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日报报眼:祁连山下,守护牧场好生态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甘肃频道
春节前,王文江一点都闲不下来,刚刚接生完小羊羔,又马不停蹄赶往放牧点。
说是放牧点,其实是一片收割完毕的玉米地,秸秆密密匝匝,羊群在啃食苞谷叶。“冬季我们借牧到了农区。相比枯黄的牧草,这些秸秆营养价值更高,眼下正是羊群产仔的高峰期,可不能缺了奶水、掉了膘。”对王文江一家来说,顺利保膘接羔,意味着新一年的希望。
王文江所在的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祁连山北麓,这里的群众多以放牧为生。过去,牧民每家都有4个牧场,随春夏秋冬四季转场。2015年起,当地政府加大动员,引导牧民冬季赶羊到农区借牧。
“以前在山上的冬季牧场,羊群不够吃,需要不时运送草料,人工加运费,花费不少。一旦遭遇风雪天,牛羊损失更大。”王文江说。
“冬季牧场单位产草量较低,平均每亩不足100公斤,而农区玉米地秸秆每亩达到1.5吨。”肃南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安玉锋说,“秋粮收获后,将牧区牛羊转入农区,租田借牧,既能够保障它们生长,也避免了过度放牧,影响生态。”
早在去年6月,王文江就开始打听合适的借牧地点。跑了多个乡镇,最终选中明花乡许三湾村。“不光离家近,关键是玉米长势好,料足!”赶在大雪来临前,王文江从老家西岭村赶着羊群抵达许三湾,他将在这里待到春耕备耕期,到时草原上的牧草也将返青。“今年我租了300亩地。”租地开销不小,但王文江不亏,“这里有充足的草料,羊群可以安然过冬,羊羔存活率提高,刨去成本,还能净赚10多万元。”
“家里的地借牧后,秸秆从‘包袱’变成‘香饽饽’。”出租人王鹏娥也很满意,“不仅多挣了一笔租地款,还节省了秸秆处理费,羊粪留在地里又成了有机肥。”
为做好异地借牧工作,肃南县建立监管台账,安排专人全程为借牧户提供技术服务。截至目前,肃南县已有51个村的500多户牧民加入借牧队伍,约占全县牧民的1/4。
通过农区借牧,草原植被得到休养生息,2022年全县草原亩产草量较2011年提高20.6%;借牧饲养期成畜体重增加8%,羔羊成活率增加7%,总增收超过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