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这些“陇人骄子”感动甘肃 他们是……

2020年这些“陇人骄子”感动甘肃 他们是……

原标题:2020年“感动甘肃·陇人骄子”

2020年“感动甘肃· 陇人骄子”发布通告

为大力宣传我省在决战脱贫攻坚、抗击新冠疫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而不懈奋斗,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兰州市肺科医院1个集体及朱存成等9名同志2020年“感动甘肃·陇人骄子”荣誉称号,授予天津市对口支援甘肃工作前方指挥部1个集体及杜永卫等7名同志2020年“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提名奖荣誉称号。号召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向他们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现予发布。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

2021年3月28日

“感动甘肃·陇人骄子”获得者

(按姓氏笔画排序)

朱存成

朱存成

朱存成

甘肃万绿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事迹简介:朱存成,男,汉族,54岁,中共党员,甘肃万绿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朱存成同志1983年入伍,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他所带的班荣立二等功,本人受到团嘉奖两次,被团授予钢铁战士、模范共产党员称号,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被选为全军边境作战英模报告团成员,在全国各地巡回演讲72场。

转业到地方后,他被分配到兰州炭素集团公司。2006年,在企业改制期间,朱存成同志主动响应国家号召,辞去待遇优厚的国企“铁饭碗”,选择自主创业。当自己创业成功后,他又想方设法帮助昔日的战友,带领大家一起发家致富。朱存成同志热心回报部队,积极参与部队建设,支持国防教育事业发展,先后为部队改善设施、建设部队累计捐资500多万元,无私帮助困难群众2000余人,先后向社会各界捐款高达1000多万元。他这种无私帮助别人的精神,体现了一个军人的担当和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他用真情、真心、真爱诠释了一个铁血男儿退伍不褪色、常怀感恩心的浩然正气,唱响了一曲新时代扶贫济困的赞歌。

朱存成同志于2019年7月被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甘肃省军区评选为“甘肃省双拥工作先进个人”,多次被兰州市、红古区、兰炭集团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张浩军

张浩军

张浩军

甘肃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与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主任医师

事迹简介:张浩军,男,汉族,46岁,中共党员,现任甘肃省人民医院公共卫生与医院感染管理处处长,国家卫健委及甘肃省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浩军同志坚守“国有难,召必应,战必胜”的信念,从陕西到武汉,从新疆乌鲁木齐到青岛,再到新疆喀什地区,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张浩军是甘肃省医疗卫生系统“逆行”武汉第一人,在武汉、新疆疫情防控期间,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积极排查感染防控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并完成对全院通道及工作制度、流程重新优化设计,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配合汉阳区参与完成5个方舱医院和4个隔离救治点建设工作;对江西、山东和甘肃等医疗队强化培训5次,降低了医务人员交叉感染风险。

张浩军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白衣战士”英勇战疫的信心和决心,践行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于2020年3月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于2020年9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于2020年9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张雅萍

张雅萍

张雅萍

甘南州卓尼县丰裕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事迹简介:张雅萍,女,藏族,32岁,中共党员,现为甘南州卓尼县丰裕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张雅萍同志先天残疾,但她身残志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打造了“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户(贫困户、残疾人)”发展模式,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2016年6月,张雅萍同志创立了卓尼县丰裕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合作社通过资金入股、土地流转、劳务入股、收购、托管寄养等方式,带动贫困户85户255人(其中残疾贫困户30户),非贫困户110户330人(残疾户2人、五保户2人),累计分红达20余万元。卓尼县丰裕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018年被甘南州卓尼县人社局、县妇联分别授予“就业扶贫车间”和“巾帼扶贫车间”称号,2019年被认定为甘南州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同年12月被认定为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2019年她被省残联授予“甘肃省自强模范”,2020年国家扶贫办授予“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宋玉凤

宋玉凤

宋玉凤

嘉峪关市宏韵达快递有限公司新华分部快递员

事迹简介:宋玉凤,女,汉族,41岁,群众,嘉峪关市宏韵达快递有限公司新华分部快递员。

宋玉凤是一位好妻子、好妈妈、好儿媳,十几年来她一个人承担着养家的重担,一边照顾患病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和患老年痴呆的公公,以及独身无子女的姑姑,接送儿子上下学,一边辛苦地工作赚钱。2014年进入宏韵达快递公司以来,她工作认真负责,每次接收的包裹都能及时、安全、准确地送达,多年来经她投递的快件没有发生一起投诉,赢得了客户和公司的认可。她克服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抛下心中的阴霾,用微笑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用浓浓深情默默地撑起一个家。她瘦小的身板,凭着自己在快递员岗位上埋头苦干,挑起了养家的重担,诠释了对家人的爱。

2017年1月,宋玉凤被共青团甘肃省委评为孝老爱亲类“向上向善好青年”;2018年5月,宋玉凤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最美快递员”,登上人民大会堂领奖台;2018年12月,宋玉凤登上“中国好人榜”;2019年5月,宋玉凤家庭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2019年9月,宋玉凤作为快递员优秀代表受邀参加国庆70周年招待会。

