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两高”工作报告进行时 “甘肃亮点”引关注

审议“两高”工作报告进行时 “甘肃亮点”引关注

原标题:胡昌升在甘肃团审议“两高”报告时说:报告高举伟大旗帜厉行法治精神契合时代要求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

新甘肃客户端北京3月9日电(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 金鑫)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今天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说,报告通篇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展现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崭新成就和我国法治建设的进步历程,总结履职情况实事求是、亮点纷呈,提出工作建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聚焦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部署,顺应了全面依法治国新形势,反映了人民对公正司法新期待,是高举伟大旗帜、厉行法治精神、契合时代要求的好报告。

胡昌升说,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两高”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实现新变革新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保驾护航作用。

胡昌升说,最高法认真履职尽责,保障安全更加有力有效,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重点加大对各类犯罪的惩治力度,坚定维护了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服务大局更加精准精细,完善政策机制和措施办法,自觉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了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司法为民更加用心用情,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办成了不少群众认可、社会反响好、影响深远的大事要事。公正司法更加可感可信,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国法天理人情相统一,使司法裁判更加符合人民心中朴素的公平正义观。司法改革更加深入深刻,司法责任制不断落实,各方面体制机制持续完善,司法工作的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

胡昌升说,最高检扎实推进工作,充分彰显维护安全的检察担当,从严惩治、有效遏制各类严重暴力犯罪,严格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有力助推了中国之治。充分彰显服务大局的检察自觉,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自觉融入党和国家重大工作,有效推动检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充分彰显人民至上的检察追求,秉持将心比心、“如我在诉”理念,做到了人民有所呼、检察有所应、行动有所指。充分彰显能动履职的检察智慧,紧扣“双赢多赢共赢”办案目标,做细公益诉讼检察,以最小司法投入获得了最佳社会效果。充分彰显维护公正的检察作为,在办案中监督、在监督中办案,建立完善制约监督机制,极大增强了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

胡昌升说,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两高”报告工作安排,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充分发挥法检两院职能作用,持续推动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创造更安全的社会环境。

(新甘肃)

相关新闻

新甘肃:任振鹤在甘肃团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时说:报告坚定法治信仰充满法治精神展现法治力量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

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

新甘肃客户端北京3月9日电(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金鑫 张富贵)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任振鹤今天上午在甘肃代表团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说,“两高”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部署要求,用详实的数据、典型的案例生动讲述新时代司法故事,充分体现了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司法担当,进一步丰富了依法治国的司法实践,有力诠释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书写了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的新答卷,是坚定法治信仰、充满法治精神、展现法治力量的好报告。我完全赞同。

任振鹤说,“两高”报告坚守司法之魂、护航平安中国有力量,自觉把坚持党的领导同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结合起来,把讲政治与讲法律统一起来,忠诚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的各类犯罪活动,保障安全稳定更加坚决、更有力度;善用司法之力、服务发展大局有担当,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司法保障、作出了司法贡献;践行司法之责、维护公平正义有温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践行司法为民职责使命,始终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护民利、守民心、保民安的工作更实、成效更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聚焦司法之难、助推法治建设有作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速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为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任振鹤说,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两高”工作报告要求,全力支持和保障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大力推进平安甘肃、法治甘肃建设,不断筑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积法治之势,努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肃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新甘肃:甘肃代表团审议“两高”工作报告

3月9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小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

3月9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小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高樯

新甘肃客户端北京3月9日电(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富贵 金鑫)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甘肃代表团今天上午在驻地举行小组会议,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代表胡昌升、任振鹤、王赋、王可、张锦刚、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雷思维、王中明、沈涧、严纯华等参加。

王赋代表说,“两高”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深刻具体,谋划今年任务清晰明了,是坚守初心使命、弘扬法治精神、彰显公平正义、体现担当作为的好报告。过去五年,“两高”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公正司法维护秩序,纪法贯通衔接顺畅,有力推动司法工作高质量发展。

张锦刚代表说,“两高”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党的二十大部署要求,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体现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高度政治自觉,展现了主动融入全局、服务大局和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强烈责任担当。完全赞同。

