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是有人“疫”线为你负重前行

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是有人“疫”线为你负重前行

原标题:冲在“疫”线

     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本报记者“疫”线见闻

冯辉正在为市民做核酸检测

冯辉正在为市民做核酸检测

刘佳(左)和郭晓婷

刘佳(左)和郭晓婷

景泰援兰医护人员

景泰援兰医护人员

10月28日,兰州市启动第四轮核酸检测。这也是我作为社区志愿者参与执勤的第二天。

清晨,一阵清脆的铃声将我从梦中惊醒。7时20分,这也是平时儿子上学起床的时间,我揉了揉眼睛挣扎着起来,用冷水冲了把脸,感觉清醒了许多。按照前一天和民勤街社区何主任的约定,8时30分准时到我家小区院内维持“核”检秩序。近水楼台,我一定要比别人早点赶到现场。谁知一下楼就发现院子里已经排了十多个人,何主任和社区的两名志愿者正在维持秩序,何主任的爱人和小区内的一位热心大姐已经开始验码登记。

争分夺秒

“我这么近,还是来晚了。”我带着些许歉意向何主任打了声招呼。“不是你晚,而是她们来得太早。”何主任笑着指向旁边正做准备的两位护士,我急忙点头向她们报以敬意。虽然已经有过两次碰面,但护目镜后面的每张脸在我心目中都像是天使,很难分得清她们谁是谁。

检测队伍沿着警戒线排成了一个“S”形,最多时也就二三十人,人均采集速度不到半分钟,两位医护人员足以应对。“这种有序得益于前几次的成功经验,分楼层、分时段,根本不会出现扎堆。”我身边的一名志愿者感慨道。

采集工作进展顺利,不时就会有穿着蓝色防护服的护士来到现场,她们三人一组,分工明确,及时将收集好的咽拭子采集管收走。一位曹姓护士对记者说:“抗击疫情,说白了就是和时间赛跑,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怠慢。我们的任务就是不断地奔走于各个采集点,保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咽拭子采集管送到指定的检测中心。”

曹护士她们刚走,又来了两位“白衣天使”,其中一位向社区的同志询问能否给采集点配台电暖气,这样护士的手就不会冻麻木,采集的速度也能上去。后来才知,这位带着温暖的“天使”是张掖路广武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张广中心)的主任冯辉,从10月18日疫情发生以来,她每天不停地奔波在各个采集点。

冲在“疫”线

除了抽调到特殊点执行任务外,张广中心主要负责着张掖路和广武门两个街道11个社区的核酸采集工作,中心主任冯辉被大家公认为“最忙的人”,每天她要在9个固定采集点和20多个小区流动点来回查看。业务指导、协调沟通、心理安抚、物资调配……每一样工作她都要悉心安排妥当。从18日到现在,冯辉睡眠的时间加起来都不超过24小时,各种电话一个接着一个,线上的通知一条连着一条,还要不停地收看群里的各种信息,没时间回家就住办公室。疫情当下,每个人都是战士,作为中心的负责人,冯辉时刻冲在“疫”线的最前面。

10月18日下午,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10:1新冠病毒混检结果出现阳性,10名受检者被紧急转入兰州市肺科医院进行隔离管控,接着有6人核酸单管检测呈阳性,其中一名孩子为民主西路小学一学生,当日中午还在学校教师食堂用餐。

兰州出现新冠阳性病例,空气中的紧张情绪越来越浓,张广中心的30多名医护人员被紧急调派去民主西路小学做核酸检测,民主西路小学的一个班级被列为重点“核”查对象,班上其他54名学生和家长要隔离在家单采。“上门采集肯定有一定的风险,谁愿意去?话音刚落,张燕、袁丁、王晓花、石亚兵等8人就勇敢地站出来,她们分成4个小分队上门单采,从19日早晨8点开始,一直忙到晚上10点,一家一家地找,一个一个地采,去一家就换一次防护服,8名医护人员换了14套防护服,中途一刻都不敢休息,经过14小时的连续作战,圆满完成了任务。”冯辉说起当时的情况,语气中依然带着紧张和急迫。她说,困难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这让她深受感动,也深感自豪。

职业荣光

从18日晚上10点到第二天晚上10点,差不多24小时,冯辉带领的团队一直坚守在民主西路小学核酸采集点,没有一人出去吃饭,有谁饿急了,吃个鸡蛋充一下饥,所有人脑海里只装着两个字:“采样”。

