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肃通渭:智慧农业提升“菜园子”品质
央广网兰州3月31日消息(记者 李红军 通讯员 李苏敏)“现在我们正把育好的芹菜苗移栽到大棚里,这时候栽的蔬菜,到6月初成熟上市,刚好赶上南方蔬菜空档期,可以卖个好价钱,当然,前提是蔬菜的品质要好。”甘肃省通渭县襄南镇昌享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庆林说,为了提高蔬菜品质,合作社采用高端蔬菜种子,高质量育苗基肥,加上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的使用,不仅节水高产,还能实现大棚精细化管理。
村民搬运准备移栽的芹菜苗(央广网发 魏国江 摄)
通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区,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近年来,通渭县依托自然禀赋与“座中联七”区位优势,全域布局建设果蔬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川河经济,所产高原夏菜品质优良。
通渭县襄南镇引进昌享农牧专业合作社,建成蔬菜大棚100座、日光温室2座,同时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合作社负责人王庆林有着近20年的蔬菜种植经验,他认为现在的蔬菜种植,要走“高大上”的现代农业路线。
“我们严选种植品种,蔬菜成熟后在榆中统一发货,发到广州、四川等南方城市,品质好了市场才广阔。”王庆林说,合作社现在能实现一年两茬芹菜种植和一茬芥蓝种植。
村民正在移栽芹菜苗(央广网发 魏国江 摄)
襄南镇黑石头村农户有零星种植蔬菜的习惯,但田间管理粗放传统,为了改变农户的生产方式,昌享农牧专业合作社花费15万元,购进了一套激光平地机加土地深松机。
“以前都是凭经验整地,地不够平。现在这个机器是激光定位机,地平好后,水平相差两公分。种蔬菜的地必须要平,因为蔬菜种植比我们的粮食种植要精细得多。”王庆林说,有了这台激光平地机,就能让农户的“跑水田”变成“保水田”,一步一步实现蔬菜种植现代化。
襄南镇令山村村民令奋高一直靠销售自己所育蔬菜苗挣钱,主要有辣椒、西红柿、白菜苗等。“不敢育其他蔬菜苗,害怕销售不出去,另外,自己的育苗技术也跟不上。”
正在培育的蔬菜幼苗(央广网发 魏国江 摄)
自从和合作社签订销售订单后,令奋高准备跟上合作社的步伐,大胆尝试新品种育苗。“今年合作社说要种红笋,我把地都整好了,也种红笋。”令奋高再也没有苗木滞销的担忧。
以川河经济带项目建设为基础,通渭县适度扩大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高原夏菜生产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负责引进示范新技术、新品种,统一组织蔬菜销售,同时数字赋能让农业生产从“靠经验”变成“靠科技”,助农增收。
(央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