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中的兰大声音:听听严纯华代表“新”里话

两会中的兰大声音:听听严纯华代表“新”里话

踏上新征程 再创新伟业

肩负人民重托 共商发展大计

“两会时间”如约而至

3月4日、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分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教授和兰州大学护理学院院长韩琳教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王锐教授连任全国政协常委,履行庄严承诺,贡献真知灼见。

3月11日全国政协会议已经闭幕

3月13日全国人大会议的闭幕时间也即将到来

快跟着小兰一起来回顾

两会中的兰大声音!

全国人大代表

严纯华

1

【新华社】领袖与人民始终心连心——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下团组时代表、委员意见建议办理落实情况纪实

加大对中西部高等教育支持力度,补齐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短板’

——严纯华

2

【人民网】【甘肃日报】严纯华代表:加快推动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方兴未艾,踏上新征程,人才培养对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始终心系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近年来,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奋进,并且随着一系列政策相继实施,竞争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明显夯实。

“这些成绩与变化,正是新时代十年高等教育驰而不息、奋斗耕耘的缩影。”严纯华说,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了一体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创新”,这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为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支持和历史机遇。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高等教育面对的新课题。

“经过长期的努力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初步具备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严纯华说,但客观上来讲,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由低效率向高质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发展的进程还没有完成,特别是与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相比,中西部地区仍存在明显差距。

“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使命。”严纯华说,甘肃现有高校、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上百所,有良好的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潜能,教育部也批准甘肃设立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

严纯华建议,从国家层面出台支持甘肃省打造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的若干措施或实施方案,更好突出改革先行区的政策先行、制度先行的优势;支持在甘肃布局落户大科学装置和基础学科中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平台,支持建设兰州科学城;在人才引进、培养、评价等方面给予甘肃更多政策倾斜,加速打造中西部地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3

【新华网】全国人大代表严纯华:发挥高校人才培养支撑作用 助力西部地区建设发展

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科技人才是支撑西部地区建设发展的关键力量,要发挥西部高校在科技人才特别是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立足地区自然资源禀赋,进一步夯实学科水平及办学特色,结合西部地区现实发展需求建立相应的人才支撑体系。

高校是人才培养主基地和科技创新前沿阵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严纯华表示,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的主基地,也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是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高校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不断整合学科资源,推动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重视提升基础研究相关学科建设及成果转化,同时提升社会服务效能,为地区发展过程中人才如何“留得住、用得好”等问题发挥智库作用。

严纯华对此建议,要结合科技发展前沿态势进一步梳理高校现有的学科体系,以问题为导向深化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手段。高校要勇于开展一些试点先行工作,打破传统惯性的知识传授体系,结合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态势重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与学科水平,服务建设教育强国与世界科技强国。

中学和大学应做好基础研究人才培养衔接

培养大批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坚实基础。严纯华认为,高水平基础研究人才应始终保持对科学研究的好奇与兴趣,尊重客观规律并善于终身学习,并具备较高的基础学科素养及学科交叉应用能力。他表示,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基本科研素养的养成要从青少年开始抓起,应充分发挥“中学生英才计划”对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的发掘与培养作用,让更多拥有科学兴趣的青少年走进高校参与科研实践,使中学和大学“小手拉大手”,共同推动对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衔接。

严纯华介绍,兰州大学自2013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开始实施便参与到其中,十年来共有30余名教授作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等学科导师参与培养了400余名中学生,其中大部分学生进入高校后在科研领域持续深造。“‘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实施帮助中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了解科学并感悟科学,形成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学观的正确认知,养成优良学风和科研学术规范,并通过兴趣引导发现自身学科特长。”

此外,严纯华还对“中学生英才计划”的完善提出建议。他提出,“中学生英才计划”应把复杂的科学问题化繁为简,根据中学生的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弘扬科学家精神,培养团队合作、吃苦耐劳、严谨求是的精神品格。同时,还应加强中小学、高校以及研究所之间的联动,推动项目资源向边远地区山村倾斜覆盖,注重城市和农村青少年的培养方式差异,进一步发挥高校的开放性、服务性功能。