“返回单位时已是次日深夜,我们都没敢坐出租,20多个人穿着防护服挤到货车箱内,跟医疗物资一块儿回,回去时每个人的护目镜内像下雨一样流着水珠,有些人腿都麻木了。那一刻,20多名护士不再是家里的金枝玉叶、孩子的妈妈、哺乳的母亲,我们都是战士!”冯辉说,当时真的好心疼这些同伴。

“知道吗?是我们打响了城关区新冠抗疫——全员核酸检测的第一枪。”张广中心的李叙是第一批投入到民主西路小学采集点的医护人员,次日返回单位时已近深夜,他被团体的行动力所感染,在同事群里发了一段感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全员核酸检测,咱们单位出动这么多的人,大姑娘上轿第一回呀,没有经验摸索向前,在危险和困难面前,没有一个人退缩,勇往直前,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咱们社区同仁、白衣天使的素颜之美,有这样的同仁我感到非常骄傲。”李叙的这段话发自肺腑,饱含着汗水和泪水,同样饱含着白衣天使的职业荣光。

默默奉献

太阳仿佛踩着贴在地上的一米线悄悄升起,转眼已是午饭时分,采集点还差4人才能封管,不见居民前来,几位志愿者成了“候补”。短短4小时,两名护士共完成核酸采集570人份,占到该小区人口的85%,算是超计划完成任务。何主任招呼大家赶快消杀换衣吃饭。借着午餐的短暂时间,我对两位护士进行了简单的采访。才知她俩都来自张广中心,身着白色防护服的护士名叫刘佳,负责采集。她家住雁滩,别看还年轻,但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的7岁,小的才3岁,两个孩子都正是需要母亲悉心照顾的时候,因为抗疫需要,她只好把孩子留给老公照顾。和刘佳搭伴的“蓝色防护服”名叫郭晓婷,主要负责验码,她的孩子稍大点,由母亲照顾。

“刘佳和郭晓婷所在的采集点只是张广中心下面的一个流动监测点,工作任务相对轻松。最繁忙的要算位于静宁路的张广中心,这里的医护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大多超过了12个小时。后来随着疫情的加重,全省各地疾控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不断增援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白银、定西两地来的60多名医护人员派给张广中心,加上省中医院的,医护人员数量达到170多名。即便这样,三四十个采集点分配下来,最大的采集点也只能派十五个人,大多援兰医护人员每天连续工作时间依然达到五六个小时,张广中心的职员基本连轴转,哪里需要就往哪里调。”冯辉介绍说,从第一轮“核检”到第四轮“核检”,张广中心采集的咽拭子已接近30万人份,每一个人都在默默奉献,从未听到一句怨言。

心怀信念

景泰县妇幼保健院的张茂蕊就是支援兰州抗疫的地县医护人员之一。26日,张茂蕊接到通知,让其前往兰州支援抗疫。

“你去吧,我们支持你,等你平安归来。”张茂蕊的家人和朋友一再叮嘱她要注意做好防护。当天,张茂蕊和她的几位同事一同赶到兰州,并被分到城关区张广中心协助已有医护人员进行核酸采集。

28日,是张茂蕊在张广中心核酸采集点工作的第三天,接连几天高强度的连续作战让张茂蕊略显疲惫,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最忙的时候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口罩、护目镜压得头疼、耳朵疼,非常不舒服。但看到那些排队的居民,看到一个个坚持工作的战友,张茂蕊的内心充满了一种激情。她说,特殊时期,心怀必胜的信念,就不会感到累,更不会退缩。

■记者手记

有人说过,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灾难面前,医者首当其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每个白衣战士都在拼尽全力,因为她们的坚守、她们的拼搏,我们的城市终究会回归平静。非常时期,家国一体,美善再现,疫情当下,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不恐慌,不添乱,不传谣。“疫”起面对,共同加油!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志彬 文/图

(兰州晚报)

相关新闻

新甘肃:【疫情防控 一线报道】医护日志|等护理好患者,我们“大兰州”也就好了

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王梓懿)当全身被厚厚的防护服包裹、面戴口罩不能酣畅交流时,文字总能抚慰人心。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EICU主管护师巩王霞主动请命到抗疫一线,第一次见到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等护理好患者,我们‘大兰州’也就好了!”