审议“两高”工作报告进行时 “甘肃亮点”引关注

雷思维代表说,“两高”工作报告突出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线,体现了服务大局、为发展护航的使命担当,彰显了践行法治理念、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定决心,交出了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优异成绩单。

王中明代表说,最高法工作突出政治建设引领,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依法服务发展大局,坚定守护了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最高检工作站位高突出了强烈的使命担当,力度大找准了服务大局这一关键,举措实体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

沈涧代表说,“两高”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成绩分量重、工作部署实。过去五年,全国检察工作坚持政治和业务双融互促,治罪和治理双管齐下,法理和情理双重兼顾,改革和创新双轮驱动,严管和厚爱双向发力,人民检察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严纯华代表说,完全赞同“两高”工作报告。“两高”注重倾听群众心声,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注重与高校在法学理论研究、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协作交流,把普法与司法有机结合起来,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代表们表示,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两高”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为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甘肃:【聚焦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的“甘肃亮点”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通讯员 张江山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其中,“甘肃法院设立种子法庭,守护‘农业芯片’”“依托马背法庭、车载法庭开展巡回审判,畅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培养双语法官“满足民族地区群众司法需求”等甘肃法院特色亮点工作被写进了最高法工作报告。

种子法庭 守护“农业芯片”

“每到需要签订制种合同或劳务合同的时候,法官们都会到企业帮我们把关。”说起“种子法庭”,张掖市某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

张掖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制种占全国总产量的40%以上。甘州区法院西郊法庭作为集中管辖张掖市甘州区制种产业纠纷的“种子法庭”,守正创新、积极作为,倾心守护种业“芯片”。

甘州区法院西郊“种子法庭”干警在田间地头进行涉种案件巡回审理

甘州区法院西郊“种子法庭”干警在田间地头进行涉种案件巡回审理

涉种纠纷季节性强,处理不及时会直接影响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了与春耕农忙争时间、抢进度,西郊法庭建立了涉种纠纷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审前调解和民商事速裁“3+1”快速化解机制,推动辖区70%的涉种农、种企、种业纠纷通过“调解+速裁”的方式快速化解,平均解纷周期仅为17天,涉种纠纷化解驶入“快车道”。

此外,西郊法庭组建专门合议庭,与河西学院、种子管理部门、制种龙头企业合作建立“专家库”,从种子管理部门、制种行业遴选“专家型”人民陪审员,为涉种案件审理引入专业视角和专业支持。

西郊法庭还积极构建服务制种产业“法庭+”模式,与辖区党委政府联动,以“一庭两所一中心”和五级解纷网格凝聚解纷合力;与工商、农业农村、种子管理等行政部门联动,对重大案件、热点问题联合研判,主动化解行业风险;与行业组织联动,联合张掖市种子行业协会等机构对涉种纠纷提前介入、联合调处;与村级组织、制种企业联动,以“一村一法官”“一企一法官”机制为制种“种产销”提供全链条法律支持。

两年来,法庭法官人均走访企业村社45个,累计开展巡回审判、“送法进企”“普法赶集”活动37场次,全区涉种纠纷调解、立案、送达、司法确认、审理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涉种纠纷诉讼数量、化解周期实现持续低位运行。

巡回审判 畅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作为“马锡五审判方式”的重要发源地,甘肃法院始终坚持和发扬巡回审判优良传统,从“马背法庭”到“车载法庭”,再到“云上法庭”,巡回审判的脚步从未停歇。

镇原县法院孟坝法庭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山区里的正义守护者”。审判团队坚持就地开庭、当场调解,用最快的时间、花最小的成本、以接地气的方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一起离婚纠纷案被告何某,因身患疾病不能外出活动。眼看案件开庭在即,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给法官打电话诉说了自己的苦衷。次日,法庭一行三人背着国徽来到了被告家里。

“没想到为了照顾我,还能在自家窑洞里打官司,太感动了。”对法官直接上门办案,当事人何某赞不绝口。“窑洞法庭”调解离婚案的故事,也在当地传为佳话。

肃南县法院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草原开展巡回法治宣传

肃南县法院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大河乡草原开展巡回法治宣传

与此同时,全省法院不断探索实践,已全面建成“厅网线巡”立体化诉讼服务体系,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鉴定、网上保全、电子送达……真正把法院搬到群众的“家门口”“掌心里”。

