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乐 李晓源 王晴
高大茂密的玉米林中,尤效清和妻子离得越来越远,谁也看不见谁,呼喊便成为劳作时一种有效的互动方式。
“我憋足劲哎了一声/一棵玉米站出来/一千棵玉米站出来/都不是咱的女人……”(尤效清:《玉米林中》)
尤效清的一首首乡土诗就这样破土而出。榆中这片朴实的土地,生产玉米、洋芋、油菜花……也生产诗歌,“那么多的长笛/竖着吹也能横着吹……我亦有了写诗的冲动/把一些长长短短的句子横着吹竖着吹……”(尤效清:《风吹玉米地》)
一部部写在作业本上的诗集,一颗为文学而陶醉的心,在30多年的艰难岁月里倔强生长。
尤效清和妻子守望着自家的庄稼田 宋乐 摄
“文学就是自己人生的一道亮光”
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尤效清经常背着柳条编织的背篓,到十几里路外的县城去卖,卖到了钱就去新华书店买书,然后到家附近的浅滩上坐下看,看不完不回家,“从小爱看书,对新华书店就有着感情。”
尤效清在榆中县第五中学读书时,班主任张正国博学多识,在教学方面很负责任,给了年少的他很多建议,“学好语文很重要,以后不管你考没考上高一级的学校,写作都不要丢掉。”
1981年,尤效清高考落榜,本打算复读一年,却因为母亲的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
家境贫寒,生活拮据,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19岁的尤效清来到离家6公里的马家屲背煤。母亲用碎花布拼接的包里装着《星星》诗刊和作业本。
白天尤效清手拿手电筒,肩背两个竹筐,跟着师傅从煤窑里背煤,一天下来精疲力竭。就这样,一个月的辛苦可以换来一“三马子”煤,家里做饭、取暖便有了着落,这使得刚开始分担家庭重任的尤效清充满了骄傲,“感觉自己可以分担家庭一部分了,可以照顾母亲了。”
背煤的生活极其辛苦,晚上工友们都回家了,离家远的尤效清孤独一人留在煤窑旁边的窑洞里,就着煤油灯微亮的光,一边读着《星星》诗刊,一边在作业本上写下自己内心的文字。
1982年,尤效清在榆中秦启营小学做过一个月的语文代课教师。那是他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每天认真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把省吃俭用买来的书发给孩子们阅读。
40年过去了,当时的学生、兰州画院的贾乾文依然对那一个月记忆犹新,“每天都渴望课外活动的时间到来,对山沟里的我,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 尤效清离开学校的时候,贾乾文特别的伤心,10岁的他捧着一颗鸡蛋送给了老师。“尤老师就是那个改变我命运的人。”他说。
此后,尤效清除了务农外,在建筑工地和过砂浆、抱过砖,当过榆中县广播站新闻编辑。现在,他在中国广电甘肃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榆中县分公司门房工作,被朋友们称为“看大门的诗人”。
“文学就是自己人生的一道亮光。”此刻,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尤效清眼睛里依然闪烁着光芒。
“爱我的那个人走远了”
尤阜山村坐落在榆中县南部山清水秀的山湾里,尤效清的家是一排简简单单的小平房,白砖红瓦。他走进主屋,打开油漆斑驳的床头柜,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沓整整齐齐的本子,12本颜色发黄的普通作业本和两个硬皮本。这些本子记录了他从1986年到2007年所有的诗歌,是他早期的“诗集”,“后面的诗就记录在电脑上了。”这些文字记录着尤效清30多年的艰难岁月和心路历程。
尤效清早年记录诗稿的本子 王晴 摄
“呕吐的时候/她单薄的身子在颤栗/像是一棵突然遭遇了风暴的春树/抛下纷纷扬扬的落红”尤效清在诗歌《爱我的那个人走远了》中这样描写母亲。
当年是母亲撑起了整个家庭,她日夜操劳,生病后对孩子们什么也不说,独自扛下家庭的重担,独自忍受病魔的摧残,坚持让尤效清上学读书,“你上,我供,我们家再困难,都要把你供出来,不管你以后考不考得上大学,一定要读书。”
回忆起母亲,尤效清满眼泪光,满怀愧疚,“印象中,母亲总是呕吐,当时年纪小,什么也不懂,懂事之后已经晚了。”
母亲去世后,父亲的身体也大不如前,6年后离开人世。
尤效清的弟弟人生也十分短暂,去世时年仅39岁。弟弟年少时受尤效清的影响也喜欢读诗写诗,曾在由兰州市文联主办的《金城》杂志上发表过诗歌。“弟弟就好像是我的文学知音。”他说。
弟弟去世后,尤效清在《写给天堂里的弟弟》中写道:“把你写在黄昏里/落日在痛/黄昏在痛/一支笔找不到切病疗伤的良方/美丽的字词在春风里流浪…… ”
痛苦与无力,充斥着尤效清受伤的心,只能在写作中寻找慰藉。对文学的热爱支撑着尤效清走过这段最艰难的岁月,“只有文学创作是快乐的。”
庄稼地里结出别样“硕果”
盛夏,阳光热烈,尤效清和妻子走在自己家的田埂上,洋芋花正开得灿烂,高高的玉米穗熠熠生辉。“从爷爷那辈开始就种这块地,父母用这块土地养育了我们,现在传到了我的手上……。”
这片肥沃的土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农民,尤效清许多创作的灵感也来源于此。“在地里干活时,不知不觉他就落在后面了,我就知道他又在酝酿他的诗了。”尤效清的妻子说。
《金城》诗歌杂志的编辑、兰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傅金城曾经对尤效清的文学创作给予过很大帮助。1990年的兴隆山笔会,傅金城选出尤效清的三首诗歌在杂志上发表。傅金城充分肯定了尤效清的乡土诗,并鼓励他多写自己的真实经历。这使得尤效清在“农村诗人”这一标签下茁壮生长。
尤效清回味早年刊发的作品 赵爱莲 摄
尤效清的许多诗,就是在土地上一边耕耘一边构思中完成的。“诗歌不可能当饭吃、做衣穿,但它就是咱播下的小麦、玉米,是绿油油的禾田、金灿灿的果实。”他坚持诗歌创作30多年,被甘肃省作家协会吸收为会员,在《诗刊》《星星》《飞天》等报刊上发表作品300余篇,多篇作品获奖。
军旅作家堆雪在《现代最诗刊》推荐了尤效清的诗歌,他写道:“他几十年如一日,用地地道道的甘肃榆中母语,写出了那片古称‘榆塞’之地的乡村农事。在他近乎羞涩的叙述中,我们隐约看到了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亲人,对于土地与命运的珍爱与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