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丝路漂流黄河……那些在陇原留痕的中外"孤勇者"

行走丝路漂流黄河……那些在陇原留痕的中外"孤勇者"

原标题:【奔流文化·闲谭】行走丝路 漂流黄河|那些曾在陇原大地留痕的中外“孤勇者”(上)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热潮,千里陇原也迎来了“各怀绝技”的中外勇者。在大多数人尚不知互联网为何物的年代,他们从未想过自己是否会成为“网红”,而是在水陆空三维空间里,用激情和生命生动诠释人类的探险精神和深沉的家国情怀,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向国内外讲述甘肃故事的先行者之一。

1984年10月16日至1985年10月19日,《经济日报》记者罗开富历时368天,成为徒步重走长征路第一人。他克服自然条件和疾病困扰,完全按照中央红军行军路线和重要时间节点“复盘”二万五千里长征,沿途2800多名向导签字证明,采编刊发300多篇反映红军长征历史和途经地现状的报道。其后著有《红军长征追踪》一书,《经济日报》报道称,“以一年内徒步里程最长、发稿最多的记者而被载入我国的新闻史”。

罗开富在甘肃境内考察秦长城遗址 网络图片

罗开富在甘肃境内考察秦长城遗址 网络图片

甘肃是红色热土,红军长征在甘肃留下了众多故事和文化遗产。在通渭县采访时,罗开富考察了秦长城遗址,发现当年红军长征路线大多与古长城平行;他经过潜心考证,多年后与地方党史部门共同确定了当年在通渭县榜罗镇文庙街小学的联欢会上,毛泽东同志首次朗诵《七律·长征》。环县东老爷山(今环县兴隆山)是红军进入陕北前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他在实地考察红军宿营地时,顺道凭吊了宋代范仲淹在此为官时兴筑的烽火台,敏锐地意识到不同时代(地段)长城营造工艺的差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通过罗开富的徒步采访报道,哈达铺镇“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美誉由此全国闻名。

20世纪80年代,在黄河考察史和探险史上,有两件大事发生。一件是杨联康徒步全程考察黄河,一件是民间勇士黄河漂流。两件大事都与甘肃颇有渊源。

杨联康,1938年12月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地貌专业毕业。毕业后主动到甘肃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工作。1963年12月,他所在的甘肃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发现了黄河最早沉积层——下五泉砾石层,认定了黄河发育历史剖面——兰州剖面,使黄河发育史研究有了划时代突破。1981年7月21日,他从青海黄河发源地出发,徒步315天,行程5500多公里,途经沿黄9省区108个县,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于次年5月31日到达黄河入海口。成为徒步全程考察黄河中国第一人。此后数年,他又徒步考察长江,并结合世界各大洲长河考察资料,进一步确认兰州黄河发育历史剖面是全球最完整的大河发育历史剖面。

杨联康徒步考察黄河 网络图片

杨联康徒步考察黄河 网络图片

如果说杨联康先生的壮举学术气息较浓的话,1987年的民间勇士黄河漂流,则从侧面反映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风貌——敢为天下先,为中华争光!那一年,来自北京、河南、安徽的三支民间漂流队先后从黄河源头出发,不畏艰险,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无动力黄河全程漂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来自“钢城”马鞍山的黄河漂流队率先漂进黄河甘肃段,感受到了甘肃人民尤其是金城兰州的热情好客。

1987年夏,马鞍山黄河漂流队抵达兰州,金城百姓在中山桥上迎接。引自《生命的横渡:“87”钢城青年黄河漂流 探险大纪实》

1987年夏,马鞍山黄河漂流队抵达兰州,金城百姓在中山桥上迎接。引自《生命的横渡:“87”钢城青年黄河漂流 探险大纪实》

据《生命的横渡:“87”钢城青年黄河漂流探险大纪实》一书记载和当时兰州媒体的新闻报道,35年前的7月9日下午,中山桥和滨河路上聚集了数千群众,翘首以待。当淡红色的橡皮筏出现在黄河波涛中时,大家抑制不住激动的感情,异口同声高呼:“来了,来了。”两岸响起热烈掌声,人们把手中的鲜花抛向河心的漂流队员。当皮筏靠岸后,记者和摄影爱好者纷纷按动快门。更有一位兰州小伙拉着漂流队员的手,诚恳地邀请他们先去“扎”一碗牛大。漂流队员们自青海漂流入甘后,先后在玛曲县、永靖县、盐锅峡电厂等处受到欢迎,但在省城兰州目睹这般隆重的场面,仍禁不住热泪盈眶。马鞍山黄河漂流队员在兰州休整一周,其间参观市容并与兰州团员青年进行了联欢。7月15日,逾百名群众在兰州黄河水文站附近为勇士们送行。35年后,重读这些文字,仍然令人心潮澎湃,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四射的年代。

