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西北解放战争的重大战略决战——兰州战役
解放军将红旗插在兰州城头
解放军向河西走廊挺进,经过甘肃天祝以南海拔三千米的乌鞘岭。
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高举红旗攻占沈家岭
第一野战军举行解放兰州动员大会,战士们群情激昂,高呼口号宣誓。
兰州战役作战经过图
1949年8月30日,第一野战军举行盛大入城仪式。
1949年8月30日,兰州市民涌上街头欢庆兰州解放(油画)。
李永强
1949年8月26日,兰州战役胜利,兰州宣告解放,“8.26”成为纪念兰州解放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战争时期,兰州战役是解放大西北中最关键、最激烈的一次决战,第一野战军解放兰州,为解放整个西北铺平了道路。”
兰州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全体指战员英勇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是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的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兰州战役所蕴含的伟大精神是留给兰州的一笔宝贵财富,值得深入研究学习并大力弘扬,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今年,兰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联合举办了“兰州战役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从战史研究、历史经验、精神传承、时代价值等多领域、多角度展开讨论,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近十年来兰州战役学术研究取得的成果。
兰州位于祁连山东端,黄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蜿蜒百余里。兰州自古就是一处军事重镇,是中原王朝控制河西走廊、统治西北地区的战略要地。
时光回溯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进入到最后阶段,国民党反动政权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殆尽。处于穷途末路的国民党反动政权把一线希望寄托在盘踞西北的胡宗南和马步芳、马鸿逵身上,寄托在退缩中南的白崇禧集团身上,妄图凭借他们尚存的几十万兵力保住西北、屏障西南,伺机反扑。
为了消灭西北国民党反动政权和反动军阀,早日解放大西北,根据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于1949年3月起,揭开了解放大西北的历史帷幕。
1949年6月中旬至7月初,第一野战军与第十八、十九兵团会师关中,于7月10日发起扶眉战役,历时四天,歼灭胡宗南部主力4.4万余人,胡宗南部败退汉中、秦岭;马步芳部撤至灵台、崇信、陇县地区,马鸿逵部退至长武、泾川地区,第一野战军完成第一阶段“钳马打胡”任务。
扶眉战役后,胡宗南部主力损失大半,而青海马步芳、宁夏马鸿逵两军虽然撤退收缩,但实力尚存,并不甘心失败,遂于7月24日在甘肃静宁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关山会战复案指导计划”(即平凉会战计划),准备依托六盘山在平凉地区与第一野战军决战。
7月下旬,第一野战军确定实施平凉战役,决心集中第一、第二、第十九兵团在平凉地区歼灭“二马”主力。但由于“二马”均想保存实力,马鸿逵不想给马步芳当“马前卒”打头阵,将其主力撤回宁夏,平凉会战计划“破产”,“二马”分向兰州、宁夏退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随即改变部署,命令各兵团分路追击,各个歼敌。27日起,第一野战军第一、二、十九兵团分途追歼“二马”,先于固关歼“青马”骑兵第十四旅一部,又于任山河地区击溃“宁马”第八十一、十一军各一部,歼敌5000余人。至8月3日,先后攻占平凉、庆阳、天水、固原等十多个县城,分割了“二马”,并继续西进。
面对西北残局,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阎锡山召集马步芳、马鸿逵、胡宗南在广州召开“西北联防会议”,策划兰州决战计划,决定由马步芳部节节抗击,吸引和消耗第一野战军主力于兰州城下,然后以集结在中宁、中卫地区的马鸿逵部和集结在秦岭地区的胡宗南部攻击第一野战军侧背,三路夹击第一野战军于兰州外围。同时,谋划新疆警备总司令部陶峙岳部东援。
兰州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是当时西北政治、军事中心,是联结甘、宁、青、新的枢纽。城北有白塔山和滔滔黄河,东、南、西三面环山,城南山势险要,为全城天然屏障。城南皋兰山主峰有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时期修筑的永久性国防工事,明碉暗堡,沟壕相通,盘山公路从城内直通主峰。解放战争时期,马步芳又调集上万名民夫和士兵修建了以马架山、营盘岭、沈家岭三大主要防御阵地为核心的城防工事。工事外围有一至二道削壁,高约六米至十米。削壁腰部设有暗藏的侧射机枪掩体,内侧碉堡星罗棋布,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马步芳部凭借坚固工事,既能发扬火力,又便于组织反扑。兰州战役打响前,马步芳在对其部属的命令中宣称:“本署以诱敌于有利地形与之决战,凭天然屏障筑工严密部署,如敌来犯,决举全力一鼓而歼灭之。”敌兰州决战总指挥马继援则扬言兰州是“攻不破的铁城”。
马步芳把兰州决战看成是自己生死存亡的关键,周密研究对策,部署兵力,拟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以其战斗力最强的第八十二军和第一二九军两个主力军5万余人据守城区。其中以第八十二军的3个精锐师分守南山的马架山、营盘岭、沈家岭一线;第一二九军护卫黄河东西两端。另以第九十一军、一二〇军等3个军3万余人为左翼,于兰州东北的靖远、景泰及打拉池地区布防,相机侧击第一野战军;以新组成的骑兵军约2万人,控制临洮、洮沙地区,保障右翼安全。马步芳企图依托兰州的强固工事正面抗击,由“宁马”和胡宗南军两翼包围,歼灭第一野战军于兰州城下。
在兰州同马步芳部决战,将是一场艰苦的攻坚战,但在兰州歼灭马步芳部对西北解放战争整个战局有利。如果让马步芳逃回青海,将增加第一野战军进军作战的困难,势必延长解放大西北的时间。彭德怀对部队说:“我们不怕他守,而是担心他跑掉。如果他真的不跑,就到了我们把他消灭的时候了。”
对第一野战军与马步芳部在兰州决战问题,党中央进行了认真慎重的研究部署。毛泽东主席在7月6日《解决西北敌军的方针》中就明确指出:对“二马”,应区别对待,首先打击马步芳;“青马”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在军事上也比“宁马”强大,歼灭了“青马”,即可基本解决西北问题。
