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持续“拴心留人” 扩大科技创新“朋友圈”

兰州持续“拴心留人” 扩大科技创新“朋友圈”

原标题:兰州持续“拴心留人” 扩大科技创新“朋友圈”

兰州持续“拴心留人”扩大科技创新“朋友圈”

2021年5月22日,甘肃省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兰州科技创新园举行。图为机器人舞蹈表演。(资料图)高展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7日电(记者 杨娜)记者7日从兰州市科技局获悉,该局向海内外发布征集到的重大技术攻关难题,吸引国外科研团队参与揭榜,最终征集到揭榜方案7项,协助在兰州的企业攻克“卡脖子”难题。

上述举措,是兰州市重点人才项目重大技术攻关专项“揭榜挂帅”活动的主要内容,亦是兰州市科技局加大科技创新引进来、走出去力度的体现。该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兰州乃至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力量。

2021年10月,甘肃省首届“陇原工匠—德国制造”技能交流会议在兰州新区举行。(资料图) 魏建军 摄

2021年10月,甘肃省首届“陇原工匠—德国制造”技能交流会议在兰州新区举行。(资料图)魏建军 摄

搭建政策融合平台 延揽全球高端人才

近年来,兰州市科技局依托2019年建立的兰州科技创新(硅谷)工作站,组织北美企业围绕物联网、环境科技、医疗健康等领域进行了10个项目路演活动,开展了兰州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招商政策、人文环境宣传推介。此外,兰州还建立了北美兰州籍、甘肃籍专家库,目前,已入库专家25人。

在引进外国人才智力的过程中,该局坚持同科技创新有机融合,打造海内外高科技人才互联互通平台,鼓励企业聚焦技术消化、吸收、创新,开展国际间科技合作、人才交流,引领带动产业行业发展。

截至目前,兰州已建成市级以上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示范单位)28个,与德国、以色列、俄罗斯、泰国、巴基斯坦、尼泊尔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长效合作关系,在破解制约瓶颈技术难题的同时,培养带动科研储备人才,推动研究团队建设。

甘肃爽口源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效利用国外科技力量解决技术难题,在与荷兰知名百合育种科研专家进行技术交流后,该公司借鉴荷兰百合(观赏性百合)育种方面先进的繁育经验,攻克了兰州百合主产区优质种球工厂化问题,解决了由于自留和传种的原始盘种状态导致的植株病毒感染,以及质量退化和产量下降现象,填补了兰州百合脱毒种球工厂化繁殖的空白。

在此基础上,兰州百合单产经济价值得到提升,将亩均利润7550元提升至13500元,扩大了兰州百合的市场前景,有助于加快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兰州的现代农业进程。

2021年3月27日,兰州科技创新园开园,孩童与机器人交流。(资料图) 杨艳敏 摄

2021年3月27日,兰州科技创新园开园,孩童与机器人交流。(资料图)杨艳敏 摄

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

该局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向发力。着眼重大技术需求和特色产业,组织各类开发区、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充分利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科博会等国家、省、市的交流平台,宣传兰州、推介项目和优势产业,吸引优秀外国人才来兰州开展产学研合作。

其次,该局组织实施引进境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和出国(境)培训工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合作交流,给予“一带一路”建设中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等领域项目倾斜。

甘肃海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成功引入以色列精准农业开发平台,在西北地区建设实施高标准农田,并率先在国内进行了全自动多通道施肥控制单元的试用和推广。通过水肥一体化物联网远程精准控制技术,进行了土壤监测与修复、微环境监测与治理、作物生长周期监测与养护指导模块开发。

营造包容环境 深化区域交流合作

该局利用科技资源集聚、高端人才集中的优势,持续优化“拴心留人”的创新创业环境。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落实优秀外国留学生工作居留和创新创业等优惠政策,鼓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优秀外国留学生在兰州就业创业。

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做好引进外国人才政策解读,做好外国人才管理服务。优化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流程,规范流程、优化服务,全程网上办理,申请下放了外国人高端人才(A类)工作许可的办理权限,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审批时限由20天压缩至5天。

在提供一系列包容政策营造良好环境的基础上,该局不仅引进优秀国外人才,还加大和深化区域交流合作。与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签订了筹建兰州科技创新(莫斯科)工作站备忘录。邀请俄罗斯专家、企业参加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组织4家俄罗斯企业围绕物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进行项目路演活动,组织开展“俄罗斯企业兰州行活动”。

已连续举办五届的兰州科技成果博览会,为兰州积极与其他国家推进成果交流合作提供平台。累计有包括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在内的46个境外国家和地区代表团参展参会,签订成果转移转化与技术交易项目1004项、签约金额达7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