巩王霞

巩王霞

《陪你们慢慢康复》

文/巩王霞

10月21日

今天是我来兰州市肺科医院的第一天。

下夜班刚回到家,就看见护士长在护理群里面发了通知:现需我科3名护理人员紧急调往肺科医院,有意向的可以报名。

“护士长,我报名。随时待命!”我想也没想,就向护士长发了微信。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可能这就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使命吧!当时心里这么想的,然后就这么做了。晚上12点多填完表,报完名,因为情况紧急,我们计划凌晨3点从医院出发,急忙收拾好东西,准备出发。出门的一刻,女儿醒了,见她从床上站了起来哭着喊妈妈,我只是看了一眼她,就急忙出了门。来肺科医院的路上,我在想,如果这一次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出门之前没有抱抱我的孩子们。

10月24日

今天是我第一次见到新冠患者,此刻的我没有了之前的害怕,看到患者反而心里轻松了很多,心里暗想:等治疗护理好了你们,我们“大兰州”也就好了。

进病房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情况,我护理的7床患者很焦虑,不能很好地配合我们治疗,这一切让我们也十分着急,想尽一切办法去疏导。

今天的查房根据国家专家组邱海波教授指示,一定要坚持俯卧位通气,密切观察吸氧时和不吸氧的血氧饱和度变化,加强拍背,遵医嘱加用镇痛药,这下老人家舒服了很多,焦虑的心情也慢慢好了,我不断鼓励他们一定要配合医生治疗,我们共同度过这场疫情。

经过这几天的治疗护理,患者都逐渐开始好转,我们从生活、治疗护理各个方面尽力做到最好,就等着他们慢慢康复,在我们所有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坚信很快就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0月27日

今天得知老公也去社区当志愿者了,我们住的东湖小区是中高风险区,他这样的举动使我很欣慰,也很感动。在疫情面前,我们人人都冲在前面,谁也不退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就希望疫情快快结束。

相关新闻

每日甘肃网:【疫情防控 一线报道】抗疫一线的警察“父子兵”

丁强查验司机的行程码

丁强查验司机的行程码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郭秀睿

有一种担当叫逆行而上,有一种力量叫精神传承。在抗疫一线,公安队伍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双警夫妻、“父子兵”……他们是守望相助的亲人,也是并肩冲锋的“战友”。

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七里河大队老民警丁强与儿子(辅警)丁笑先后请战上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与担当,用汗水和亲情筑牢疫情防控的堡垒。

父亲丁强今年53岁,从警33年,是七里河大队三中队一名“60后”民警;儿子丁笑今年27岁,从警5年,是七里河大队车管中队一名“90后”辅警。

“我经验丰富,当然是我上。”疫情发生后,丁强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主动前往盐场堡高速大队驻守兰州东大门。

疫情防控卡口点的工作单调却需要十分谨慎,拦停每一辆入兰出兰车辆,核查“两码一报告”,对防控管控措施范围以内的人员及车辆进行劝返。夜间工作更是辛苦,深秋的兰州夜间气温降到冰点,即使穿着厚厚的“小黄衣”还是会冷得直跺脚。患有关节炎的丁强悄悄贴上膏药,坚守在一线。

丁笑检查司机的行程码

丁笑检查司机的行程码

得知爸爸前往“疫”线的消息后,同为警察的丁笑担忧中又十分羡慕。当看到大队向全体民辅警发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倡议书后,也积极申请前往省道104线清水营疫情防控检查点,深入农村地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考虑到父亲已坚守在一线,队领导也曾说服丁笑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却被婉言拒绝。“我们都是警察,我年轻,更应该冲锋在前!”

检查车辆,放行;说服司机,劝返……丁笑和父亲一样,工作认真负责,“当听到司机的一句辛苦了,虽然我们都戴着口罩,看不清脸,但透过他的眼睛,我能感受到他们真诚的谢意!”

这一老一少,一个战斗冲锋在兰州“东大门”疫情防控最前沿,为儿子作表率;一个深入农村防疫第一线,以父亲为榜样。两代人,将警察的责任与担当传承在抗疫一线。

相关新闻

新甘肃:【疫情防控 一线报道】白+黑,24小时驻守兰州“西大门”

自动播放

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郭秀睿)10月28日,在兰州市西固区岸门公安检查站,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西固大队与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巡防大队民警严格执行“逢车必查、逢人必核、逢人必验健康码、逢人必验行程卡”的“四必”查控措施,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全力守好兰州疫情防控的“西大门”。

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是有人“疫”线为你负重前行

连日的阴霾天,检查站依旧“热气腾腾”,每辆进站的车辆都会带来滚滚热浪。检查站的进出通道全部打开。道路旁,有一台大喇叭开启,帮现场的民警出一份力。为了减少检查等待的时间,在进出前,就有大喇叭提示司机和乘客注意事项。