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指示,彭德怀制定了兰州战役作战方针,8月4日向各兵团发出了进军兰州的预备命令:拟以一部钳制“宁马”军,集中绝对优势兵力,首先歼灭马步芳部,并准备相机歼击向兰州来援之敌。具体部署是:
以王震第一兵团第一、二军附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为左兵团,取武山、陇西、渭源、临洮,成功后渡洮河经临夏直取西宁、河口,截断“青马”退路。第一兵团七军主力控制天水,与第十八兵团打通天(水)宝(鸡)铁路,一部控制陇西,保护左兵团后方交通运输。
以许光达、王世泰第二兵团为中路,由莲花镇经通渭、马营、通安驿、内官营镇、新营镇、马莲滩、洮沙县,向兰州城南、城西攻击前进。如该敌先退西宁或北窜,该兵团即西进,协同第一兵团进攻西宁或尾敌北追。
以杨得志、李志民第十九兵团为右路,其第六十五军由隆德经静宁沿西兰公路,第六十三军由固原经兴隆镇、会宁、定西,向兰州城东攻击前进。第六十四军控制固原地区,对“宁马”组织积极防御。
以周士第第十八兵团(欠第六十二军)附第一兵团七军在宝鸡、天水地区钳制胡宗南部。
8月6日,中央军委复电彭德怀、张宗逊:“预备命令一般甚好,惟请注意左兵团取之路线似过于迂回,且经临洮、临夏渡黄河直取西宁,系深入马家老巢。”要求王震兵团“深入马家老巢寻其主力作战,必须谨慎行事,大意不得”。
8月10日前后,第一野战军各兵团分左中右三路向西进军。第二兵团和第十九兵团于19日前顺利进抵兰州城郊,从东、西、南三面包围了兰州,一场战略决战即将在兰州打响。
由于第一野战军只完成了对兰州的三面包围,北面黄河铁桥仍然控制在马步芳部的手中,不能排除“青马”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突然逃跑的可能性。第一野战军怕失去战机,在部队抵达兰州外围后,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第一野战军司令部于21日下令向古城岭、营盘岭、狗娃山等几个外围阵地发起试攻。因对地形侦查不细,没有查明敌军的火力兵力部署,对敌军的坚固工事和敌军的顽强性估计不足,加之步炮协同不够,攻击部队激战一天,虽付出不小的代价,但未夺得敌军一个阵地。
试攻受挫后,彭德怀果断下令全线停止攻击,并要求各兵团总结经验教训,仔细侦察敌情,查看地形,开展军事民主,讨论攻击战术。
8月22日,王震率领的第一兵团攻克临夏。根据彭德怀的指示,第一兵团暂时停止前进,以部分兵力进占永靖,控制黄河,斩断兰州和西宁之间联系,准备随时堵截西逃的敌军。
马步芳深感后方空虚,老巢危机,紧急抽调骑兵第八、第十四旅回防西宁,同时派亲信赴宁夏求援。但马鸿逵为保存实力,迟迟按兵不动。马步芳又于24日急电国民党政府:请火速分催陕署、宁夏友军行动。同时,于当天飞回西宁。行前叮嘱其子马继援,如马鸿逵、胡宗南及空军再不来援,则迅行撤守青海。
第一野战军在认真总结试攻经验教训、重新调整攻击部署的基础上,8月24日,第一野战军司令部发出《关于攻击兰州经验通报》,要求各部队攻击时抓紧敌军主动出击脱离阵地的良机,大量消耗敌军有生力量;集中使用炮兵火力,加强步炮协同;研究敌军工事特点,采取连续爆破或强行坑道爆破,配合梯子、梯桥通过敌军外壕绝壁。
兰州战役的组织实施,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高度重视。彭德怀指挥第一野战军与马步芳决战兰州的部署、决策,几乎每天都呈报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多次电示彭德怀,对兰州战役的组织实施进行具体部署。
8月23日,毛泽东主席电示彭德怀:“马步芳既决心守兰州,有利于我军歼灭该敌。为歼灭该敌起见,似须集中3个兵团全力于攻兰战役。王震兵团从上游渡河后,似宜迂回于兰州后方,即切断兰州通青海及通新疆的道路,务不使马步芳退至新疆为害无穷……并须准备一次打不开而用二次三次攻击去歼灭马敌和攻占兰州。”
彭德怀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指示,调整了战役部署,于24日电告毛泽东主席,决以3个兵团打兰州,王震兵团从兰州上游迂回兰北,决定在25日晨开始攻击。
1949年8月25日6时,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拂晓前的宁静,第一野战军攻击部队向兰州马家军外围阵地发起总攻。兰州城东、南、西三面几十里长的地段上,数百门火炮猛烈地向敌阵地轰击。半小时后,步兵发起冲击,用爆破手段扫除峭壁障碍,用集束手榴弹炸毁碉堡、清除铁丝网。在解放军指战员的勇猛攻击面前,敌一道道防线被摧毁,前所未有的一场激战在兰州城郊展开。
战斗中,敌军指挥官用机枪和大刀督战,连续发动反冲击。我军进攻部队在攻占每一条壕沟、攀登每一道峭壁、夺取每一个阵地时,都经过艰苦的战斗和反复争夺,多次同敌人展开肉搏。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敌军坚固工事一个个被突破。17时,六十三军攻占敌东南主阵地窦家山;六十五军攻占敌古城岭、马架山阵地;六军攻克了南山最高峰营盘岭的敌主阵地三营子。18时许,敌沈家岭阵地被四军攻克。22时,敌狗娃山阵地被三军、四军攻占。
“青马”南山阵地全部失守,守军伤亡惨重,无预备队可用,马鸿逵和胡宗南的援兵无望。25日下午,马继援下令守军在夜幕降临后撤退,通过黄河铁桥退至北岸。
“青马”残部开始紧缩兵力,部署新的防御。在部分敌军退入兰州市区、马步芳部呈溃逃之势时,第一野战军攻击部队乘胜追击,战斗从南山阵地向城区延伸。午夜,三军配合四军占领狗娃山后,便分别向七里河、小西湖、西关一带进击。26日1时30分左右,三军七师十九团三营抢占铁桥,堵死敌军唯一退路;七师主力沿中华路(今张掖路)、中正路(今酒泉路)、民国路(今武都路)、五泉山等处,与敌军展开激烈巷战。26日4时左右,七师攻占国民党甘肃省政府所在地中山堂,5时攻占东教场。
彭德怀命令部队向城内守军展开全面攻击。第四军、第六军从沈家岭、营盘岭压下来,从西、南两个方向先后攻入城内。第六十五军、第六十三军沿黄河南岸、西南公路攻击,分别攻占东岗镇、拱星墩飞机场,从东稍门攻入城内。
26日晨,攻入城内的第一野战军各军取得联系,继续搜索“青马”残部,至10时许,城内残敌基本被肃清。当日中午,第一野战军三军越过黄河铁桥占领北岸白塔山,兰州宣告解放,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兰州回到了人民手中。
兰州战役是解放大西北的过程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坚战。第一野战军以伤亡8700人的重大牺牲,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在西北战斗力最强、反共最坚决的马步芳部主力,共歼敌2.7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126门、各种枪支6766支、骡马2413匹、汽车40余辆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兰州战役的胜利,宣告了解放大西北最关键的战略决战取得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权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统治从根本上被推翻。兰州的解放,打通了解放军继续西进的通道,为解放新疆创造了有利条件,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政权利用反动军阀盘踞西北作最后挣扎的企图。