1987年,热爱长跑和探险的英国青年威廉·林塞(William Lindesay)得到英国企业的5000英镑赞助款,基于自己2小时35分的全程马拉松成绩,历时78天,从嘉峪关走到山海关,行程2470公里,成为第一位徒步走长城的老外。旅行期间,他得到60多户中国人家的帮助。1989年,他出版《独步长城》(Alone On The Great Wall)一书。1998年,威廉·林赛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003年,获得罗伯特·威尔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挑战奖。2006年,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帝国勋章,以表彰他对促进中英友好关系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所做的贡献。

威廉·林赛的徒步长城之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原汁原味的甘肃回忆。饥饿和疲劳永远是探险者的大敌,他在途经永昌时,曾经饱餐当地特色面食,饭后还刮了(茶)碗子,连喝几水后顿感满血复活。他在旅行日记中写道:“吃饭和在床上好好睡一觉,成为我在旅途中的最大愿望。永昌镇的钟楼在望,我找到一家饭店,吃了一顿面条和饼子,还有果茶——盖碗茶,绿茶冲开后加冰糖、杏干、枣子,还有一些我说不出名目的东西。饭桌上放了满满一暖壶滚开的水,我一连喝了五六杯。”

威廉·林赛在野外考察长城 网络图片

威廉·林赛在野外考察长城 网络图片

威廉·林赛回忆道,在地势平坦的甘肃一带,长城看起来十分突兀。他有时会停下脚步,极目远眺,天空、沙漠和绵延的长城一览无余,令他如处梦境,“沙漠的宁静令人心悸,暴烈的阳光像探照灯一样,从天空直射大地”。每到夜晚,河西走廊的气温下降,不时有大风吹起,他不得不时常到农家借宿。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甘肃农民都很热情,招待他吃饭,腾出地方让他睡觉,当时威廉·林赛只会说“你好”“我是英国人”等简单中文,但并不妨碍他手舞足蹈式地用肢体语言与农户聊天。河西走廊上的长城令威廉·林赛魂萦梦绕,他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忍耐,我的孤独得到了回报,在今天的旅行者中,有幸欣赏沙漠长城景象的,恐怕只有我一人。”

奔流新闻特约撰稿丨史勇

(奔流新闻)

相关新闻:【奔流文化·闲谭】行走丝路 漂流黄河|那些曾在陇原大地留痕的中外“孤勇者”(下)

1990年3月至1992年8月,一位年近五旬的美国亚拉巴马大叔吉姆•罗杰斯,秉承“男人至死是少年”的理念,和自己23岁的女友塔贝莎一道,开着两辆宝马摩托车完成了环球旅行,行程超过六万五千英里,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壮举完成之后,两辆坐骑被送入伯明翰巴伯摩托车博物馆养老,也算有个善终。这位罗杰斯经历可不简单,他曾经是金融大鳄索罗斯的“联手”,共同组建“量子基金”,37岁时实现财务自由。他曾于1988年骑摩托车在中国旅行,不过当时有摄制组和保障人员随行。而他和女友两年之后的摩托车环球之旅,则是名副其实的自我挑战。1990年5月,罗杰斯和女友自新疆入甘,历时一周,途经敦煌、嘉峪关、武威、兰州、平凉等地。他在后来出版的《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一书中,对于甘肃境内的风土人情有着生动描述。

罗杰斯在嘉峪关长城下留影    引自《罗(17563418)-20221024210248.jpg

罗杰斯在嘉峪关长城下留影 引自《罗杰斯环球投资旅行》

在敦煌,罗杰斯熟门熟路地找到了两年前曾经来过的季先生的饭馆,而此时季先生的饭馆已经附带旅馆,算是敦煌早期的“农家乐”。罗杰斯和女友在此享用了一顿包括鸡肉、羊肉、鱼以及凉面在内的大餐。罗杰斯对于敦煌百姓通过辛勤劳动致富印象深刻——他在游记中写道:“他(指季先生)用生活证明着怎样能使世界变样”。罗杰斯有这种感受,其实并不奇怪。当年的敦煌县委宣传部在《开放给敦煌带来的变化》一文中就曾指出,改革开放开阔了敦煌人的视野,不仅接待外宾时落落大方,而且经商做买卖成了大多数人向往的行业,过去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服务工作,今天成为颇受城乡人民欢迎的职业。对于罗杰斯这样的国际投资大师来说,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度,特别是在古代不同文明交汇、曾是古丝绸之路重镇的敦煌,发现市场经济的苗头和精明的生意人,无疑勾起了他的职业兴奋感。

罗杰斯和女友风尘仆仆、翻山越岭,经过的山口最高有10500英尺(似为乌鞘岭——笔者注),终于抵达了风景优美的兰州,他在游记中写道:“这儿有层层梯田,还有远方‘咔嚓、咔嚓’哼叫的燃煤机车”。罗杰斯显然对于兰州瓜果的美味念念不忘,专门到自由市场买瓜,由于尚未到西瓜收获季节,因此他买一个小西瓜就花了2.7美元。按照1990年的汇率,1美元兑换人民币4.78元,就是说罗杰斯当了回“吃瓜群众”就花了人民币近13元,而当年中国城镇职工月均工资180元左右,罗杰斯当时也算小小奢侈了一把。

