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东数西算!五“兄弟”“数”硕果

奔跑吧,东数西算!五“兄弟”“数”硕果

原标题:【五省区党媒联动报道】“东数西算”下好数字经济先手棋

image.png

海报设计:王莉蓉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2年2月,国家相关部委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标志着“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全国两会期间,甘肃日报联合宁夏日报、贵州日报、四川日报、内蒙古日报开展联动报道,展现“东数西算”工程实施一年来的最新探索和实践成果。

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展示中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展示中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从“无”到“彩”加速“数字蝶变”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日前,甘肃省政府举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甘肃枢纽节点庆阳数据中心集群开工活动,总投资232.6亿元的10个大数据产业项目集中开建,标志着庆阳“东数西算”工程迈入快速发展阶段。

2021年底,甘肃省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庆阳承担具体建设任务,重点打造以绿色、集约、安全为特色的数据中心集群,服务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算力需求,从此跨上转型升级、智变赋能的新赛道。

在“东数西算”庆阳基地,算力中心调度项目、数据中心项目、天翼云西北节点项目等加紧建设;展示中心内,未来的数据中心规划沙盘前围满了前来考察的企业家;“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内,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有序进行,中国能建甘肃庆阳“东数西算”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示范项目等已火热铺开。

“如今,庆阳‘东数西算’已从一个模糊的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能产生效益的项目实体。”庆阳市工信局局长丑一斐说,庆阳与60多家大数据和云计算头部企业牵手,中国能建等在庆阳成立全资子公司,15家企业项目落地、有了投资,庆阳市打造大数据产业集群的做法受到国务院办公厅和甘肃省政府通报表扬。

丑一斐介绍,下一步,庆阳将着力做大算力规模,丰富智能化应用场景,与郑州、苏州等地协同建设跨域高质量城市算力网,加快构建“源网荷储多能互补+大数据中心+制造业+云网产业+智能应用”全产业链条,力争到2030年,庆阳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累计新增2.5千瓦标准机架80万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达到2700亿元。

拉开架势发展数字经济

——访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安志鹏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甘肃枢纽节点庆阳数据中心集群,是庆阳革命老区后发赶超的大机遇、大平台、大增量,开辟了转型升级、智变赋能的新赛道。”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庆阳市委书记黄泽元说,庆阳大数据产业集群和1.7万亩的“东数西算”产业园建设已全面铺开。

黄泽元说,庆阳市做好政策支撑、要素保障、资源打底、生态培育、产业互补文章,以资源换产业、换项目、换市场,拉开架势开展数字经济一体化招商,引来一大批行业头部和优质企业(机构),在算力资源调度、数据要素公共服务、元宇宙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为庆阳加快构建立足西北、联动东南、服务全国的“算力+数据+算法”一体化产业引流体系,建设国家数据中心集群、打造国家战略西部样板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支撑。

黄泽元说,庆阳市紧盯“十四五”新增30万、“十五五”末达到80万标准机架的建设目标,以前端绿色供能、中端智慧运行、末端循环汇碳、全程零碳发展为理念,构建源网荷储一体化的零碳产业园,保障新型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推动“大数据中心+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出台扶持数字经济发展一揽子政策,围绕吸引“东数”,千方百计降低要素成本,全力改善营商环境,下大力气招引数字经济领域头部企业;围绕强化“西算”,加快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强化与郑州、苏州等东部城市的联系合作,强化城市算力网建设和算力资源调度,努力走出一条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子。

中卫云展馆

中卫云展馆

“闽宁云”项目建设正酣

宁夏日报记者 房名名

3月7日,春日阳光下,在宁夏中卫云基地的中国联通中卫云数据中心,二期项目数据机房里正在进行空调、配电设备的安装,预计3月底具备安装服务器条件;三期“闽宁云”数据中心项目现场热火朝天,数十位工人正忙而有序地进行地下水泵房的剪力墙钢筋绑扎作业。

“三期‘闽宁云’数据中心包含一栋二层数据机房楼,按照《数据中心设计规范》A级标准进行设计,全年PUE(数据中心能源效率)低至1.2以内。”宁夏联通中卫云数据工程项目部经理王小东介绍,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能耗也大幅增加。在保障数据中心安全运行的条件下,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降低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能耗,对建设绿色节能的数据中心至关重要。

宁夏工信厅牵头的“闽宁云”是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的重点项目,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第一朵云,由宁夏联通主导实施,并于去年正式开工。“目前正在进行整个三期机房的土建工程,预计6月建成,计划7月满足机电进场条件。”王小东介绍。

中国联通中卫云数据中心为中国联通在西部部署的重要的IDC数据运营中心和云计算中心,秉承“绿色、安全、智慧、生态和云网一体”的发展理念。

据了解,在算力基建方面,中国联通中卫云数据中心为“闽宁云”提供绿色智能新基建,一期项目已投入运营,对10余家闽籍企业开展存储和计算等业务合作。二期项目3月建成后,将投入运营2000个8千瓦机柜,有效满足高密度算力需求,进一步夯实“东数西算”的算力调度基础。