兰州战役胜利后,西北其他国民党军陷于分散、孤立的境地,第一野战军完全掌握了解放西北的战场主动权,形成可以迅速解放西北五省全境的有利态势。第一野战军和西北军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兼取政治方式解决西北问题的战略部署,解放军所到之处,各级国民党政权纷纷垮台消亡,西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解放,进入了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作者系兰州战役纪念馆副馆长)
(甘肃日报)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兰州战役革命文物里的红色印记
兰州战役纪念馆馆藏第一野战军指挥部的木质桌子和两把木质座椅
王学礼使用过的枕套、毛帽子、毛毯、毛袜子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抢占兰州黄河铁桥(本版图片由中共兰州市委党史办公室提供)
西北军政委员会授予胡兴国的勋章
六十五军政治部写给胡兴国父亲的信
营盘岭现存碉堡
榆中县皋榆工委协军团旧址
于 军 郑凯文
解放战争时期,兰州战役是解放大西北中最关键、最激烈的一次决战。此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浴血奋战英勇杀敌,歼灭敌人27000余人,消灭了国民党在西北地区战斗力最强的马步芳主力。兰州战役的胜利,动摇和瓦解了国民党反动派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统治,摧毁了以马步芳军事集团为核心的国民党西北战略防御体系,加快了青海、宁夏、新疆的解放步伐,在大西北解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在攻克兰州的战斗中,我军广大指战员万众一心、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视死如归;许多营团干部始终冲杀在第一线,表现出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战争的硝烟虽已远去,但一件件文物、革命遗址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带着革命先辈英勇奋斗的足迹,述说着1949年秋我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与敌血战、解放兰州的壮举。这些革命文物蕴含着生生不息的红色基因正代代相传,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增强历史自信自觉、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斗力量,走好新征程之路。
第一野战军指挥部的桌椅
兰州战役期间第一野战军指挥部的木质桌子和两把木质座椅,省级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兰州战役纪念馆。
在兰州战役纪念馆内,有这样一处还原的场景:窄小的房间,正中放着一张方桌,两旁各有一把黑漆的木椅,墙上挂着一张作战图。而这,正是1949年决战兰州之前,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率领的第一野战军的指挥部。摆放的这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见证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
1949年8月19日,兰州战役打响在即,第一野战军急需找到合适的地方设立指挥部。最后,在榆中县连搭乡乔家营的王文生家,设立了第一野战军的指挥部,在定远镇猪嘴岭设立了十九兵团指挥部,在和平镇邵家泉设立了6军指挥部,63军在金崖镇尚古城设立了政治部,在歇驾嘴和李家庄设立了战地医院,在清水驿和甘草店设立了后方医院。
在第一野战军指挥部中,彭德怀向中央军委电告了兰州战役作战计划,接收了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关于《须集中三个兵团全力于攻兰战役》《对攻打兰州的几点意见》《同意进军宁夏新疆作战计划等部署》等电报指示,召开了两次大的军事会议,确定了8月21日全线发动试攻方案。经过两天的试攻,虽然给敌人以很大杀伤,但没有夺得敌人一个阵地,自己伤亡也很大。根据这种情况,彭德怀果断下令,停止攻击,迅速进行阵地总结。在认真总结试攻经验,重新调整攻击部署的基础上,一野司令部向各攻兰部队发出了进攻兰州的战略指示,要求各部队进攻时需仔细观察,精密计划,充分准备,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技术于一点,一个山头、一个阵地,逐次歼灭敌人,不攻则已,攻必奏效。要求大家要认真总结经验,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待命总攻。25日拂晓,解放军对兰州敌守军全线发起总攻,一举消灭了马步芳主力,取得了兰州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政府坚守西北,屏障西南,待机重来的战略企图,为彻底解放西北五省区辽阔的疆土奠定了基础,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英雄团长王学礼使用过的物品
1994年4月,兰州市有关人员来到陕西省神木县,走访英雄团长王学礼家时,他的家人把一条王学礼曾经使用过的毛毯送给了工作人员。这条毛毯和他使用过的毛袜等现已成为省级一级文物,收藏于兰州战役纪念馆。
在进军大西北之前,王学礼曾去军医院看望妻子苏维仁。当时爱妻已有身孕,但得知王学礼要去西北作战,就把家里最值钱的一件毛毯带给丈夫,而丈夫觉得妻子有身孕更加需要这件轻薄又暖和的毛毯。夫妻俩三番五次推让后,王学礼说不过妻子就答应自己带上。然后两人谈了谈夫妻共同关心的战事,谈完后苏维仁送走了上前线的丈夫。几个小时后苏维仁想休息一下,便坐在床边,把被子拉过来在床头上靠一靠。这一拉才发现丈夫不知道什么时候趁她不注意把毛毯放到被子后面。
兰州战役中,王学礼任团长的三十一团担任主攻“兰州锁钥”沈家岭的重任。沈家岭位于兰州城西南,是敌人重点防御的三大主阵地中离黄河铁桥最近的一个。
1949年8月25日凌晨,总攻开始。王学礼指挥部队向敌人发起冲击,连续突破敌人两道防线。在向主峰进攻时,部队遭到敌人顽强抵抗,一营、二营损失严重,王学礼果断命令预备队三营投入战斗,很快攻占第三道防线。这时,敌人用汽车运来大批后备部队,妄图夺回阵地。
经过拉锯似的反复争夺,三十一团牢牢守住了阵地,但伤亡惨重,全团只剩170余人,危难之时,三十团赶来增援。历时14个小时的激战后,当日17时许,敌人沿沈家岭主峰阵地的山坡溃退了,就在这即将胜利的最后时刻,突然,敌军一颗炮弹在王学礼的身边爆炸,一块巴掌大的弹片穿透了他的左侧腰部,鲜血染红了沈家岭的土地,这位英勇善战的年轻团长光荣牺牲,年仅32岁。