贺小东

贺小东

贺小东

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八大队大队长

事迹简介:贺小东,男,汉族,现年46岁,中共党员,现任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八大队大队长。

贺小东同志成功侦破全国扫黑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关注的“2·12”特大套路贷专案,该案的成功侦破不仅推动了刑事侦查取证由传统的人证、物证向电子数据证据的跨越,也推动了打击信息领域犯罪的立法进程,对打击新领域、新业态黑恶势力犯罪具有示范和引领价值,为全国打击此类犯罪开创了先河。该案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全省侦办涉案人数最多、涉及范围最广、督办级别最高、打财断血最多的涉黑专案,更是全国唯一审判的以网络手段实施的涉黑案件。在为期半年的侦办过程中,贺小东同志辗转陕、浙、皖多地,和战友们现场查控750人,押解243名犯罪嫌疑人回兰,破获刑事案件127起,查获现金2500余万元、金条170余公斤,查封、冻结、扣押涉案财物价值总计21.08亿元。作为此案侦查组组长,贺小东同志在全国刑警大课堂、鄂尔多斯全国刑警总队长培训班、郑州全国刑侦局长会议上介绍了打击套路贷的“兰州经验”。

从警27年来,贺小东同志先后组织指挥打掉各类犯罪团伙60余个,抓获嫌疑人1000余名,追缴赃款赃物价值23亿余元,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3次、嘉奖3次;2020年被中宣部公安部授予全国“最美基层民警”。

崔增团

崔增团

崔增团

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站长、二级研究员

事迹简介:崔增团,男,汉族,57岁,中共党员,现为甘肃省耕地质量建设保护总站站长,二级研究员。

崔增团同志长期从事土肥水技术推广工作,研发了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破解了北方农业抗旱难题,被称为旱作农业的一场革命,年推广面积在1500万亩以上;创新的垄膜沟灌、膜下滴灌及水肥一体化等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年推广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达到了年节水10亿方,增效12亿元的目标;提出的“增、改、提、防”耕地质量提升技术模式,年推广面积在2000万亩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年推广面积在5000万亩以上。特别是近年来,紧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一线开展精准扶贫和产业扶贫,强化技术机制创新,集中精力抓点示范,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产业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崔增团同志先后主持完成了省部级重大项目15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地厅级一、二、三等奖5项,在国际和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4篇,出版专著15部。先后获农业部“全国农民技术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先后获得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称号,被省委省政府评定为优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甘肃省 555 创新人才”,中国科协九大代表,首届“陇原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耕地质量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

傅廷栋

傅廷栋

傅廷栋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油菜遗传育种学家

事迹简介:傅廷栋,男,汉族,83岁,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05-2009年任国际油菜理事会(GCIRC,巴黎)主席。现任国家油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油菜遗传育种学家。

傅廷栋院士自1999年开始在和政县开展油菜夏繁研究工作,至今已有21个年头,他和他的团队为和政县引进了优良油菜品种和技术,将双高(高芥酸、高硫苷)品种改革为双低(低芥酸、低硫苷)优质,将常规种改革为杂交种,油菜亩产提高约一倍,和政县油菜从2.5万亩种植量增至16万亩。他在和政县试验、繁殖的“华协1号”等国审品种,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并在阿根廷、蒙古等国表现突出。他将高油酸油菜品种引进和政县试验和推广,率先在和政开展麦后复种饲料(绿肥)油菜试验,得到甘肃省和农业部的大力支持,目前该技术已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主推技术,该技术正从和政县走向全国,为解决西北、东北地区饲料短缺、保护农田生态探索了新途径。由于傅廷栋院士对和政县的贡献,被和政县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他指导培养并在和政县基地工作过的油菜硕士、博士研究生有200多名。傅廷栋院士发现了国际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波里马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CMS)”,育成15个油菜杂交种,累计推广约1亿亩。2020年10月,在他的推动下,华中农业大学与和政县政府签订了在和政县建立“华中农业大学临夏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协议,合作内容拓展到其他作物和领域,实现全方位、高层次的合作,协议的签订将为和政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傅廷栋院士被称为国际杂交油菜的主要开拓者,1991年获加拿大国际油菜科学界最高荣誉奖——GCIRC杰出科学家奖;1996年12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年1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获印度“油菜研究终身成就奖”;2014年5月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荣誉称号。

翟宗亮

翟宗亮

翟宗亮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肃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甘肃诚信电力科技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

事迹简介:翟宗亮,男,汉族,45岁,群众,现任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甘肃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甘肃诚信电力科技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

翟宗亮23年扎根研发一线,把创新工作和服务施工一线生产工作紧密结合,自主研发的牵张设备实现了从机械式到智能集控的转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设备曾获2016年度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第二十二届全国发明展览会暨第二届世界发明创新论坛“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铜奖。

面对新时代电力行业发展的新需求,翟宗亮带领团队以创新为引领,发扬两代人34年坚韧不拔、青蓝相继、励志笃行的精神,将人本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深植于电网建设的第一线,把创新的眼光放在更多的生产实践领域,将科技力量转化为生产力,推动电建装备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加速跨越!

