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放兰州 马家山战斗烈士碑志
此次解放兰州之战,本军奉命攻击古城岭马家山马匪阵地。赖当地人民热烈支援及全体指战员拼死与马匪顽强战斗,将马匪步芳主力部队一百师击溃;在友军有力配合下,卒将匪部十二军歼灭于黄河南岸,马家山古城岭阵地解放。并造成了继续进军肃清西北残匪的有利形势,大大缩短了西北全境解放的时间,马匪全部被歼灭的目的实现。古城岭马家山战斗中,马匪凭借险地盲目顽抗,乃是表现了马匪步芳的绝命挣扎。这种顽抗完全是徒劳无意义的,并且马匪士兵的伤亡也是完全没有代价的。在此次战斗中充分地又一次证明人民解放军是技长敌军一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够如此英勇,如此顽强,而出乎马匪步芳意料之外,使马匪阵线迅速崩溃瓦解。而不是别的,正是因为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队伍,每一个同志都了解是为了人民而战,深切了解人民的疾苦,救兰州人民於水深火热之境。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因此任何反动武装均不能抵抗解放军的进军。
在此次战斗中,五百三十名同志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兰州人民的自由幸福,为了西北二千万人民的自由幸福,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一切於解放事业,直到贡献自己的生命。他们用血换来了兰州解放,并大大的加速了西北全境解放的进程。他们的死是有伟大意义的,他们可当之无愧,而且永远是人民功臣。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光荣烈士!他们是兰州解放之役的重要力量。特立碑于兰州市永兹纪念。烈士们的遗志是解放全西北,建设西北;解放全中国,建设全中国。彻底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富强的新中国。他们的遗志也就是全中国人民的希望,也就是本军进军的目的。全体作战人员必须继续努力,为实现解放战争的全国胜利及建设新中国而加紧奋斗!并望西北各界人民、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在革命先烈开辟的道路上为自己、为人民、为民族的光明前途而奋斗到底!
文图均为兰州战役纪念馆供稿
(兰州晚报)
相关新闻:兰州解放纪略
一九四九年秋我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奉党中央之命受人民之托,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挥师向祖国大西北挺进,先经扶眉战役全歼胡宗南匪军四个军,次经固关战斗再歼马步芳匪军一个师为解放兰州初奏凯歌;自此敌军闻风丧胆节节败退,我军乘胜追击直趋兰州于八月二十日对盘据兰州之马步芳匪军形成强大包围,二十四日我军分东、西、南三路向敌攻击,经浴血苦战,反复争夺,于二十五日攻克敌军主要阵地,沈家岭、营盘岭、马家山并连夜乘胜向市区发起总攻神速控制黄河铁桥截断敌军退路,二十六日晨十时战斗结束全歼马匪主力,兰州宣告解放,整个西北之解放亦由此奠定基础在兰州战役中我军前赴后继,奋勇争先,许多同志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其丰功伟绩永垂不朽,丹心碧血辉映共产主义世界万年无疆。
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 立
文图均为兰州战役纪念馆供稿
相关新闻:解放兰州战役纪略
解放兰州战役中,我人民解放军一野十九兵团在夺取豆(窦)家山、马家山、古城岭、营盘岭战斗中,不少先烈英勇战斗壮烈牺牲。其遗骨安葬在古城岭、太平沟、祁家坡、冯家湾、定远歇家咀、陈家庄、汤家湾、甘草店等十七处烈士墓地。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烈士遗志,发扬光荣传统,致力振兴中华,榆中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分散在全县境内九百一十五名烈士遗骨迁安至此,并建陵园使其忠骨长眠青山,英灵萦绕兴隆,昭昭烈功永垂千秋。
榆中县人民政府
一九八六年八月
文图均为兰州战役纪念馆供稿
相关新闻:王学礼同志纪念碑
王学礼同志,一九一七年生于陕西省神木县王家庄。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三四年参加陕北工农红军。历任政治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团长等职。学礼同志参军以来,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转战於晋、陕、甘、宁四省,参加大小战斗一百多次,三次负伤。学礼同志继承和发扬了我军勇敢无畏的光荣传统,表现了对党对人民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一九四九年在解放兰州的战役中,冒枪林弹雨指挥战斗,夺取了敌人险要阵地之一沈家岭。不幸在此次战斗中光荣牺牲。
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 立
文图均为兰州战役纪念馆供稿
相关新闻:李锡贵同志纪念碑
李锡贵同志,一九一七年八月三十一日生于陕西省旬邑县湫坡头乡平坊村,一九三四年参加红军游击队,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支部书记、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旅组织科长、团政治委员。
李锡贵同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转战于陕甘宁地区,作战勇猛机智,参加大小战斗百余次。他率领的原第一野战军第四军十师三十团,在扶眉战役和兰州战役中,连续荣获“能攻能守”和“长攻善守”英雄团的称号。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五日,他率全团参加兰州战役。在攻打沈家岭战斗中壮烈牺牲。终年三十二岁。
李锡贵同志永垂不朽!