在雷坛河畔金天观里的工人文化宫,罗杰斯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30多年前兰州百姓休闲生活的图景:在文化宫的茶馆里,阳光透过茅草屋顶,斑驳地照着几位悠闲地玩着纸牌和麻将的老人……当罗杰斯和女友被人们发现后,受到了热情招待,茶摊上的酒客们甚至拿出了茅台欢迎外宾,邀请罗杰斯和大家一起尽兴。但据他回忆,茅台酒“味道太难喝了,只有中国人才能受得了,我一盅过后便告求饶了”。然而,罗杰斯还是被工人文化宫茶园那宁静安详的气氛所感染,让他想起了老家亚拉巴马“那些围坐在小店铺、理发室或是台球桌旁聊天喝酒发牢骚的男人”,并认为“我在俄克拉荷马的祖父布鲁尔一定会喜欢这个地方”。

在甘肃期间,罗杰斯以投资者的眼光通过旅途细节对于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劳赞不绝口。在兰州友谊宾馆下榻时,服务员送来大个儿设计精巧的暖壶,里面的水可以24小时或48小时保温,用来沏茶或洗漱,罗杰斯认为这是典型的中国发明,“几个暖壶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何必要把燃料浪费在把水加热再用管子送到各处呢?”在去平凉途中的六盘山上,罗杰斯遇到了绵延15英里的壮观的养蜂人营地,甘肃蜂农为了追花夺蜜而不停迁徙放蜂的精神,令他深受震撼,不禁在游记中留下了这样的感慨:“我们在中国有许多奇妙的见闻,不过很少能同那十几英里的蜜蜂和养蜂人相比的。正是那种生产能力、那种有意识的计划性和勤奋,使我相信中国人在下个世纪将创造出更辉煌的成绩。”

1965年,英国拍摄了一部名为《飞行器里的好小伙》的电影,其原型是20世纪初英国新闻界出资赞助飞越英吉利海峡的竞赛。影片中形形色色的飞机在比赛过程中历经波折,从侧面反映了人类航空摇篮期追逐梦想的伟大历程。而在当代中国航空运动史上,甘肃也曾见证过不同型号的“尕飞机”第一次沿河西走廊编队长距离飞行、与恶劣天气和意外险情斗争的壮举,其艰难困苦并不亚于当年的外国同行。

1993年丝绸之路“航空之旅”超轻型飞机(17563410)-20221024210238.jpg

1993年丝绸之路“航空之旅”超轻型飞机编队在河西走廊剪影 引自《航空知识》1993年第12期

1993年7月,甘肃电视台和澳门航空飞行协会联合举办丝绸之路“航空之旅”超轻型飞机飞行活动,共有四种型号六架超轻型飞机参加,飞行路线为兰州——敦煌——嘉峪关,航程1500公里。据当年作为带队长机的甘肃电视台赵群力在《比翼奋飞丝绸路》一文里的记载,超轻型飞机编队从兰州中川机场起飞后的首个飞行日就状况不断,一架超轻型飞机途中降落时三次冲入麦田或公路护沟,其间不得不在农村铁匠铺里修理尾轮。次日飞行途中,一架超轻型飞机降落时螺旋桨折断,另一架则坠毁于山丹县长城脚下,飞机解体但人员无恙。此后征程中,飞行编队在酒泉遭遇了沙尘暴,在嘉峪关休整后,又在玉门赤金附近遭遇暴雨。历时6天,终于抵达敦煌。

甘肃电视台赵群力驾驶“蜜蜂”3C型超轻型(17563420)-20221024210253.jpg

甘肃电视台赵群力驾驶“蜜蜂”3C型超轻型飞机,此照曾登上《航空知识》封面。

超轻型飞机飞行是一项充满挑战和风险的运动。特别处在近30年前的环境里,这妥妥地属于“勇敢者的游戏”。而赵群力先生作为甘肃新闻工作者,被誉为中国超轻型飞机航拍第一人。今天的嘉峪关是国内外闻名的滑翔机和超轻型飞机航空基地。在中国超轻型飞机航空史上,甘肃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行文至此,忍不住赘言两句。当年那些在陇原大地行走丝路、翱翔天空、重走长征、漂流黄河的“孤勇者”,或者逐渐老去,或者已经逝去。然而,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历久弥新。往大里说,传承弘扬丝路文化、长城文化、长征文化、黄河文化,这些“孤勇者”的事迹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往小里说,普通读者读读当年这些“孤勇者”用生命和理想谱写的故事,相信亦会多少有所助益。

奔流新闻特约撰稿 史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