成为一名祁连山生态保护的科研工作者。”

怀着对祁连山的崇敬,赵维俊扎根祁连山十五年,自己从硕士读到了博士,不仅积累了大量第一手监测数据,还通过这些数据的研究,完成科研项目40多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多篇。他执着于探索创新,和同事们首次在祁连山建立了10.2公顷的青海云杉林大样地,该研究项目填补了我国西部建立乔木林大样地的空白,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和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他完成的科研成果先后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林学会授予梁希林业科技进步奖,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科技进步奖,被省委组织部等四部门联合授予“第十届甘肃青年科技奖”。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西水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 研究员 赵维俊:“虽然我在这里付出了青春和汗水,但换来的是祁连山和河西走廊的万古长青,祁连山的生态保护和监测任重道远,我愿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热爱的祁连山科学研究事业。”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鑫 王静

(张掖市广播电视台官方公众号)

推荐1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