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历史的回响 “半袋干粮”历久弥新
甘肃
甘肃 > 资讯 > 党史 > 正文

聆听历史的回响 “半袋干粮”历久弥新

文/张雪媛

一场战争会流多少鲜血?我们无法推测。但是我们知道,每一次胜利都是由无数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而一个重大的决策,往往可以减少不可估量的伤亡,就像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地方,曾经在此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扭转战局,也成为胜利的开端。

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航拍图 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供图

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航拍图 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供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80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一首雄壮豪迈的革命交响曲。无数革命者突破生死绝境,涅槃重生,刻画出一幅幅气壮山河、无坚不摧的历史画面。

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 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供图

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 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供图

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位于甘肃省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总占地面积60亩,其中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展览陈设面积达3200平方米,共展出革命文物展品175件(套)。纪念馆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对全国范围免费开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界石铺纪念园广场上的主题雕塑 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供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界石铺纪念园广场上的主题雕塑 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供图

走过中心广场,穿过印象厅,东方巍然屹立的是标志性建筑物——主题雕塑“中心基点·胜利指针”。它以我国古代的日晷作为基本元素,日晷内圆面刻有红军在界石铺留下的电文,分9节,通高15米,寓意1936年9月15日中央关于界石铺战略地位的第一次电文。雕塑的平面以“中”字为型,寓意界石铺是红军会师的“中心基点”,象征着红军三大主力的红军战士,恰好站在基点位置上,脚下的中线寓意长征之路,他们为共产主义信仰而执着追寻的英雄气概仿佛穿越了时空。

与主题雕塑遥相呼应的是苏维埃界石铺农协会旧址。农协会室内迎面张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肖像,左右分别悬挂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军旗和中国共产党党旗,右墙张贴《共产党宣言》标语和《国际歌》歌词。它们共同象征着那个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展示着“打土豪、分田地”的伟大决策和壮举。

界石铺毛泽东旧居屋内陈设。1935年10月3日至5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王稼祥等中央领导人曾在这里住宿并休整。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供图

界石铺毛泽东旧居屋内陈设。1935年10月3日至5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王稼祥等中央领导人曾在这里住宿并休整。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供图

顺着时代的脚步,继续前进,看到的院落是毛泽东旧居。1935年10月初,中央红军长征经过静宁地界时,突然遭遇敌兵拦截,年仅16岁的红一方面军三军团卫生部看护员巫仰光身受重伤。为了不影响重伤员转移,他拒绝了收容队的救助,被界石铺镇水鱼村村民黄荣清收留、救治。黄荣清是村里的老中医,曾救助过不少受伤的红军战士,伤势较重的巫仰光在黄家养了一个月才完全康复。为感谢救命之恩,他称黄荣清为大伯。1936年10月,红军重占界石铺时,巫仰光重新归队。解放后,巫仰光转业到兰州医学院工作,曾多次到水鱼子村看望黄荣清一家人。至今,两家人仍保持联系,亲如一家。

在毛泽东旧居隔壁,是陈昌奉居住过的房间。柜子上的一个干粮袋,格外引人注目。

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的旧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的旧居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年,毛主席知道离开界石铺后,下一个驻地要进入单家集回民区,便命令全军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回族风俗习惯。凡是用猪油、猪皮做的干粮、用具,一律不准携带。陈昌奉为了给主席留些可口的粮食,唯独舍不得丢掉半袋猪油炸的干粮。毛主席知道后,不无感慨地说:“依靠人民才能胜利,光凭半袋干粮救不了中国革命。回族也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分,回族的穷人和汉族的穷人一样,也受地主恶霸的压迫,也要闹革命,也要得解放!”听到这席话,陈昌奉难以抑制内心的沉重和敬佩,含着泪把半袋干粮留给了当地的百姓。

正是由于红军在长征逆境中始终严守纪律,所以赢得了民心,赢得了群众,特别是赢得了当时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一无所知的少数民族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红军曾在此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供图

红军曾在此召开群众大会,宣传抗日。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供图

走进这些红色遗址,一段段动人的红色故事、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历史细节不断涌出,记录着中国红军不断进军的伟大时刻。长征中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在残酷的大自然面前,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红军将士坚定信仰、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始终没有褪色,绽放出了人民军队身上耀眼的人性光芒,也让我们对“初心”有了更深的理解。

“用长征精神拍长征,用红军精神演红军”。当后来者重新回忆这一段历程,不是为了看看,而是为了懂得,懂得这些精神的可贵,懂得生活在新时代的每个人都应该是这些精神的传承者,践行红军精神,当好新时期的“红军”。

缅怀先烈,回忆长征,饮水思源,感恩奋进,我辈当勠力同心,把伟大的长征精神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