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是有人“疫”线为你负重前行

“您好,请出示一下手机健康码和行程卡。”面对民警的提示,各类车辆的司机和乘客也非常支持和配合民警的工作,井然有序地逐一通过检查站。

“护目镜戴久了看不清,雾气消不掉。”检查站的辅警刘晓红说,好在检查站的勤务安排比较科学,每名执勤人员都能轮流休息,“不然容易‘中暑’”。

“在检查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做大量的解释工作,有时候感觉嗓子都冒烟了,检查站的查控工作既需要细心,也需要耐心。”西固分局巡防大队大队长李锐说。

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是有人“疫”线为你负重前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进兰出兰关口,做好出入车辆和人员的检查,是对全市人民的保护。我们一定会严守关口,全力以赴,坚决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不负重托。”大队长杨宗明义正言辞地说道。

岸门公安检查站担负着由兰州西进出兰州车辆、人员、物品的查控职责,是兰州疫情防控西防线的一道重要关口,目前全站共有50名民辅警与志愿者,不分昼夜,分组24小时坚守岗位。

相关新闻

兰州晚报:“三色”护盾 “守护蓝”和“天使白”守卫着千家万户

麻玉琴在工作中

麻玉琴在工作中

他,“警”旗蔽天,挺身而出;她,“医”无反顾,冲锋在前。他们是夫妻,同时也是战友,他们用“守护蓝”和“天使白”,守卫着千家万户。兰州公安交警有171个警医家庭,疫情之下,一起去看看他们的“战地”爱情故事。

1

林集峰、马小娟:“让我去,我去年就在一线,我有经验”

10月19日,疫情发生后,林集峰和马小娟这一对警医夫妻没有半点犹豫,一起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林集峰是兰州公安交警城关大队七中队中队长,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坚守在辖区的云祥小区。这里因为发现确诊病例,小区被封闭进行全员核酸,防疫形势十分严峻。在云祥小区检查点,林集峰每天开展交通保障工作,配合防疫人员维护秩序,提醒过往司机注意安全,尽量减少外出。深秋的兰州,夜晚透着阵阵寒意,大夜班的林集峰在寒风中,从晚上十点半一直坚守到次日早晨七点半,为大家筑牢防疫安全防线。用他的话讲:“疫情防控刻不容缓,只要疫情不停,我就不能停!”

他的妻子马小娟,是甘肃省中医院的一名护师。在得知医院需要紧急抽调80名医护人员组成救治队,前往兰州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开展工作时,她也是毫不犹豫冲在前面,她的话和丈夫林集峰一样,“让我去,我去年就在一线,我有经验。”作为科室护士长的她,每48个小时就要组织全体病患进行核酸检测,每天查看患者及陪员健康码,检测体温,严格做好消毒隔离。同时,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疫情防控诊疗方案、应急预案。在确诊病例不断增加的时候,她主动递交请战书,支援重离子医院,成为后备支援医护人员,随时待命出发支援抗疫一线。

2

何兴刚、麻玉琴:有一种“秀恩爱”叫“保护好自己”

“上岗做好防护”“我很好,你也一样”“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哦”这是警医夫妻共同抗疫期间,最温暖质朴的情话。

何兴刚今年41岁,是兰州公安交警临时南绕城高速大队的一名民警。兰州疫情防控战打响后,他坚守在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西固收费站,每天循环着车辆查控、人员信息核实、健康码核对、解释劝返、道路疏导等任务。这几天腰椎疾病突发的他,在每天输完液后仍强忍疼痛坚持上岗,在卡点一站就是3、4个小时,日平均排查车辆均在1500辆左右。面对突发的疫情,他主动请缨,日夜守护在执勤路口,用行动践行使命与担当。

他的妻子麻玉琴是兰大一院的一名护士。疫情期间,她随同医院流动核酸采样分队,24小时不间断常态化开展采样检测工作,完成城关区第一轮采样5000多份,第二轮检测采样4000多份⋯⋯核酸采样工作往往一开始就是一整天,期间除了正常的饮食外不敢多喝一口水,怕上厕所耽误时间。有时刚下班的她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接到医院上班的电话,疲惫的她依旧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投入到下一场抗疫战中。

3

张怀林、袁冰华:“先忙工作,咱们尽量不要相互打扰”

他是兰州公安交警安宁大队执勤一中队中队长张怀林;她是甘肃省中医院护理部副主任袁冰华。他们夫妻二人面对疫情不惧危险迎难而上,临上一线时,他俩相互说:“都先忙工作,咱们尽量不要相互打扰!”