发挥人才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引领作用

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密切相关。“当前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方兴未艾,踏上新征程,人才培养对于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和创新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严纯华始终心系西部地区的发展问题。他提出,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的提升是推动西部地区建设发展的关键途径,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要结合西部地区现实发展需求,将地区自然资源禀赋与自身办学特色相结合,进一步发挥人才在推动西部发展新格局中的引领作用。

严纯华建议,要充分结合当前西部地区发展现状,为西部地区提供更多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倾斜与支撑。要有针对性地看待不同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需求,以内涵式发展为前提,均衡优质高效地引领西部地区不断开拓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4

【光明日报】不断增强中西部高等教育竞争力——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校要立足新发展阶段,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全方位、全要素、各领域提升质量水平,以自身高质量发展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代表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十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全面系统重要部署,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特别是中西部高等教育在时代浪潮中砥砺奋进,随着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竞争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明显夯实。

“这些成绩与变化,正是新时代十年高等教育驰而不息、奋斗耕耘的缩影。”严纯华代表说,我们应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把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贯彻好、落实好,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回答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有力人才支撑。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向紧盯“软实力”的内在提升转变,多措并举,提高质量、改善条件、优化环境、促进发展,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凸显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为高等教育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历史机遇。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交汇的平台,也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高校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不够均衡,尤其在引领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短板。大多数成果还‘沉睡’在‘书架’上,推动这些成果摆上‘货架’,是我们高校必须从内部率先解决的问题。”严纯华代表强调。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高等教育面对的新课题。严纯华代表说,经过长期的努力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进入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初步具备了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但客观上来讲,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上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由低效率向高质量、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发展的进程还没有完成。高校只有从传统发展模式向数字经济模式迭代升级,从单纯依靠人财物等要素投入线性产出科技成果向实现倍数甚至指数级投入产出比转化,从外部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化,从资源支撑力向科技创新力转化,才能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严纯华代表建议,高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聚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科教融合提升育人能力、培育会聚高水平人才队伍等关键着力点,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科研实践与管理能力的全要素、全系统、全方位变革。高校要在重大项目建设、前沿科技问题攻关、企业行业难题破解等过程中主动领任务、站前排,提高参与度与贡献率,主动“走出去”,积极“请进来”。

严纯华代表说,要强化各高校之间的人才、教学、科研等要素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成效应,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高等教育需求和区域发展目标,协同打造学科高地,联合产出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推动区域高校集群发展,进一步提升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成效,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5

【经济日报】严纯华代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5日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为党和国家取得的全方位、突破性、开创性成绩而倍感骄傲,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表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战略基石,是应对风险挑战和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严纯华代表表示,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深感使命无上光荣,更知责任重如千钧。“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战略定力,牢牢把握高等教育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的目标,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奋发有为,在新的征程中锐意进取。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劲筋骨’支撑民族复兴伟业,是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在重点、特色优势学科领域培育建设国家重大科研平台,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努力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瞄准‘高精尖缺’引进高端人才,搭建广阔事业发展平台、畅通成长成才通道,激发每个人最大潜能。继续踔厉奋发,在西北办好一流大学,努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严纯华代表说。

6

【科技日报】踔厉奋发启新程——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侧记

我们将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有组织科研,在重点、特色优势学科领域培育建设国家重大科研平台,将人才链、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联系起来。

——严纯华

7

【科技日报】构建中西部科技创新骨干网络

科技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更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创新资源不断汇聚、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氛围日趋浓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更加彰显。但从整体上看,科技创新实力在东中西部的空间分布上仍有较大差距。

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也是必须改变的现状。

我建议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革、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布局等工作中,能够充分体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着力构建区域分布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科技创新骨干网络。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等实施中,特别是在有关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生物安全、核科学与技术、草地农业等与区域区位要素紧密相关的重大项目实施中,能够更多地给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企业压担子、交任务,促进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而带动全国整体发展。

8

【中国科技网】聚焦基础研究,培养顶尖人才梯队

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计划启动以来,学校在课程体系、平台建设、培养途径、师资队伍等方面,持续进行改革,形成了‘专业基础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严纯华