王学礼的枕套上,醒目地绣着“在奋斗中去求真理”八个大字,深刻体现了王学礼团长伟大的革命情怀,也让我们看到一名革命军人当年身体力行的官兵一致、军政一致、军民一致的优良传统和优秀品格。
“人民功臣”胡兴国收藏的勋章及信件
在兰州战役纪念馆珍藏的一组珍贵的一级革命文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六十五军政治部写的信及西北军政委员会授予胡兴国“人民功臣”称号的两枚勋章,为我们讲述了一位普通农民青年为人民解放军当向导,引导人民解放军攻占国民党马步芳部重要阵地古城岭的战斗故事。
胡兴国,生于1929年2月,榆中县和平镇范家营村人,出生于武术世家,从小随祖父练拳习武,是一位平常务农、热爱习武的农民青年。
1949年8月,根据第一野战军指挥部的部署,十九兵团六十五军负责攻占马步芳部古城岭和马家山防御阵地。马步芳部为了死守兰州,先后在古城岭、马家山等阵地上修筑了许多钢筋混凝土碉堡、砖木结构的暗堡和砖木结构的地堡,埋设了许多地雷,在碉堡上安装了探照灯,在碉堡群中挖了堑壕和交通壕,壕外架设了铁丝网,封锁住解放军前进的道路。
那一年,胡兴国20岁,常年在古城岭一带牧羊,他对这里的沟沟岔岔、山山峁峁,十分熟悉,了如指掌。为了预防不测,他把马家军修筑的工事,埋设的地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8月19日傍晚时分,胡兴国家所在的村接连响起了一阵阵枪声和爆炸声,他赶紧跑出去,想看看是怎么回事。胡兴国遇见了两名解放军战士并跟随他们见到了第一野战军六十五军的一位首长,在询问中他给解放军指出了古城岭附近敌人埋设的地雷位置。此后,胡兴国成为十九兵团六十五军一九三师五七九团营尖刀连的向导,他把尖刀连带进阵地后与战士们一起剪敌人的铁丝网、挖战壕,并在21日初攻中发挥自己的武功优势,用连长给他的一把日本战刀一连砍杀了五名敌人,与敌人拼杀了三个昼夜。到22日夜里,一百多人的尖刀连包括胡兴国只剩下20人,他和剩余的战士一起被部队接替下来疗伤。
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授予胡兴国“人民功臣”称号,并授予这两枚勋章。古城岭战斗结束后,十九兵团已经批准了胡兴国的军人身份,派人来胡兴国家要带走这位和部队一起拼杀的战士去解放宁夏,但由于家中原因他没能当兵继续打仗。后来,六十五军政治部写信给胡兴国的父亲胡清海,说如果家里遇到困难就凭着这封信去找当地政府帮助解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六十五军政治部写给胡兴国父亲胡清海的信,省级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兰州战役纪念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六十五军政治部写给胡清海的信
胡老先生:
兰州战役内收到人民的积极支援和一切的贡献,因有你儿胡兴国同志给人民解放军带路攻上古城岭,消灭马匪,也是为了早日解放兰州,为西北人民在战线中出尽一切力量,而完成光荣任务。我们知道,受尽胆怕及心苦,但是现在相距太远,不知别后情况。过去马匪抢粮十室九空,人民受到很多损失。希收到信后,有困难将信交到当地政府,让他们适当处理。
军礼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六十五军政治部
1952年2月16日
胡兴国把六十五军送来的信和功勋章一并收藏起来,从不向人说起,继续务农习武,也没有向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但他没有忘记一起牺牲搏杀的“战友”,每年的清明节他都要到兰州市烈士陵园看望长眠在这里的烈士。2012年9月18日,胡兴国把当年六十五军政治部写的信和他荣获的两枚奖章捐赠给了兰州战役纪念馆,尘封的往事从此走进人们的视野。
兰州战役遗址——皋兰山营盘岭
营盘岭位于兰州市皋兰山东南约5公里处,海拔2171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山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兰州东南天然屏障。明代以来屡为设防驻兵之地,故名营盘岭。营盘岭是解放兰州战役中主阵地遗址之一,该遗址于1981年9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驻守营盘岭的是马步芳部精锐主力82军248师(军长马继援为马步芳之子)。营盘岭上有钢筋水泥明碉暗堡,从上到下有3道环形9米垂直峭壁。峭壁上沿挖有壕沟,壕沟两边布有铁丝网。壕沟之间的山坡上,布满了以25公斤航空炸弹为引爆装置的梅花雷;明碉暗堡之间,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地道相连。围绕着山顶有三重防护阵地,自上而下分别叫三营子、二营子和头营子。一整套防御工事,把整个山岭变成了一个大碉堡。马继援认为:“营盘岭是牢不可破的铁阵”。
1949年8月25日凌晨,第一野战军第6军数十门大炮集中火力向敌方阵地猛烈轰击,攻打营盘岭战斗开始。当步兵沿着交通壕进到敌前沿阵地时,被三道峭壁挡住了去路,前沿部队完全暴露在敌火力之下,三个爆破组轮番爆破都未成功。6军17师50团3营7连指导员曹德荣抱起三个炸药包向峭壁冲去,用手托起25公斤重的炸药包,把峭壁炸开了一个缺口,战友们踏着英雄用生命开辟的道路,冲入敌阵地,迅速占领了敌人的第一道防线。
进攻营盘岭顶峰时,进攻部队伤亡过半。16时,第6军所有的后续部队全部投入战斗,发起对营盘岭最后总攻。不多时,三面红旗先后在敌人阵地上竖起,但旗杆被打断,红旗落下来;又竖起又落下,再竖起再落下。就这样红旗七落七升,每一次起落,都有一批战士倒下。激战中,战士们的子弹打光了用手榴弹,手榴弹打光了拼刺刀,刺刀折了就赤手空拳和敌人肉搏。英雄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前仆后继,视死如归。到了第八次,有几十面红旗在营盘岭上同时竖起,营盘岭全部被我军占领,兰州的南大门终于被打开。
皋榆工委协军团旧址
皋榆工委协军团旧址,2011年被列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皋榆工委协军团旧址(六十三军政治部驻地)位于榆中县金崖镇尚古城村共产党员沈秀峰开办的“福元泰”烟坊。保存有协军团用过的房屋1000多平方米,结构基本完好,保护范围1500平方米。
1949年6月,为迎接和支援解放大军,皋榆工委书记罗扬实指示皋榆工委下属的金崖工委书记陆长林、宣传委员陆治安和东区工委书记陆善亭,在苑川河畔的金崖地区组织一个群众性的团体,以便开展支前工作。7月29日,皋榆工委所属西区工委被敌人破坏,为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皋榆工委紧急指示东区工委将部分党员暂时疏散,协助金崖工委开展支前工作。
8月初,以金崖工委所属党员为主,联合东区工委疏散下乡的党员以及兰州回乡进步学生,50多人正式组成皋榆工委协军团,陆长林任团长,陆治安、陆善亭、沈秀峰任副团长,团部设在金崖尚古城沈秀峰开的“福元泰”烟坊里。它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政策,消除群众顾虑,安定民心;组织群众迎接解放军;借粮借草,支援前线;给部队介绍榆中和兰州的社会情况;派人给部队带路;帮助部队侦察敌情。8月13日,协军团在“福元泰”烟坊大门口挂出皋榆工委协军团的牌子,协军团由秘密活动转为公开工作。