在数智云基座方面,“闽宁云”将面向福建医疗、教育、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客户,逐步形成算、网、智慧应用一体化的具有闽宁“东数西算”场景特色的专属定制产品体系,提供专属定制的非实时算力保障服务。

“每一期项目设计方案都在不断迭代优化,也在努力由‘东数西储’向‘东数西算’转变。‘闽宁云’项目将通过建设一栋楼、一张网、一朵云,打造‘闽宁云’算力中心。”中国联通中卫分公司总经理陈志鹏介绍,作为“东数西算”的标杆示范工程,“闽宁云”将从生态聚合、算力提智、网络提速三方面,打造一个结构优、运力强、体验好的算力平台,项目建成后将再提供2200个8千瓦机柜,从而更好地助力“西部数谷”建设。

全力推动宁夏枢纽高标准建设

——访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郁华

宁夏日报记者 尚陵彬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数智时代的到来,东西部协作已经从传统‘物理’意义上的合作,深化成为信息、技术、数据等各方面全力合作、共同协同的新形态。”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李郁华说。

李郁华表示,2021年,国家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之后,又决策部署开展了“东数西算”重大工程,并将宁夏确定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一年多来,我们抢抓东西部协作联动机遇,创新体制机制,狠抓项目建设,出台了支持宁夏枢纽建设32条政策措施,倾力打造能耗全额保障、电力绿色稳定、土地足额供应、网络高速直连、服务优质高效的数字产业发展环境。

“在这次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我们将通过‘东数西算’和东西部协同,全力推动宁夏枢纽节点高标准建设。”李郁华说,我们将实施一批夯基固本的重大项目,落地一批特色鲜明的典型场景,建设一批先进前沿的创新平台,出台一批务实管用的支持政策,培养一批服务本土的专业人才,举办一批富有成效的招商活动,加强国内先进科技成果与中西部重点产业发展融合,支撑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形成新动能,打造“西部数谷”,系统解决网络传输、计算运营、能源利用等各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整体算力水平、保障能力和数据安全,有效支撑东西部协同发展。

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 贵州图片库

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 贵州图片库

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建设攻坚提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朱登芳

3月3日,在“东数西算”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一期施工现场,300余名工人全力抢抓工期。

“目前,‘东数西算’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起步区已完成场平3万平方米,红线内电力线路迁改等配套工作正有序开展,预计5月份起步区场平施工全部完成。”贵州贵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部长何钦贵说。

作为贵州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载体,“东数西算”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是以算力设施、算力产业为支撑的产城融合重点项目,将按照起步区、发展区、拓展区分步开发建设。

据介绍,项目建设分为算力基础设施类和产业基础设施类,总投资约138.5亿元。项目起步区(一期)于2022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计划今年12月建成。

“项目起步区(一期)聚焦智能硬件、网络安全和信创服务领域,围绕智能测控装置、关键电子器件、软件服务等细分领域创新发展,将吸纳整合各方资源,招引、培育一批国产信创领域创新示范企业,打造贵州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数字经济示范园区。”何钦贵说。

随着这批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全部建设完成,未来,将构建服务贵州、辐射粤港澳及成渝地区的算力设施底座,为各类数字化应用场景提供算力服务保障体系,促进贵阳贵安算力产业集群发展。

构建以算力为核心的产业生态

——访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局长景亚萍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方亚丽

根据四部委联合印发的有关方案,明确贵州为八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并将贵州定位为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贵州按照“国家要求+贵州元素”,以建设“数网、数纽、数链、数脑、数盾”等“五个数”为主线,以实施七个专项行动为抓手,贵州省政府率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构建“一集群、八城市、多边缘”算力格局。

数据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我们将争取更多的数据放在贵州,到贵州来计算,一方面重点做数据归集,打造数据仓库;另一方面集中更大精力推动计算,努力从以存储为主向存储、计算一体化提质升级,冷计算、温计算、热计算协同发展。数据跑起来要把通道建好,我们传输数据的通道要够宽、够快,同时推动三大运营商开展城市直连网络项目建设,打造10毫秒、20毫秒、30毫秒以内的低时延圈。

当前,“东数西算”还处于先行先试、探索阶段,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贵州将持续强化“东数西算”区域服务能力建设。推动算力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积极引入国家部委、金融机构、央企和互联网头部企业等数据中心,实现算力大规模集群化部署,为全国算力应用提供保障和支撑。

促进算力产业大循环,深化枢纽间长期战略性合作,积极与粤港澳大湾区等枢纽节点建立结对子机制,促进与东部地区算力及相关配套产业协同发展。打造以算力为中心的上下游产业链,引导服务器、云计算、数据开发等相关产业向贵州汇聚,打造以算力为核心的产业生态,形成全国一盘棋的算力大循环。