51岁的张怀林是一名有16年党龄的交警。10月20日凌晨5时40分,张怀林接到上级命令要求迅速前往辖区封控小区执勤,他第一时间赶赴防疫一线。张怀林在辖区疫情防控封控点24小时昼夜执勤。“您好!您从哪里来?请出示一下健康码和行程码。”这样的话,张怀林每天不知要说多少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张怀林与同事共检查车辆1200余辆次,配合医护人员引导市民做核酸4600余人次。

我市打响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后,张怀林的爱人袁冰华也是第一时间向组织请战,请求投身疫情防控最前线。在10月21日我市启动第一轮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后,她就带领团队200名护理人员前往城关区支援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为了确保核酸检测工作高效快速进行,从检测点提前布置点位,到与各个街道、社区协调人员、物资,她都一直坚守在现场,进行现场协调、维持秩序等。她说:“作为一名医者,在这个关键的时候,要奋战一线,即使再累,都要完成这次全员核酸检测任务。”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昕 文/图

相关新闻

兰州晚报:“志愿红”闪耀兰州战“疫”一线

哪有什么岁月安好,只是有人“疫”线为你负重前行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围绕省委、市委统一部署,城关区全力以赴调动各级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广泛开展疫情防控行动。截至10月27日,城关区有1.1万余名志愿者、600个志愿服务组织扎根在疫情防控一线,随处可见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将志愿服务精神凝聚成一股磅礴的战“疫”力量。

树一面志愿服务队旗

当好群众“守护员”

城关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者纷纷响应文明实践行动号召,积极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志愿者深入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宣传引导、人员登记、信息排摸、入户排查、物资配送等工作。同时,加大对辖区的消杀保洁力度,严格履行日常保洁职责、信息登记、健康监测等工作,担当社区居民的守护人,用贴心换来居民的舒心、安心。

建一支抗疫志愿军

当好群众“巡查员”

肩带红袖章、身穿红马甲,一个个“志愿红”忙碌在辖区防疫一线的不同岗位上。团结新村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文明实践联防队,对辖区小区楼院、商铺、超市、酒店等全覆盖实地查看、走访、巡查。

做一场宣教科普工作

当好群众“宣传员”

为了把防控知识和政策以最快速度传达给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利用大喇叭、移动小音箱、流动宣传车、微信群、LED显示屏等方式全方位、全时段宣传权威信息、普及防控知识,让各类防控信息覆盖每家每户群众,有效打通了宣传、服务、动员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送一份爱心物资

当好群众的“服务员”

“师傅,这是蔬菜、鸡蛋,请您开门拿一下!”在城关辖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隔离人员只需要通过打电话、发微信,联防队志愿者们就会把生活用品送到家门口。

在城关区,助力战“疫”一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遍布大街小巷,深入小区楼院居民群众,以“志愿马甲”和“志愿袖标”为文化符号的文明实践志愿者成为社区防控一道靓丽风景线。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雨欣 文/图

相关新闻

每日甘肃网:【疫情防控 一线报道】无人机高空巡逻 确保运输无阻碍

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研判调度全省路网运行情况

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研判调度全省路网运行情况

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邹明敏 通讯员 邓强)本次疫情以来,全省公路部门通过公路路网监测平台、1600多个交通摄像头(布控球)、280多个车流量监测点,对普通国省道重点路段实行24小时监测,同时出动130台巡查车、21架无人机,每天开展公路巡查,发现问题随时处治。

公路部门开展路面巡查

公路部门开展路面巡查

10月28日凌晨3时许,平凉公路部门通过定点视频监控发现G244线K745+100处山体塌方,交通阻断。而28日上午,运送平凉市支援兰州、张掖、嘉峪关的防疫物资将途经此处,情况十分紧急。

平凉公路部门立即调动附近应急值守的30名抢险突击队员、5台大型机械设备赶赴现场。经过4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28日上午8时,受阻路段半幅抢通,运送防疫物资的车辆顺利通过。

嘉峪关公路部门救援矿区被困车辆

嘉峪关公路部门救援矿区被困车辆

S215线是甘肃连接青海和酒钢集团镜铁山矿区生活物资运输的重要通道。10月28日夜间,镜铁山气温骤降至-15℃,并出现降雪天气,嘉峪关公路部门坚持上路巡查。在海拔4031米吊大坂处,巡查人员发现一辆矿山生活补给车被困,嘉峪关公路部门随即调集人员和机械进行救援,并在沿线撒布防滑料和融雪剂,帮助补给物资及时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