为了尽快发动群众支援人民子弟兵解放兰州,协军团一面派人到山里宣传解放军到来的消息,动员他们迅速返回家乡,一面组织青年学生连夜赶写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打倒马步芳,解放大西北!”等布告和标语,派人在苑川河沿岸村庄张贴。不过一两天,在山里躲避的群众陆续回到家中。
8月16日榆中县解放,解放军队伍浩浩荡荡开进金崖地区,这里已经是解放兰州的前沿阵地。协军团便在军队干部的大力协助下,发动和带领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支前工作。协军团成员按照事先的分工,有的组织群众给解放军带路,有的发动群众欢迎解放军,有的抓紧筹集粮草。根据战斗需要,协军团还组织和兰州回乡的地下党员、进步学生座谈,分析城内敌我双方情况,绘制了一份粗略地图交给解放军。为了搞好支前工作,协军团从东面的过店子村到西面的黄家庄村设立了6个支前站。
在协军团的带动和影响下,在500多名军队干部的大力协助下,榆中全县的支前工作从8月中旬到9月10日前后,共为部队筹集粮食3万多石(约4500万斤),支前民工达35000多人次,支前牲畜16600多头次,支前大车1500多辆次,为支援兰州解放和大西北解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中共兰州市委党史办公室)
兰州日报:回望解放兰州艰难历程 凝聚奋进新征程磅礴力量
解放军将红旗插在兰州城头
第二兵团第四军部队攻打兰州重要据点狗娃山、沈家岭
彭德怀在兰州指挥各兵团向宁夏、青海、新疆进军
编者按:
1949年8月26日,兰州战役胜利,兰州宣告解放,“8·26”成为纪念兰州解放的日子。兰州战役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全体指战员英勇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是在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紧密团结、积极支持下展现人民战争强大威力的伟大胜利。兰州战役是新中国诞生时留给兰州的一笔重要的永恒的精神财富,深入研究学习和宣传兰州战役蕴含的伟大精神,并作为兰州精神和城魂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弘扬,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精神力量。今年以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合作举办“兰州战役历史地位与时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取得丰硕成果。本报连续摘刊部分研讨论文,纪念兰州解放73周年。今日是第五期《兰州战役的地位作用及时代价值》。
兰州战役的地位作用及时代价值
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兰州战役,是西北战场上规模最大、伤亡最大、最激烈的城市攻坚战,也是解放大西北中最关键、最后的战略决战。兰州战役的胜利对于甘肃全境乃至西北、全中国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重温兰州战役,学习缅怀革命先辈,对于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发扬优良传统、践行初心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深刻认识兰州战役的光辉历史
兰州是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也是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国民党代理西北军政长官马步芳鉴于兰州战役的胜负是其存亡的关键,部署精锐部队第八十二军三个师,依托以前修筑的“抗战工事”,构筑坚固城防体系,把兰州吹嘘成“攻不破的铁城”。
1949年8月4日,彭德怀在秦安县莲花镇发布进军兰州的命令。8月21日,彭德怀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向全国进军的战略部署和对兰州作战的指示,发出攻取兰州的作战命令。具体部署是: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三军攻十里山、窦家山,第六十五军攻马架山、古城岭;第二兵团第六军攻营盘岭,四军攻沈家岭、狗娃山。当日试攻未能取得战果。8月23日,毛泽东来电指示:马步芳既决心守兰州,有利于我军歼灭该敌。为歼灭该敌起见,似须集中三个兵团全力于攻兰战役。根据这一指示,彭德怀总结21日试攻经验教训,调整战略部署,并决定于25日发起全面攻击。
8月25日拂晓,第一野战军主力分别向兰州守敌发起总攻。经过一天的浴血奋战,8月25日傍晚时分,兰州周围国民党军主要阵地均被解放军占领,国民党军总指挥马继援眼看大势已去,下令撤退。第一野战军攻击部队乘势追击入城,截断敌军唯一退路黄河铁桥,于敌展开激烈巷战。解放军于26日先后控制黄河铁桥,占领黄河北岸的白塔山,全歼城内残敌,兰州宣告解放。
准确把握兰州战役的地位作用
兰州战役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队在西北的战略防御体系,直接促成了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的解放,被誉为“一战定四省”,在整个解放战争历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兰州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上规模最大、伤亡最大、最激烈的城市攻坚战,也是解放大西北中最关键、最后的战略决战
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兰州战役极为重视,多次电示第一野战军总部,严密进行战略部署。之所以说兰州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上规模最大、伤亡最大、最激烈的城市攻坚战,是因为这一战略大决战敌我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战斗之激烈、付出代价之惨重都是大西北解放进程中空前绝后的。就投入兵力而言,据统计,第一野战军参与兰州决战的第二兵团第三、四、六军、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三、六十五军以及第一野战军机关,第二兵团、第十九兵团机关人员,共计12万人,其中参与阵地作战的5万多人。国民党马步芳部守卫兰州的部队共有5万多人。经过浴血攻坚和激烈巷战,第一野战军歼灭国民党马步芳主力八十二军三个师大部、一二九军两个师各一部及三个保安团共2.7万余人,缴获山炮、迫击炮100多门、骡马2400余匹、汽车40余辆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第一野战军伤亡也很惨烈,伤亡近万人。其中,总攻沈家岭战斗历时13小时,毙伤敌3800余人。“我军亦付出了很大代价,伤亡达三千多人,其中团级干部十三人”。