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的中国电信全国最大数据中心基地 陈媛媛

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的中国电信全国最大数据中心基地 陈媛媛

“中国云谷”风云势起

内蒙古日报记者 霍晓庆 金 泉

3月的北疆大地内蒙古,春风和煦,万物复苏。记者来到位于呼和浩特市的和林格尔新区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内,看到新建的2个数据中心和1个动力中心大楼已经拔地而起,工人们正抓紧赶工期,争取7月份完成土建主体施工。

作为和林格尔新区承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重大项目之一,中国电信云计算内蒙古信息园规划建设42栋数据中心及19栋配套楼,总建筑面积100.6万平方米,具备超过10万机架的装机能力及超过100万台服务器的云计算能力。待项目全部建成后,这里将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云计算园区。

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和林格尔新区、集宁大数据产业园)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战略支点,发展定位为“援京助东”,即为京津冀实时性算力需求提供支持,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提供非实时算力保障。

一年来,和林格尔新区强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建成、在建的大型数据中心项目18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其中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六大金融机构总行数据中心。截至2022年年底,和林格尔新区数据中心标准机架达到15万架,超级算力规模达到120P,数据存储和算力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中国云谷”初具规模。

在内蒙古中科超算科技有限公司,“东方超算云——内蒙古超级大脑”正以2000万亿次每秒的算力为遍布全国的科研院所和高校提供超级计算云服务。公司市场经理赵峰介绍,“超级大脑”目前的算力相当于1万台家用电脑同时工作,项目采用“大规模算力集群+应用型算力中心”的模式,满足北方区域低延迟、全国大规模离线计算的需求。

打造“全国算力保障基地”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区

——访全国人大代表、乌兰察布市市长奇飞云

内蒙古日报记者 皇甫美鲜 霍晓庆

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城市之一,乌兰察布市如何在东西部协同联动中抢占技术创新制高点,实现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乌兰察布市市长奇飞云介绍,近年来,依托地质稳定、气候冷凉的先天优势,距京津冀应用市场近的区位优势,直通北京144芯双回路光缆,端对端4毫秒的时延优势,以及46.9%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和风光氢储一体化的绿能优势,乌兰察布市获评“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和地区”,获得“东数西算”标杆等荣誉。

“目前我们有华为、苹果、阿里巴巴、快手等26家大型数据中心,签约服务器达到419万台,其中近六成(58%)的数据中心使用绿电;安恒、博岳、中研智达等一大批数字应用企业相继落户,形成了数据存储‘冷热兼备’,关联产业‘软硬兼具’的发展格局。”奇飞云说。

奇飞云介绍,下一步,乌兰察布市将抢抓“东数西算”机遇,依托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将乌兰察布提升为省级交换节点,全面提高算力支撑能力;不断培育壮大装备制造、数据加工处理、服务外包、网络安全等关联产业,建强“以数据中心为核心,上下游企业相互促进”的完备产业链条;加快绿能替代步伐,构建高水平的绿色数据中心集群和零碳数据园区,打造“全国算力保障基地”绿色低碳先行示范区,不断加大东西部数据算力协同联动,有力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促进绿色发展,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让数据畅快“奔跑”在东西之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泽文

3月3日,位于成都市双流区麓山大道二段666号的中国移动四川南区枢纽中心里,动力环境监控工程师陈强按照惯例,巡视1700台AI服务器的运行情况。

不久前,这批服务器安装完毕,目前还处于调试期。“现在主要跑一些测试软件,看看他们在满负载的情况下运行如何。”陈强说。

中心的设计服务器容量为60000台,首批上架的1700台AI服务器主要提供人工智能算力。

四川移动计划建设部云网总监徐杰介绍,和通用算力主攻逻辑判断方向不同,人工智能算力主攻数字运算方向。“具体到应用上,后者主要负责图像识别等当下热门的AI应用。”

为什么要率先上架AI服务器?“这是市场的选择。”徐杰介绍,服务器还没上线,就有几十个客户在谈合作了,智算市场火热。

这也是四川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根据去年出台的《四川省“十四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四川将建成5个左右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形成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5000亿元以上。

陈强每天都要在这里巡视3次,就是要保证服务器在正式投入使用后能稳定运行。当天,他就对温控水冷系统的一些细节进行了调整。“检测系统太敏感,把水垢区域也识别成了可能漏水区域,这容易产生误报,现在已修复好。”

温度,是服务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记者在机房中感受到,这里最突出的就是风扇转动的嗡嗡声——它们根据环境适时调整转速,帮助服务器降低温度。“温度不超标,服务器才能全速‘奔跑’。”徐杰说。

“奔跑”的不只是服务器,“东数西算”的背景下,新基建不断推进,数据将更舒适地“奔跑”在东西之间。

(新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