9

【中国教育报】教育,实现国富民强的磅礴力量

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

——严纯华

10

【中国教育报】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教育工作者要不忘初心、坚定信心,站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立场,以更加奋进的姿态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崇高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严纯华

11

【中国教育报】统筹教育科技人才服务支撑科技自立自强

面对新一轮以人工智能、芯片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挥什么作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建议,着力构筑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贯通联动格局,加速促进重大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快速涌现、深度应用,服务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理应自觉承担起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责任。”严纯华说。

严纯华表示,以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服务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首先要以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要主动担当、敏锐行动,始终面向国家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加快布局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立健全适应不同学科发展规律的分类评价和资源配置体系,推动科教汇融、产教融合、多学科交叉育人,不断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性。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有组织的科研建设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产出大成果,积极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院校、跨国别联合攻关,努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有力支撑。”严纯华建议,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有组织地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和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促进产生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同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成果转化模式,推动实现科技创新、实验开发和推广应用“三级跳”,真正把科技创新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严纯华还建议,高校要始终坚持人才第一资源,积极搭建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开展中外联合科研的重大平台,支持人才在重大原始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作用。重视青年人才队伍建设,让青年人才在挑大梁、担重任、当主角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战略型科学家。同时,持续优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潜能都能被充分激发出来、转化为科技创新的活力动力。

“要以钉钉子精神强化人才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用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教育人才、感召人才、培育人才,引导人才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坐住坐稳‘冷板凳’、持续攀登科技高峰,切实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严纯华表示,兰州大学将探索在一流建设学科、重点研究基地设立“人才特区”,引进选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精心培育组建一流创新团队,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严纯华表示,近年来兰州大学始终坚持以“四个服务”为牵引,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围绕核能技术、生态环境、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与能源化学等领域,不断集聚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野外台站、工程中心等科研“大平台”,不断增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能力,成功自主研发我国首个极大规模全异步电路芯片流片。

12

【微言教育】加强基础研究,高校何为?4位大学校长这样谈 | 两会@教育·声音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高等教育面对的新课题。不断增强中西部高等教育竞争力,要强化各高校之间的人才、教学、科研等要素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成效应,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高等教育需求和区域发展目标,协同打造学科高地,联合产出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推动区域高校集群发展,进一步提升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成效,以满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严纯华

13

【甘肃日报】甘肃代表团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建议国家在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人才中心、产业创新高地、新型研发机构以及支持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倾斜。

——严纯华

14

【甘肃日报】甘肃代表团审议立法法修正草案

立法法是国家的立法之基。随着国家法治进程的持续推进,对立法法再次修改,势在必行。兰州大学将发挥在法学学科领域的优势作用,把贯彻落实立法法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行动中。

——严纯华

15

【甘肃日报】甘肃代表团审议“两高”工作报告

‘两高’注重倾听群众心声,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注重与高校在法学理论研究、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作交流,把普法与司法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严纯华

16

【甘肃日报】甘肃代表团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建议在代表履职能力培训、听取代表特别是基层代表意见、代表参加相关活动等方面,创新方式方法,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严纯华

17

【甘肃日报】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强劲引擎——在甘全国人大代表热议科技创新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交汇的平台,也是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严纯华表示,高校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聚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科教融合提升育人能力、培育汇聚高水平人才队伍等关键着力点,在重大项目建设、前沿科技问题攻关、企业行业难题破解等过程中主动领任务、站前排,提高参与度与贡献率,进一步提升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成效,以高质量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严纯华

18

【视听甘肃】利用甘肃地貌资源优势,布局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基地

野外台站不仅可以成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甘肃和西北地区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吸引国内外专家到西部、到西北、到甘肃来工作的一棵非常茂盛的梧桐树。

——严纯华

19

【视听甘肃】建议进一步支持西部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升级基础设施

更好地保障和助推西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为人才是一切的动力,没有人才我们今后的发展肯定会受到限制