(二)兰州战役的胜利打通了进军青海、宁夏和河西走廊的门户,为彻底解放甘、宁、青、新四省奠定了基础
兰州战役的胜利,歼灭了国民党在西北赖以维护其统治的军事支柱马步芳集团,给敌以十分沉重的打击,大大震慑了西北地区试图顽抗的国民党残余势力,迫使大批敌军起义投诚,为第一野战军进军和解放西北各省铺平了道路。正如毛泽东所预言的那样,第一野战军取得了歼灭青马主力的胜利之后,就基本上解决了西北问题。往后占领甘、宁、青、新,基本上只是走路和接管的问题了。兰州战役结束后,面对青马溃不成军、宁马集团孤立无援且内部矛盾激化、河西溃逃国民党军派系复杂且战和不一、新疆守军主要将领有和平意向的具体情况,彭德怀指挥第一野战军将士对残余敌人展开战略追击的同时,组织实施了强大的和平政治攻势,通过各种渠道,与陇南、河西、宁夏和新疆驻军部分将领取得联系,向他们宣传人民解放军的政策和主张,敦促其认清形势、停止观望,以实际行动配合解放大军挺进西北,完成解放大西北的伟业。随后,人民解放军乘胜追击,先后解放青海、宁夏,并发动河西战役。1949年9月24日,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参谋长彭铭鼎、第八补给区司令曾震五、河西警备总部参谋长汤祖坛等在酒泉率部3万余人起义,接受和平改编。河西走廊解放后,国民党守军向新疆逃窜的企图化为泡影,人民解放军在河西国民党后方基地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得到人民群众粮秣被服等物质支援,为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提供了物力支持;玉门油矿得以安全接收,有力保障了解放军进疆的能源需要,成为解放军进疆的远征加油站。10月12日,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12月7日,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与和平起义部队等在新疆迪化胜利会师。12月17日,新疆省人民政府与新疆军区正式成立。新疆和平解放,标志着大西北解放战争的胜利结束。这一历史进程的完成比原计划提前了近半年,这其中固然有其它各方面的诸多原因,但兰州战役的胜利实施无疑对加快这一历史进程起到了主要的促进作用。
(三)兰州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当局企图凭借西南建立反共基地的最后幻想,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扶眉战役之后,随着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进军甘肃,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仓皇南逃。当时,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主席郭寄峤见大势已去,便决计在入川要塞——武都作垂死挣扎。其在武都成立了警备司令部并携运去大批枪弹。陕西战败,国民党妄图以四川为中心,控制西南,卷土重来,并且还留出一条退路:从西康、云南逃出国境,依附帝国主义与我军长期作战,保存其在中国大陆上的最后一支陆军。1949年11月25日,国民党广州行政院任命少将、119军军长王治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撤销武都八区专员公署,改为省政府。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地址选在了武都师范学校(今武都第七中学)。国民党希冀据守秦蜀咽喉,保住四川门户,阻止解放军入川进军西南。兰州战役的胜利,加速了甘肃全境解放的进程。陇南解放后,打通了四川乃至西南门户,人民解放军得以由西北南下,打破了国民党阻止解放军从陕、甘南部入川的企图,对解放军在西南实行“迂回包抄,全歼敌人”战略方针起到了配合作用,为解放军南北夹击,将残敌聚歼于四川创造了条件;陇南解放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筹集粮秣军需,抢修道路桥梁,运送弹药物资,为解放军南下解放四川提供了人力物力支持,做出了贡献。四川全境解放,给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沉重一击,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当局妄图以西南为基地负隅顽抗的阴谋,结束了国民党当局希冀在西南地区建立与台湾遥相呼应的反共根据地的梦想,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彻底结束,进而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四)兰州战役彰显了人民解放军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和人民群众支前参战、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兰州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指战员英勇顽强、前赴后继;广大新老解放区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支援前线,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和光辉事迹。其中沈家岭激战中,在人民解放军突击队遭遇敌碉堡内机枪的猛烈射击,许多战友倒在血泊中的危急时刻,连长李应邦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强忍剧痛爬到国民党军机枪疯狂扫射的暗堡前,拼尽全力将身体堵在了国民党军的枪眼,为部队突破国民党军阵地开拓了道路,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副连长张保英在同国民党军短兵相接的血战中,手持自制的长矛先后刺倒11个敌人,身体多处负伤却坚持不下火线,荣获“特等战斗英雄”称号。指导员曹德荣率连队冲锋时,遭到峭壁暗堡中国民党军的疯狂射击,在这关键时刻,他爬到峭崖上,手托炸药包炸开峭壁,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铺平了前进的道路,被追授为“特等爆破英雄”。班长杨顺文在头部受重伤,鲜血遮住眼睛的情况下,以“血人”的姿态抱起机枪扫射敌群,用气势吓退了国民党军,坚守了阵地,被誉为“孤胆英雄”。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兰州战役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据统计,从8月16日榆中解放到9月初兰州战役胜利结束,仅榆中全县共筹措粮食3万石,派出支前民工3500人次,支前牲畜16600头(天),大车1500辆(次)。在兰州战役中,仅从山西、陕北、陇东等地区就动员了15万群众一路保障,相当于当时兰州市的总人口。彭德怀感慨地说:“如果没有西北群众的支前参战,我们要想取得胜利,做梦也是梦不到的!”
