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民勤大漠沙葱“出圈” 走俏全国市场
甘肃
甘肃 > 资讯 > 武威 > 正文

甘肃民勤大漠沙葱“出圈” 走俏全国市场

沙葱成畦,翠绿连片。盛夏时节的民勤县大坝镇八一村沙葱产业园里,村民们正忙着采收沙葱。在一旁的地埂上,“甘肃省劳动模范”叶长炼正在查看沙葱长势情况。

叶长炼一直致力于野生沙葱的人工驯化、反季节种植、种子培育、规模化种植、合作社经营、科技推广和产业化示范引领,是大漠深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随着八一村乃至整个民勤县沙葱产业的逐步发展壮大,叶长炼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沙葱大王”。

“小”产品做成“大”产业

沙葱是百合科植物的一种,是多年生草本,多以簇生存,主要生长在一些条件恶劣的戈壁中,它的外形与幼葱很相似,因此得名叫沙葱。

正在民勤沙葱产业园内劳作的产业工人 卢武林 摄

正在民勤沙葱产业园内劳作的产业工人 卢武林 摄

2008年,叶长炼在技术专家的帮助下,采用冷刺激的方法破解了沙葱冬季休眠难题,完成了野生沙葱人工培育驯化,种出了民勤县历史上第一棚“家养”沙葱。2010年,叶长炼首茬温室沙葱上市,每棚收入5000元,10座棚收入高达25万元。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作为民勤沙葱人工繁育的发源地,八一村温室沙葱种植已达218座400亩,大田沙葱700亩,从事沙葱种植的农户达到168户,占常住农户的88%,户均种植沙葱6.5亩,沙葱年产值3600多万元,年可带动周边剩余劳动力从事沙葱采收、包装等就业1000余人次,务工收入500万元。同时,示范带动全县发展种植沙葱3000亩以上。

“小”品牌连接“大”市场

“这几天每天收货都在3吨到4吨,昨天收了5吨,工人们都在加班加点。像现在露地沙葱每斤能卖到1.5元,一亩地种植户的收入最少在1万元以上。”民勤沙葱产业园内,鑫元龙沙葱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甄作龙正在侃侃而谈。“临近端午节,像新疆、包头、呼市、银川、兰州、西安方向的沙葱销量也是越来越大,几乎是供不应求。”

叶长炼和甄作龙在冷库里查看沙葱 卢武林 摄

叶长炼和甄作龙在冷库里查看沙葱 卢武林 摄

“八五后”精神小伙甄作龙,原来一直走南闯北做生意,在叶长炼的“传帮带”下,回乡走起了沙葱的“种产销”一条龙发展路子。“叶总就是我的师傅和引路人,感谢叶总,是他给我们带来了创造财富的机会。”

近年来,八一村着力在沙葱品牌打造和精深加工上做文章,注册了“漠上花”沙葱商标,取得了沙葱地理商标认证和绿色产品认证,开发出小罐腌制沙葱、速冻沙葱、沙葱饺子、沙葱包子等多种沙葱精细产品,培育出富民源、长炼、翱翔等13个沙葱产销合作社,依托电子商务、农企合作、农超对接等各类渠道,沙葱远销宁夏、内蒙、新疆、河北、广州等地,成为西北五省最大的沙葱人工繁育产销基地。

“小”成本带动“大”效益

叶长炼是一个善于思考的智者、也是一个引领致富道路的探索者。作为一名新时代农民劳模,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带领群众致富的路上,叶长炼从来没有停止奔跑。

从“驯化野沙葱进日光温室种植”到“推广露地沙葱大面积种植”,从“沙葱的育苗移栽”到“沙葱反季节栽培土质、墒情掌控”……叶长炼一直在不断研究,不断创新。现在,叶长炼又建起了大拱棚,研究的方向是“如何再次延长沙葱的反季节栽培成熟期”。

叶长炼正在查看温室沙葱长势做研究 李异炳 摄

叶长炼正在查看温室沙葱长势做研究 李异炳 摄

“主要补充沙葱种植的‘春提前和秋延后’销售大空间。”叶长炼说:“‘春提前’主要是指春天日光温室里的沙葱采收结束了,大田里的还没出来;‘秋延后’指的是秋天冷冻期开始,大田里结束了,日光温室里沙葱还不能采收这个时期。”

经过野生驯化后的沙葱色泽碧绿、味道香醇,食之爽口、最重要的是抗病、抗旱能力极强,特别适合在干旱沙地和戈壁边缘地区种植。据相关部门统计,驯化后的沙葱每亩用水160方,只有大田作物用水量的1/3,经测算,温室沙葱单方水效益达到357.14元、大田沙葱单方水效益达到125元。沙葱一次播种,可连续采收8-10年,温室沙葱每年采收5-6茬,每茬可采收1500-2000公斤,棚均收入可达8-10万元;大田沙葱每年采收4茬,每茬采收2000-2500公斤,亩均收入可达2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元田”。

(民勤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