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下足人居环境整治"绣花"功 乡容村貌"提质焕颜"

白银下足人居环境整治"绣花"功 乡容村貌"提质焕颜"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深化乡村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幸福优美陇原新乡村。”白银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集中力量创建美丽乡村,“环境美、产业优、生活好、乡风淳、文化厚”的幸福和谐美丽宜居乡村正在形成。

家家庭院美、户户笑开颜,处处一派文明祥和、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是会宁县河畔镇两迎水村的真实写照。

会宁县河畔镇两迎水村村民赵军林:

“路硬化的宽敞又平坦,直接硬化到我们家门口了,出门聊天都好,优雅,空气新鲜。咱们庄稼人,祖祖辈辈从没有想到门前道路这么平坦的。”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会宁县围绕乡村振兴大主题,从党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发足力、出真招,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实现乡村生态振兴。

会宁县河畔镇副镇长张丽萍:

“河畔镇始终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精细化、规范化、常态化作为目标,努力为村民营造洁净、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新河畔。”

平川区王家山镇建立起了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的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由节点向全域、由薄弱向完善、由整洁向美丽转变。

平川区王家山镇大营水村村民王立银:

“近几年来,我们大营水村的变化很大。道路硬化、绿化和环境卫生一直搞得很好,家家都发了垃圾桶,每天都有人定时拉运垃圾,我们村民也感到很满意,很幸福。”

乡村振兴,既要环境优美,也要产业兴旺。平川区王家山镇万庙村抢抓国家储备林建设机遇,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以政府搭台、企业投资、群众参与方式种植文冠果1万余亩,将绿色生态与产业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平川区王家山镇万庙村党支部书记高振辉:

“国家储备林建设为我村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我们将牢牢抓住这一重大机遇,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我村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提升乡村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让乡村更美,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白银市还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优先把黄河沿线打造成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带、乡村振兴的先行区,打造了以“六朵金花”“水韵独石”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鲜明地域风情、田园特色的美丽乡村精品特色村。全市17个村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会宁融媒 平川融媒(白银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