充分彰显兰州战役的时代价值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赶考之路。发生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兰州战役,承载着丰厚的革命历史和生动的革命事迹,蕴含着宝贵的革命精神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对于我们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一)兰州战役启示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各项事业取得成功
兰州战役发动前夕及战斗过程中,党中央对兰州战役进行了认真慎重的战略部署。1949年4月,毛泽东、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解放全中国的命令后,毛泽东就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员兼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从太原前线召回北平,进一步商讨如何解决西北问题。8月,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彭德怀制定了兰州战役作战方针,力争同马步芳在兰州决战。在兰州战役的组织实施过程中,也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和很大关注。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多次电示彭德怀,对兰州战役的组织实施进行具体部署,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为兰州战役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
同时,甘肃党组织带领甘肃人民作了大量迎接解放、参战支前等工作,有力配合了兰州战役。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甘肃前,中共甘肃工委就及时向各地党组织发出指示,要求采取各种行动和措施,配合解放军进军甘肃,迎接各地解放。地处兰州的皋榆工委积极贯彻甘肃工委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和社会调查及情报工作,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行动,主动绘制兰州城防图,为兰州顺利解放提供重要情报;成立协军团,广泛动员群众开展迎接解放军等各项工作;设立支前站,动员群众为部队筹措粮草及各种所需物品。在皋榆工委等部门的号召动员下,榆中地区成为了人民解放军实施兰州战役可靠的后方基地。
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各项事业取得成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的领导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令行禁止、步调统一;要勇于自我革命,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动我们的伟大事业取得新进展,赢得新胜利,开创新局面。
(二)兰州战役启示我们,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兰州战役中,无论是各级党组织还是战士个人,都体现了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本色光芒,体现了理想和信仰的伟大力量。兰州战役前夕,由于第一野战军连续长途追击,部队极度疲乏,许多指战员因不适应西北高原的环境,身体极度虚弱,有的还身患疾病。指战员们衣物严重不足,食物供给也十分短缺,一连几天只得以洋芋、豆子充饥,有时只能勉强一日一餐。面对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广大指战员并未消沉,始终都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心,在恶劣的条件下艰苦战斗,最终击败了国民党马步芳集团,赢得了兰州战役的最终胜利,为甘肃乃至西北、全中国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人民军队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兰州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各进攻部队为夺取国民党军的阵地激烈战斗,广大指战员凭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以舍我其谁、人人争先、勇担艰险的革命精神,前赴后继、勇于牺牲,顽强拼搏、敢于胜利,涌现出了“战斗英雄”李应邦、“特等爆破英雄”曹德荣、“孤胆英雄”杨顺文等许多英雄人物和事迹。
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才能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坚定的信念,是立身之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记初心,不负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要自觉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无论顺境与逆境都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忠贞不渝,始终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
(三)兰州战役启示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广泛支持
兰州战役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的生动范例,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兰州战役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毛泽东在兰州战役一开始就指出,把决战的胜利首先建筑在全民动员的基础上。第一野战军遵照指示,在兰州战役前和战役过程中,做了大量广泛动员和组织工作。特别是陕北和陇东老解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支援革命战争。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不仅保证了前线的物资供应,而且为人民解放军带来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从陇东追击战到兰州战役,战场绵延一千余里,连续作战数月,粮食、弹药及其他军需物资消耗极大,粮食、弹药主要靠后方运送。从解放区后方到作战前线,路途遥远,在车辆较少的情况下,主要靠马驮和人力车运送,面临着很大困难。解放区群众不畏艰难,日夜不停地抢运粮食、弹药、护送伤员,为兰州战役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兰州一战,人民解放军给国民党青马集团精锐以毁灭性的打击,使国民党政府和西北地区其他反动势力从青马集团的败亡中丧失了最后一线希望,兰州战役的胜利不但加速了甘肃解放的进程,而且使人民解放军在进入青海、宁夏、新疆的过程中进展顺利,避免了社会动荡,最大限度维护了人民的安定和利益。甘肃解放后,饱受痛苦煎熬、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甘肃人民结束了长期被剥削、受压迫的苦难历史,成为了新社会的新主人。
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广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始终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四)兰州战役启示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确保正确方向
在兰州战役前夕及组织实施过程中,面对敌我双方军事力量的实际态势和西北战场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党中央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我军的战略方针。早在1949年4月,毛泽东根据当时的战局,指出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北问题的可能性,同时指出必须在军事上实行决战,消灭胡(宗南)、马(步芳、鸿逵)军事集团的主力,实行“钳马打胡,先胡后马”的战略决战方针。7月6日,毛泽东在《解决西北敌军的方针》中明确指出:对青宁二马,应区别对待,首先打击马步芳;青马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在军事上也比宁马强大,歼灭了青马,即可基本解决西北问题。扶眉战役取得胜利后,彭德怀根据西北战场战局的发展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为配合全国解放战争形势,避免胡宗南部过早入川,及时调整作战计划,由原来的“钳马打胡”变为“钳胡打马”,并提出了实施平凉战役的作战计划。后平凉作战计划因青、宁“二马”不和、宁马临阵脱逃而胎死腹中。人民解放军即长驱直入陇东,攻占战略要地六盘山,割断了青、宁二马的联系。之后,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指示,彭德怀制定了兰州战役的作战方针。
攻取兰州的作战命令发出后,当日试攻未能取得战果。试攻受挫后,彭德怀果断决定,停止攻击,迅速进行阵地总结,侦查敌情,调整部署,为再次进攻做好准备。随后,彭德怀在军师领导陪同下深入阵地进行视察,视察中,彭德怀向各级指战员明确指出:要认真总结试探性攻击的经验教训。在认真总结试攻经验,重新调整攻击部署的基础上,第一野战军司令部向各攻兰部队发出了进攻兰州的战略指示,要求各部队进攻时需仔细观察,精密计划,充分准备,集中优势兵力、火力、技术于一点,一个山头、一个阵地,逐次歼灭敌人,不攻则已,攻必奏效。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我军能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通过分析战争局势来制定切实可行的战术策略,才最终赢得了兰州战役的胜利。
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确保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要为了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时刻保持战略定力,才能引领新时代的正确航向,才能确保中国发展稳健前行。
(五)兰州战役启示我们,始终坚持敢于斗争,才能勇于攻坚克难善于担当作为
从8月25日凌晨兰州战役总攻打响至8月26日中午兰州宣告解放,第一野战军与国民党马步芳集团在窦家山、古城岭、营盘岭、沈家岭和城区等五大战场展开了激烈厮杀。沈家岭因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国民党马步芳集团在此构筑了坚固且错综复杂的工事:山头上修建了大量的明碉暗堡,阵地前沿设置了严密的铁丝网,周围布满了地雷,组成了三道防线,使东西两侧的深沟大壑,构成了立体交叉火力网,形成了严密的屏障。
面对装备精良、工事坚固的国民党军,英勇顽强的第一野战军勇于斗争,勇于突破,勇于牺牲、勇于胜利,将惨烈的战场变为我军胜利的战场。尽管兰州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国民党反动派的企图破灭了,加速了西北解放乃至全国解放的进程。
新时代新征程上,始终坚持敢于斗争,才能勇于攻坚克难善于担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斗争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的有力思想武器。我们要充分发扬斗争精神,牢固树立实干导向,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要勇于担当,善于克难,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进步,奋力谱写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新篇章,推动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作者:贾玉婷,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一处副处长。
兰州战役纪念馆 供稿 供图
兰州晚报:这一下太阳出来了——兰州人民热情欢迎解放军
兰州人民夹道欢迎解放军入城
1949年8月26日晨,人民解放军以鲜艳的红旗为先导,由西关攻入兰州市内,流弹时而掠过天空。工人,学生,贫苦市民及各阶层各族人民,不顾人民解放军诚意劝苦,在晨曦中即成群拥塞街头,亲切而兴奋地注视着人民解放军的英勇队伍。他们频频含笑点头致意,以一种无可比拟的欣喜激动地说:“辛苦!辛苦!”他们更兴奋地说:“这一下太阳出来了!”“可见青天啦!”当人民解放军的炮车进入市区时,市民更报以暴风雨似的欢呼与掌声。
我军某部在国民政府甘肃省政府院内搜捕残余的国民党反动派守军士兵时,大门外拥塞着人群,欣喜异常地争睹国民政府在甘肃省统治的结束与溃败。兰州电厂的职员撕毁墙上的反动标语,副工程师胡应说:“兰州市5条电路被国民党守军破坏了两条,我们可以很快修竣。”由于我军迅速攻入市内,在该厂工友技师的慎密保护下,战斗中未被国民党反动派守军破坏的线路供电从未中断。这是他们欢迎人民解放军的献礼。电信局、邮局的职员在稀落的枪声中,迅速到局等候军管会接管,局内全部设施完整如常,他们一致说:“人民解放军的政策,我们早就知道,我们盼望解放军是望眼欲穿了。”兰州大学同学抬出馍馍、开水慰问人民解放军,他们亲切地说:“我们的热馍馍总比你们的干馍馍好,吃一点吧!”而战士们却只喝开水,婉言谢绝他们的盛意。小贩李玉芝老汉愤恨地说:“解放军再不来,国民党反动派守军的款子(指各种苛捐杂税而言),就要人命啦!”他凝望着一队队雄壮的解放军和随风招展的红旗说:“过年啦!过年啦!”