参加庭审有困难怎么解决?诉讼服务从线下搬到线上,让各类信息在“云端”完成对接,为当事人提供全时空、跨地域、全流程的网上服务。

“喂,您好!是兰州市城关区法院立案庭吗?”电话里,法官得知来电者系兰州人田某,现在德国生活,不能回国办理立案手续,十分焦急。得知其困难后,法官告知了邮寄立案程序和所需材料。

因当事人无法及时回国,城关区法院组织原被告在线远程开庭审理案件,并当庭调解结案,跨国“云审判”圆满化解了这起纠纷。

像兰州城关区法院这样,通过“云上法庭”办理跨域、跨洋案件,已成为全省法院提供便捷高效诉讼服务的新常态。全省法院顺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一站式诉讼服务持续优化,“马背法庭”“车载法庭”等优良传统始终坚持,“网上立案”“云上法庭”也深度应用,目的只有一个: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诉讼服务。

双语法官 满足民族地区群众司法需求

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阿万仓乡地域广阔,一直以来,当地牧民过着“逐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一旦出现草场、买卖等方面的法律纠纷,阿万仓法庭的双语法官就会上门调解或审理案件。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双语法官用地道的藏语,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条文,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

近年来,甘肃法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最高人民法院和甘肃省委关于双语法治人才培养培训工作要求,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双语法治人才培养之路。

法官深入牧区用双语开展巡回审判(文中图片均由省法院提供)

法官深入牧区用双语开展巡回审判(文中图片均由省法院提供)

省法院充分利用甘肃省法官学院平台作用,按照符合需求、服务审判的原则,根据当前民族地区司法审判工作的实际需求和双语法治人才的成长规律,合理确定双语法治人才培训的类别、对象和规模,累计举办全省政法干警汉藏双语初级班、提高班和汉藏双语能力一体化等各类长短期培训班28期,培训学员3028人次,打造了一支能够满足民族地区司法审判工作需要的双语政法干警队伍。

此外,省法院与省内高校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创新双语人才培养机制和模式,探索培养汉藏双语法学本科生的新路径,先后联合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政法大学等高校培养汉藏双语法律学历生220余人次,实现双语法治人才培养转型,为民族地区依法治理培养更多后备人才。

“双语普法”,让法治宣传“走新”更“走心”。省法官学院牵头,以经过培训走上工作岗位的汉藏双语政法干警为主要力量,采取送法进农牧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活动,主动为广大农牧民群众、青少年学生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汉藏“双语普法”的形式,推动法律宣传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近年来,我省双语法治人才在司法审判和法治宣传中,通过双语诉讼服务、双语调解、双语审判、双语释法等方式,解决了少数民族群众诉讼语言不通的问题,拉近了与当事人之间的情感距离,为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法治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新甘肃:【聚焦全国两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中的“甘肃实践”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3月7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大会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报告中提到的“对争议大、影响性案件,开展公开听证……”“指导河北、湖南、甘肃、宁夏等地检察机关开展红色资源、长城、古城遗址等公益保护”“山西、河南、陕西等沿黄9省区检察机关共护黄河安澜”等内容正是全省检察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生动实践。

公开听证 让公平正义经得起围观

2021年2月5日,张掖市民乐县检察院就一起案件召开听证会。这次听证会邀请了全国人大代表、省检察院人民监督员等作为听证员,站在第三方独立立场进行听证和评议。

“检察机关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既消弭了社会矛盾,又最大限度减少司法办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实现了法律刚性与司法温度的有机结合。”省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拜荣静对检察机关以公开听证方式实现依法治理和源头治理给予高度评价。

全面推行公开听证,对重大争议或影响性案件,以听证形式公开审查,实行类案集中听证,根据案件类型区分听证重点,尽可能化繁为简、节约资源,是我省检察机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个缩影。

近年来,全省三级检察院把“四大检察”“十大业务”中可能引起争议、有社会价值的案件全部纳入听证范围,细化听证程序和要求,使听证成为检察机关的常态化办案方式,同时不断健全完善配套制度机制,通过制定听证实施办法和听证程序细则等制度规定,积极推进检察听证工作规范化运行。

