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甘肃出土的大明金簪 蕴含王妃望子成龙的期盼

这件甘肃出土的大明金簪 蕴含王妃望子成龙的期盼

原标题:【奔流文化·器物】甘肃出土的明代金银饰③丨大明风华之“金簪”

簪子,从来都是颇具东方古典神韵的传统饰物。

这支珍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金簪,簪首镂空成云形图案,上嵌宝石,顶端伸出一回首龙头,张口露齿,与之相对的是一条小行龙,二龙之间嵌一颗大红宝石……

(一)

(嵌宝石二龙戏珠金簪 )明代 长20.5厘米、宽1.5厘米

(嵌宝石二龙戏珠金簪 )明代 长20.5厘米、宽1.5厘米

簪,是古时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在上古时期,发簪被称作“笄(ji)”。古代男女发式,以挽髻为主,发髻挽成之后,就要设法将其固定,最常用的绾髻之具是发簪。

古时称女子成年为“及笄”,也与此物有关。据《仪礼》等书记载,女子年满15岁就被看作成人。在此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做成丫髻,还没有插笄的必要。到15岁时,如果已经许嫁,便可梳挽作成人的发髻了,这时就需要使用发笄。“及笄”,便就是这个意思。

从古至今,各种装饰的发簪,将女性的古典美体现得淋漓尽致。或许是为了满足女性的需求,古人在发簪的技术方面也是十分考究。

明代人曾写过一本书,名字叫作《天水冰山录》,其中就明确提到了很多发簪的名字,十分华丽:“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厢猫睛顶簪、金崐点翠梅花簪。”

( 嵌宝石梅花金簪 1958 年兰州市上西园明墓出土 )

( 嵌宝石梅花金簪 1958 年兰州市上西园明墓出土 )

可见古人对于发簪的雕琢以及装饰技术已达到了一个境界,例如,发簪的装扮内容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而最为常见的是花簪,其中又包括梅花、莲花、菊花、桃花、牡丹花和芙蓉花,题材可谓是丰富多彩。

而这支金簪,却另辟蹊径,由大龙和小龙组成,这便是宋代以后非常流行的一种纹饰,名曰“教子升天纹”,通过大龙呼唤小龙升天,来借喻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除了借喻望子成龙,还有祝颂人高升之意。

“教子升天纹”曾是金银器中流行不衰的题材,一直延续到明清。这只金簪或为鬓钗,通常为一对,自上而下插戴于额角两边。

如此丰富内涵的一支金簪,不仅将古典美感诠释得淋漓尽致,更是蕴含着古代女性望子成龙的深刻含义。

(二)

(嵌宝石二龙戏珠金簪细节)

(嵌宝石二龙戏珠金簪细节)

这位“望子成龙”的女性究竟是谁呢?

1958年10月,甘肃省博物馆在兰州市郊上西园清理了一座夫妇合葬砖室墓,随葬器物非常丰富。

墓室里的女性头部戴有凤冠,出土的金银器皿及首饰10多件,均非常华贵,有镶嵌珍珠、宝石的金耳环、金凤、金簪、金戒指、金玉镶嵌等各种饰物。据专家分析,该墓为(明)肃王家族成员墓葬。

据《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定“封建绪王之制”,以起到“屏藩王室”的作用,下《册封诸皇子为王诏》,先封秦、晋、燕、吴、楚、齐、潭、赵、鲁、靖江等十王。数年后又封庆王、肃王。明肃庄王朱楧,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四子。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肃王就藩于甘州(今甘肃张掖),四年后的建文元年(1399年),移藩至兰州。

明肃王家族在甘肃的历史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有明一代,先后有九位肃王、两位世子经略兰州。肃王家族也在兰州驻足约二百五十年之久。

坐落于离兰州市区15公里的榆中县来紫堡乡的明肃藩王墓群,有“小十三陵”之称,有墓室十一座,葬有明代十位藩王、两位妃子和一位夫人。1958年、1972年,2011年,先后在兰州市上西园、七里河区晏家坪等地多次发现明肃王家族墓,墓主均为郡王级皇室成员。

据上西园这座墓葬的发掘人赵之祥推断,墓主可能是明太祖六世孙,肃庄王朱楧五世孙,肃靖王朱真淤庶第四子——安王朱弼柿。

据载,“肃安王朱弼柿的祖父是第四代肃王朱贡,父亲朱真淤被封为世子,没有等到即位就去世了,朱弼柿是他的庶四子,初封为镇国将军。由于第七代肃王无后,弼柿的儿子辅国将军缙馈怂恿肃王妃以及其他宗亲反复奏请朝廷由他嗣封,最终在隆庆四年(1570年)十月袭封为肃王。朱缙馈袭封为肃王后,追封他的父亲为肃安王。”

如此看来,这支金簪的主人便是安王妃,真正的贵族。

据相关墓志记载,安王朱弼柿有王妃刘氏与继王妃王氏两位王妃,一位享年51岁,一位享年72岁。刘氏与王氏的墓志中提到,朱弼柿死后岁禄告停,家事日蹙,全家靠纺绩以解决生活困难的情况,从中也反映出明代一般宗室生活的艰辛。

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或许早已没人记得安王妃的存在,更无法想象她们尽显威严与荣耀的盛日,然而,从这一支小小的金簪,仿佛能看见在望子成龙的路上,即使贵为王妃的女子,亦于一般女子无二,大家都在不遗余力。

文丨奔流新闻记者 荆雯

(奔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