战斗结束后,兰州大学、西北中学的红绿标语出现在墙上,到处张贴着“欢迎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救星”“天摇了,地动了,穷苦的人民翻身了!”大街小巷到处拥塞着人群,如同节日一般,川流不息。他们仔细地阅读着贴在墙上的解放军的约法八章与解放军各种政策传单。曾发生激战的西门内外,人们看着那些昨天不可一世的国民党守军士兵,今天已尸陈街头,人人称快。数以千记的俘虏被我五六个战士押来时,在千万市民的目视下,俯首走过。市民们指着他们说:“看那个凶相!”“今天再不威风了。”
关君放
兰州晚报:欢天喜地庆解放——记活跃兰州的街头秧歌队
在兰州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群众游行,于1949年9月14日出现在街头,它是宣传周规模最大的一次游行。当天出动的秧歌队有41个,包括了工厂、学校、机关、商人及两湖、山西、河南等旅兰同乡会等单位,是日,从清早到夜晚,海涛似的人群,跟随着各个秧歌队在奔流、在呼啸,鞭炮声、锣鼓声、歌声、口号声、播音器里的播音声,响遍全城的大街小巷,但许多口号中“毛主席万岁”喊得最响亮,许多画像中,毛主席的巨像举得最高,他是前进中的指标,他是万民鼓舞的灯塔。
陕西同乡会的秧歌队,从中华路(今张掖路)东端向西拥来,12个小孩组成六副高台,在五六丈高的空际,欢笑着、扭动着、摇着花枪。到中央广场绕一周又向西拥进。千万支小旗挥舞着,千万个掌声响起,它像是历史的车头,向着新的方向开动。后面是“国立兽医学院汽车秧歌队”过来了,“兰州第一制呢厂秧歌队”过来了,“兰州电讯局……”等41支秧歌队,各有各的节目,各有各的特点,电讯局的工友们在宣传彩车上,通过扩音器播放着庆祝歌曲“……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你就是核心,你就是方向,我们永远跟着你走,人类一定解放……”“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兰州第一区的儿童秧歌队,用清脆的声音唱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生存呼咳呀,他是人民大救星……”河南旅兰同乡会的秧歌队,穿起剧衣,踩起高跷,唱着河南坠子和洛阳小调,继又摇起梭镖,大刀,当他们在筹委会门口演出的时候,楼上欢迎的鞭炮爆竹似的响起,秧歌队像河流,在这里汇成一个巨大的洪流,随即又向西流去。接着两湖的同乡会六七丈长的彩龙出现了,撑龙架的人们穿起红背心、红短衫,头上包的红手巾,一路摇起支龙架,龙身波涛似的起伏活跃街头,两旁拥挤着的人群又不断发出“吼!吼!”的欢呼,解放后人们高度兴奋的心情,在这里集中表现出来了。
各个工厂、机关、学校的秧歌队,从本单位出发,在大街小巷分头表演,然后从四面八方流入兰园广场(今少年宫附近),像各路大军汇合了,然后由大会主持人通过扩音器统一指挥。各路秧歌队从早饭后出动,一直表演到天黑才返回,无论是队员还是观众,都毫无倦意。
焕文
新华社:我军隆重举行兰州入城式——回汉人民热烈欢迎大军
兰州解放后第五日——1949年8月30日,解放军举行雄伟隆重的入城式。上午8时30分,入城先头部队从东稍门开入城内,工人、学生、市民手持红绿小旗,很早就跑到东关列队欢迎。当几十个骑兵健儿最先缓缓通过人群时,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和不息的欢呼。随步兵前进的有各种炮兵、摩托化步兵、高射炮队和坦克队。其中最令人兴奋的是十八匹马拉的榴弹炮和坦克部队,这是解放军某兵团在太原战役中缴获的;此次在兰州攻坚战中发挥了强大威力,兰州大学、国立兽医学院、志果中学等校的学生高兴得燃放鞭炮,往大炮筒上贴标语:“解放军万岁!”“打到西宁去!”女学生把鲜花撒在炮车上。才被释放的国民党反动派守军一百师的俘虏说:“前几天我们叫炮震昏了,原来是这么厉害的炮。”十时许,入城部队通过最热闹的国民政府甘肃省政府门前大街,成千上万的市民夹道欢呼,宣传卡车和游行队伍一同行进,军乐齐鸣,歌声四起,回民同胞也参加在欢腾的人海中,一位回族同胞说:“回汉本来是一家么,人民解放军是回汉人民的救星!”这时两架敌机飞临上空袭扰,但游行队伍秩序井然,架在汽车上的高射炮就地开火,一架敌机被击中冒烟,仓皇逃去。部队继续前进,通过市内主要街道,出西括门,至11时许,入城式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