一九九零年八月二十六日 立
文图均为兰州战役纪念馆供稿
相关新闻:战斗英雄
——陈全魁
陈全魁,湖北省宜都县人,一九四七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五零年中央军委授予他“全国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一九五一年西北军区授予他“西北军区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一九四七年四月至一九四九年八月,他先后参加西府、扶眉、兰州等大小战斗和战役四十多次,荣立大小战功八次,在兰州战役中所在排荣获“战斗英雄排”荣誉称号。
一九四九年八月二十五日,兰州战役总攻开始,上级命令七连作为突击连,炸开峭壁,为部队全歼守敌创造有利条件。陈全魁所带领的排担任突击爆破任务,他将全排分成两个梯队,每人扛二十五公斤的炸药,秘密接近山顶上敌人的阵地。陈全魁在火力掩护下,带领第一梯队发起冲锋,寻找有利地形把炸药包堆砌在峭壁脚下,第二梯队隐蔽在山腰间,等待爆破成功后,冲进缺口歼灭敌人。正要引爆炸药包时,敌人发现了他们,一阵密集的子弹向他们打来,陈全魁身负重伤。但是,他没有退缩,仍然冲在最前面。两枚为一组,他把手榴弹捆在一起,一个人连续投出三十多组集束手榴弹,打退了敌人一个排的反击,并坚持战斗到胜利。战后,陈全魁因勇敢机智,不怕牺牲,为总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
文图均为兰州战役纪念馆供稿
相关新闻:“孤胆英雄”
——杨顺文
杨顺文,一九二六年出生于河北省,一九四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兰州战役中,时任六十五军一九三师五七九团二营四连二班班长的杨顺文,参加了攻占马家山的战斗。
马家山位于兰州市东南,是国民党反动派设在兰州外围的防御阵地之一。在攻打马家山的战斗中,上级指定杨顺文所在的二班担任尖刀班。他组织全班同志认真研究打法,坚决完成战斗任务。
一九四九年八月廿一日,我军进攻的炮火刚开始,杨顺文就和战友们飞身跃上山坡,展开攻击。二十五日六时,总攻兰州的命令刚一传来,他就带领二班战士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上阵地。在激烈战斗中,杨顺文右臂负伤,但仍然冲锋在最前面。冒着国民党反动派雨点般的子弹,他迅速把一个手雷塞进了地堡,随着一声巨响,地堡被炸飞了。随后,他和战友们又连续炸掉了五个碉堡,成功占领阵地。
接下来的战斗更加激烈,敌人发动的十余次反扑,都被杨顺文带领全班战士一次次地粉碎了。战斗中,他头部受了重伤,鲜血模糊了眼睛,但仍然坚守着阵地。当天下午二时,敌人又一次展开反扑,杨顺文抱起机枪,猛烈地扫射敌人。增援部队上来时,他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为大西北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战后,战友们一致赞誉他是“孤胆英雄”,六十五军为他追记特等功。
文图均为兰州战役纪念馆供稿
相关新闻:特等战斗英雄
——郭长发
郭长发,陕西安塞人,一九四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四九年八月,在解放兰州的沈家岭战斗中,他担任一野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八连六班副班长。
为使部队迅速展开战斗,他不顾生命危险,站在塄坎上用枪把全排同志一个个拉了上去。因阵地上烟雾弥漫,郭长发和部队失去了联系。敌人向他扑来,他迅速取出4颗手榴弹投向敌群。手榴弹打完了,郭长发便拣起敌人尸体上的手榴弹继续战斗。就这样,他利用地形,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正当郭长发构筑工事,准备再和敌人拼杀时,护送伤员的二班长冲了上来。他们迅速构筑好工事,又从敌尸堆里找了四十四枚手榴弹,互相配合,杀伤大量敌人。手榴弹打光了,子弹也所剩无几,郭长发便毫不犹豫地端着刺刀跳出战壕,吓得敌人掉头就跑。他迅速利用这一间隙,在阵地上寻找弹药,准备打击敌人的再次反扑。随后,他们又连续打退了敌人十余次反扑。部队发起冲击时,他又奋勇当先,痛歼残敌。战后,郭长发荣立特等功。
郭长发同志入伍以来,工作吃苦耐劳,作战英勇顽强,先后被师、团评为“行军模范”“群众工作模范”和“模范工作者”,荣立特等功一次,被四军授予“特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二次,一九五一年光荣出席了四军和西北军区首届英模代表大会。
文图均为兰州战役纪念馆供稿
相关新闻:九死一生
——马宜生
