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飞天艺术|从印度到中国
前言
不论是在以雕刻闻名,气势宏伟的云冈石窟,还是以壁画著称,装饰精美的敦煌石窟,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独特的形象,她们自由飞行于天空,姿态优美。在佛教艺术中称为飞天。在古代佛教石窟或寺院中,佛、菩萨、天王等形象都是供人们礼拜的对象,因而造得庄严肃穆,而在佛身边的这些飞天,则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飞行于天空。当佛说法时,她们从天空散花,或者弹奏乐器、轻歌曼舞。使气氛严肃的佛教石窟、寺院变得气氛轻松而充满了欢乐。
飞天,顾名思义,就是飞行于天空的神。然而,佛、菩萨、天王等佛教世界的天神都是可以在天空自由来往的,飞天,应该是某一种特定的天神。那么飞天在佛教中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格?她们的职能是什么?为什么佛教石窟和寺院中要雕刻或绘出这么多的飞天呢?
莫高窟第97窟 飞天
我们知道在有关佛的本生故事、佛传故事以及佛说法时的情景,往往有诸天人、天女作歌舞供养。这些天人、天女如果飞行于天空,以雕刻或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自然就是我们在很多石窟雕刻和壁画中所看到的飞天了。众所周知,在佛教的传播影响下,中国以佛教寺院为中心产生了一种俗文学,就是把佛教深奥的道理以浅显易懂的说话形式来表现,从而形成了讲经文、变文等,为后来的话本小说奠定了基础。从唐、五代的一些变文和讲经文中,也可以看出当时的普通人对飞天的称呼和理解。变文和讲经文中与佛经基本一致,即往往以“诸天”、“天人”和“仙人”来称呼飞天。
不论是佛教经典记载还是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都说明了飞天就是佛经中所说的“诸天”形象,在古代还有“天人”、“天女”、“天仙”等称呼。而这些佛教的天人,又与印度古代的传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佛教产生之前,印度已有了天人的各种美丽传说,后来,佛教中也吸收了这些天人,成为佛国世界的天人。每当佛在讲经说法或者某些重要事件发生时,天人们就会歌舞供养,或者从天上散花。这样的场面就是在很多经变画和故事画场面中,飞天形象的来源。
印度教的天人
而在中国,这些印度的天人一传来就与中国传统神话中的神仙相结合了,也许在中国人看来,飞天这种自由自在地飞翔于天空的形象与中国传统意识中的神仙形象是一致的吧。
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人死后是可以升天,从而成为神仙的。因此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描绘了神仙的传说故事,如《楚辞》、《山海经》、《淮南子》等都有关于神仙的种种传说。
战国时期/帛画龙凤升仙图
在绘画中,自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始表现升天的内容,如长沙出土的两幅战国时期的帛画,其中一幅画中的墓主人,是一个细腰长袍的女性形象,在她的上部画有飞腾的龙、凤,表现的是死者的灵魂在龙、凤的引导下升上天空。
另一幅画中,墓主人为男性,正侧身驭龙,也具有升天的含意。同样的内容,在汉代的绘画中得到了更广泛的表现,如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帛画“非衣”,就描绘了墓主人一家升天的内容,但在这些画中还没有描绘出人物腾飞的样子,仅仅表现出人们被引导进入天国的场面。在这件“非衣”中,还画出了嫦娥奔月的形象。
西王母画像砖
此外,在马王堆一号墓的漆棺上则画出翻卷飞动的云气纹,云中还有不少兽首人身、龙首人身的各种神怪,他们有的张弓射箭,有的持物飞奔。在充满动感的彩云中,你会感到他们奔跑在空旷无垠的宇宙之中,具有无限神秘的气氛。类似的飞行物在汉画中是非常普遍的,如洛阳出土的卜千秋墓中,有二十块长方形空心砖接成的“升仙图”,其中画出了太阳、月亮、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以及持节仙人、三头凤、奔狐、长蛇等形象。像东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娲等形象,是汉代以来绘画中表现得最多的神仙形象。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对神仙的描绘仍然很普遍,在中国西北酒泉出土的丁家闸五号墓(晋墓),就可以看到墓顶显要的位置上画出了东王公、西王母以及飞马、奔鹿等形象。在墓室南顶还画出一个羽人的形象,他正张开双臂飞行于天空,他的肩上有翼,裙子上也显出羽片的样子。这大约就是中国古代所认为“羽化升天”的样子吧。
酒泉魏晋墓壁画/仙人
酒泉魏晋墓壁画/西王母
在南方,顾恺之等画家也常常画出一些神话传说故事,其中也不免要画出飞行的神仙形象,如著名的《洛神赋图》中的洛神形象等等。总之,在佛教传来之前,神仙思想在中国就已深入人心,人们坚信死后是可以成仙的,而道家则宣扬可以通过修炼而不死即可“羽化而成仙”。不管怎样,神仙那种自由自在地飞行于天空,那种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生活,一直是人们非常向往的,所以,人们要在祠堂中、墓室里大量地描绘各种升仙图,希望死后能够真的变成神仙,因此,飞仙也就成为古代中国人十分熟悉的形象。
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对佛教天人的描绘也越来越多,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这些佛教的天人与他们所熟悉的飞仙相差无几,都是摆脱了人间的束缚,能够自由地飞行于天国的神仙,所以,中国的艺术家们就会按照对神仙的理解来表现佛国的天人。飞天深受欢迎,表现得也很多,技法也越来越成熟。在中国差不多有佛教寺院的地方就有飞天,飞天也就成为了中国佛教艺术中的重要内容。
酒泉魏晋墓壁画/飞马
印度的佛教在公元前 3世纪阿育王的时代达到兴盛,并不断地向周边地区传播,经中亚,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后来,又从中国传入了朝鲜半岛和日本。佛教所到之处,都建立无数的寺院,并在适合开凿石窟的地方,建造了很多石窟。
佛教向周边地区发展,不是一种孤立的宗教活动,而是伴随着十分广泛的文化内涵,同时,在佛教传播的途中,不断地与当地的文化进行融合与交流,形成了各地不同的佛教艺术。从飞天的形象上,就可以看出不同地区佛教艺术中的不同风格的飞天,他们共同构成了佛教艺术的无限丰富性与广泛的包容性。
榆林窟第25窟北壁经变画中飞天
莫高窟第159窟南壁法华经变中飞天
敦煌位于中国汉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汇的中间,这里有西域式的飞天,也有中原式的飞天,但在隋唐以后,随着中国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敦煌艺术呈现着与中原一致的现象,而由于各种原因,隋唐的文化中心长安和洛阳现存的古代佛教寺院大都毁坏,使我们无法得知当时中原艺术的特点,敦煌现存数量丰富,时代体系完整,表现精美的壁画,正好补充了中原的不足。
敦煌壁画的飞天,正反映了中国飞天的艺术的完美性与中国式的审美精神。总之读者一定会被佛教艺术中这种生动可爱、活泼多姿的飞天所感染。惊叹于古代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力和杰出的表现力。
莫高窟第158窟西壁南侧上部飞天
来源: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