“在制度的规范引领下,将审查办案方式由封闭式、书面型向开放式、公开型转变,更加主动接受各界监督,有助于听证案件质量的提高助推检察监督效能的提升。”省检察院副检察长张学军表示。

紧盯文物保护 彰显检察担当

成立领导小组、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摸排问题、共商治理难点……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紧扣文物大省实际,紧盯长城、石窟寺、革命文物等重点领域,着力构建行政与检察同发力、同推进、同尽责的协同保护文物新格局,办理了长城保护系列案、石窟寺保护案件、古文化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等案件,着力打造甘肃文物保护检察品牌。

酒泉市金塔县检察院干警就境内文物保护情况进行回访

酒泉市金塔县检察院干警就境内文物保护情况进行回访

金塔县检察院干警就境内文物保护情况进行回访。

2020年8月18日,省检察院在对庆阳市开展国有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督导调研时发现,北石窟寺保护范围区内有多家住户,影响文物保护和利用。

北石窟寺位于庆阳市西峰区,背靠青山,面对碧流,是创建年代较早、延续时间较长的重要石窟群,也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但因其保护范围内从上世纪60、70年代起陆续有居民居住,周边住户密集,导致保护规划无法执行,文物遗存得不到妥善保护利用。

2020年底,针对北石窟寺文物保护中的历史遗留问题,省检察院成立专案组,在前期调查取证的基础上,主动与省文物局、敦煌研究院等文物行业主管单位、文物保护研究机构进行磋商沟通,听取行政机关的意见建议,并及时通报案件办理进度。

“专案组在保护范围设置保护界桩,制定了群众搬迁安置方案,省文物局也批准了修编计划。最后立足实际,将本案交由庆阳市检察院立案办理,相关单位协同配合,全面推动北石窟寺保护问题得到有效整改。”省检察院第八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方静雯介绍说。

在专项监督活动带动下,全省检察机关与文物部门成立联合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合督导、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案件协查、定期通报等常态化协作机制,促进全省文物保护状况进一步改善。

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黄河安澜

“现在有树有草,才像黄河岸边本来的面貌。”

“多亏了检察院,农家乐的老大难问题彻底解决了。”

……

2022年8月,靖远县检察院在对一起行政公益诉讼案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时,整改现场的周边群众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3年前,这里曾是另外一番模样。2020年,靖远县检察院在“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走访时发现,平堡镇黄河河道的滩涂上有一片茂密的树林,林间有一处隐秘的农家乐,建有楼房、凉亭、鱼塘等设施,餐厨垃圾、污水、噪声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有时去农家乐的车辆直接停到马路上,占用了全镇唯一的出行道路,附近村民苦不堪言。

检察干警调查了解后发现,该农家乐是平堡镇村民多年前私自占用河道修建,以乡村旅游休闲项目的形式经营多年,总面积约13000平方米,属违法建筑物。

检察院调查后得出结论:农家乐在河道红线范围内占滩经营,对黄河滩区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严重影响黄河汛期行洪安全,虽然行政机关已处罚,但农家乐仍在经营,社会公共利益处于持续受损状态。

“破解农家乐违建难题,精准监督、化解矛盾、协同发力是关键。”办案检察官明确了办案思路。

玛曲县检察院扎实开展“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文中图片均由省检察院提供)

玛曲县检察院扎实开展“携手清四乱 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文中图片均由省检察院提供)

在一场场沟通会、现场协调会中,检察院就违规农家乐整治与各行政主管部门达成共识,最终制定出治理拆除违规农家乐问题的系统方案。2020年6月1日,该检察院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建议行政机关依法督促拆除违法建筑及其它设施,填平鱼塘,清理河道滩地,保证河道行洪安全,恢复黄河滩涂生态环境。

2020年7月,平堡镇黄河岸边的农家乐被依法拆除。办案检察官再次回到平堡镇对农家乐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时,检察建议书列举的内容已全部整改到位,涉案农家乐旧址已被高低错落的绿植覆盖。

近年来,全省检察机关不断探索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方式方法,充分履行监督职能,积极参与黄河上游生态保护、治理,为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守护黄河安澜贡献了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