马宜生,一九二二年三月,出生于陕西省佳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一九三九年四月参加八路军,一九四四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九四九年,时年马宜生二十七岁,任第一野战军四军十一师三十二团一营一连连长。当时流传的一句话是“西安安则天下安,西宁宁则天下宁。”可见,兰州战役对解放整个大西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
一九四九年八月廿五日早上五时二十分,我军与敌军遭遇,沈家岭的战斗正式打响。在这次战斗中,马宜生经历了一次异常惊险的事情。
战斗中,战士们一批又一批地往前冲,敌人一波又一波地反扑。马宜生和战友们一边激烈开火,一边躬下身子向敌军阵地推进。忽然,一枚约四十公分长的炮弹落在他身边,炮弹与地面撞击的巨大响声震耳欲聋,击起的沙石四溅飞落,顿时眼前一片黑暗,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土腥味,地面强烈地震动着。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马宜生顺势侧趴在了地上,半个身子被飞溅起的沙土掩埋。当时的他,已经忘记疼痛,脑袋里一片空白,时间仿佛凝固了。马宜生闭上眼睛,等待着最后一声巨响。此刻,他才意识到,如果当时炮弹爆炸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但时间一秒一秒过去了,炮弹没有爆炸。马宜生怀着侥幸心理慢慢抬起头,爬上前一看,炮弹将地面砸了一个大坑。他发现,这原来是一枚哑弹,便鼓起勇气,握紧了枪杆朝着山上的敌人冲了上去。兰州战役结束时,马宜生虽然伤痕累累,但幸存了下来。
那年只有二十七岁的马宜生,这是第一次距离死亡这么近的距离,让他记忆犹新。他说:“作为一名战士,必然要经历枪林弹雨的洗礼,在战场上,为国捐躯是常有的事。战斗到最后,我们营包括我在内,只剩了五个人,很多战友没有留下一字一句就牺牲了。我能活下来,只能说是和死神擦肩而过,是九死一生而已……”
马宜生一生身经百战,先后参加了延安保卫战、榆林、西府、宜瓦、扶眉和兰州战役等多个战役,荣立特等功一次,七次荣获“战斗英雄”称号,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奖章、独立自由奖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一九五零年九月出席全国英模代表大会,被授予“全国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一九五一年,他以唯一一名全国战斗英雄陆军代表的身份列席了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一九六四年、一九七八年当选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二零一零年十月十一日,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八十八岁。
文图均为兰州战役纪念馆供稿
相关新闻: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
——武德仁
武德仁,河北省武邑县人。一九四九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兰州战役中担任沈家岭主攻任务的战士武德仁,战前咬破手指写下血书:“下定捉不回俘虏,缴不回武器,决不回来见同志们的决心。”战斗打响后,他和机枪班的战士用集束手榴弹炸碉堡为战士们开路。机枪的子弹打完后,武德仁急中生智,捡起地上的一把斧头向敌人疯狂的砍去,先后杀敌五名,伤四名,俘三名,并缴获轻机枪、步枪数支,荣立个人特等功。
像武德仁这样的英雄们,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这精神来自他们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信仰和不懈追求,来自对支持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奋斗。从一名战士成长为班长,再到排长,武德仁以忘我的精神冲锋陷阵,曾先后荣立特等功三次,大功一次,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并评为廉洁奉公的模范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一九五零年,武德仁光荣地出席了全国英模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自接见。
文图均为兰州战役纪念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