——严纯华

20

【视听甘肃】代表委员好声音 科教赋能创新引领 塑造发展新优势

现在甘肃的科技和教育的实力之所以远高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力,就在于50年代156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布局了超过10%的项目在甘肃,这些项目经过了超过50年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家底,同时也奠定了今天发展的基础,希望在当下我们也要为今后布局。

——严纯华

21

【甘肃省教育厅官方微信】政府工作报告在我省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22

【香港文汇报】严纯华代表:利用甘肃地貌资源优势 构建中西部科技创新骨干网络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建议,利用甘肃地貌资源优势,布局大科学装置和科研基地,构建中西部科技创新骨干网络。

严纯华认为,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创新资源不断汇聚、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创新氛围日趋浓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能更加彰显。但从整体上看,科技创新实力在东中西部的空间分布上仍有较大差距。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也是必须改变的现状。

严纯华建议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革、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布局等工作中,能够充分体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着力构建区域分布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科技创新骨干网络。进一步支持在西部,特别是在甘肃布局落户大科学装置和基础科学中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等,因为甘肃除了海洋外,其他地球上的生态和地理形态甘肃都有,因此在甘肃建立野外台站,不仅能成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同时也是甘肃地区开展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吸引国内外专家到西北工作的一颗茂盛的梧桐树。

全国人大代表

韩琳

1

【人民日报】托起“一老一幼”稳稳的幸福(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据预测,‘十四五’时期,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为更好满足失能、慢性病、高龄等老年人照护需求,建议推广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互联网+护理”模式,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利的医养服务。要持续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要增强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内部改扩建一批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设施。

——韩琳

2

【人民日报】【图片报道】甘肃代表团代表在小组会议上发言

3

【CCTV1-新闻联播】【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代表委员议国是】非凡成就催人奋进 凝心聚力创造新伟业

三年的抗疫斗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韩琳

4

【甘肃日报】向着新目标 奋楫再出发——在甘全国人大代表抵京

要用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关注“加强民族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推动护理学科发展”等方面,积极为助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韩琳

5

【甘肃日报】战贫困 建小康 促发展 谋跨越——在甘全国人大代表热议甘肃过去五年发展成就

新冠疫情发生三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我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为民情怀、中国人民的团结力量。

——韩琳

6

【甘肃日报】【两会连线】韩琳代表:不断提升我省护理工作水平

护理工作不断对接群众和社会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内涵不断丰富,服务外延进一步拓展,对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甘肃的医学院校数量不多,医学人才比较缺乏。建议在国家医学订单生招生政策方面给予支持,进一步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的问题。

——韩琳

7

【甘肃日报】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鼓舞和激励甘肃人民奋进新征程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三年同心抗疫,我国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中国这份非凡的抗疫答卷,成绩殊为不易、世人有目共睹、历史必将铭记。今日中国正在释放出发展的巨大活力、前行的强大能量。

——韩琳

8

【两会聚焦】用心用情写好民生改善“大文章”

通过在基层开展医疗服务,了解到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与基层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她建议,在国家医学订单生招生政策方面给予支持,进一步解决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的问题。

——韩琳

9

【甘肃新闻】在甘全国人大代表积极准备议案建议

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同时借这个机会和我们代表团的相关领域的代表们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希望能够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务实性的举措。我这次主要带来的建议是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建议。

——韩琳

10

【甘肃新闻】两会中的“她声音”

三年的疫情,和男同志一样,为疫情胜利贡献了昂扬奋进的女性力量。

——韩琳

全国政协常委

王锐

【甘肃日报】【两会聚焦】凝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磅礴力量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深的高素质人才。政府工作报告对科技创新的部署安排,对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教师要完善制定教学方案,将最新的科技政策融入新课堂中,让学生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现状,培养汇聚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为甘肃科技创新发展凝聚人才力量。

——王锐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网 新华社

新华网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光明日报 经济日报 科技日报

中国科技网 中国教育报 香港文汇报

甘肃日报 甘肃新闻 视听甘肃

甘肃省教育厅 微言教育

内容整理、编辑 | 梁凤至 杨舒婷

(兰州大学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