翟宗亮于2017年获得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1月被国家电网公司授予“国网工匠”荣誉称号。

潘吉祥

潘吉祥

潘吉祥

酒钢集团宏兴股份公司钢铁研究院院长、不锈钢分公司总工程师兼不锈钢研究所所长

事迹简介:潘吉祥,男,汉族,52岁,中共党员,现为酒钢集团宏兴股份公司钢铁研究院院长、不锈钢分公司总工程师兼不锈钢研究所所长、宏兴股份公司首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

潘吉祥同志在国内首创废气再循环用钢、超高碳6Cr13(六铬十三)马氏体不锈钢实现国内连铸工艺批量生产零的突破,且已稳定量产;成功解决钛、锆、镍卷状轧制全球技术难题,酒钢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有色金属卷状轧制基地;2205、2507双相不锈钢成功替代进口,服务国内化工、环保、海水淡化工程,市场份额达40%;研发的超纯净抗电磁屏蔽奥氏体不锈钢、高端装饰条用钢、核电用钢、水电钢等钢种,先后应用于国际知名手机品牌、全球最大汽车装饰条生产企业及核电站、水电站等国家大型工程;并长期供货中车集团、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

以潘吉祥为核心的科技攻关团队连续实现“高、精、尖”不锈钢产品技术重大突破,打破国外不锈钢企业的长期垄断,解决了“卡脖子”技术难题,服务支撑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2020年初,抗疫期间,酒钢J430KJ抗菌不锈钢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检测报告,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大于99%,远超95%的国家标准,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批量生产铁素体抗菌不锈钢能力的企业。

在潘吉祥同志的带领下,酒钢不锈钢所有产品均通过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欧盟PED4.3认证,同时取得中国、挪威、德国、法国、英国船级社生产许可证,多个产品连续获得冶金质量协会颁发的冶金行业卓越奖产品证书和钢铁工业协会颁发的冶金行业实物质量金杯奖,开发的新品不锈钢每年创效近亿元。

潘吉祥同志主持省级科技重大项目21项,负责的科技项目获省部以上科技进步奖项13次、嘉峪关市和酒钢公司科技奖项10余次,个人专利9项。他本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甘肃省领军人才和2020年甘肃省首批25名拔尖领军人才之一,先后荣获“中国钢铁工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甘肃省属企业科技成果研发转化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兰州市肺科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群体

兰州市肺科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群体(甘肃省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作为甘肃传染病防治的前哨,拥有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医护人员队伍,在“非典”“甲流”等新发传染病疫情防治中作出过重要贡献,有着光荣的历史。疫情就是命令,病房就是战场,防控就是责任,接到上级任务后,院党委高度重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各项工作。兰州市肺科医院是省市级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承担全省近一半确诊病例及大部分重症患者的救治任务,是全省抗击疫情的主战场。疫情发生后,全院第一时间吹响抗击疫情“集结号”,制定规章制度23项、应急预案3个、工作流程18项,培训医护人员2500多人次,提前采购防护物资200余万元,相关医疗设备30多种100余台,为开展救治工作奠定了基础。抽调省内骨干专家组成专家组,实行“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团队”做法,开展院内专家会诊176人次,省内专家会诊363人次,充分运用中医药预防方、治疗方、康复方、藏药方等系列“甘肃方剂”,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到97.2%,累计救治确诊病例85例,治愈出院83人,留观250余例,发热门诊接诊3789人次。住院患者人均治疗费用及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病毒零扩散,患者、医务人员零交叉感染”。为全省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

“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提名奖获得者

(按姓氏笔画排序)

杜永卫

杜永卫

杜永卫

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酒泉市敦煌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事迹简介:杜永卫,男,汉族,60岁,九三学社社员,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敦煌彩塑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酒泉市敦煌艺术研究中心负责人。

杜永卫扎根敦煌40年,创造了敦煌研究史上的“四个最”,即:最大的彩塑临摹——莫高窟158窟长12.5米的卧佛像;最大的彩塑修复——复原莫高窟96窟7米之长的大佛双手;最大的彩塑再造——重新塑造了榆林窟6窟弥勒佛像;最多的彩塑临摹者——题材涉及佛像、弟子像、菩萨像、天王像、飞天影塑等各类造型达百余件之多。杜永卫创作开发了一百多种工艺美术品,让人们通过工艺美术品走进敦煌,了解敦煌,深受社会好评。为更好地传承敦煌艺术技艺,杜永卫组建了以研究、保护、传承和展示敦煌彩塑制作技艺和敦煌艺术模本为宗旨,集美术院校实习基地、敦煌艺术游学、文化交流为一体的“莫高里工匠村”,莫高里工匠村与省内外24个组织形成合作关系,吸引各类专家学者研讨学习,接待中外研学团体3.2万人次,向世界展示了古老敦煌艺术的创造情景和技艺魅力。

杜永卫先后荣获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甘肃省第三届“陇原工匠”、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酒泉市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

赵丹

赵丹

赵丹

生前系甘肃省陇南市文县贾昌消防救援站通信保障班消防员,四级消防士消防救援衔

事迹简介:赵丹,男,汉族,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陇南市文县贾昌消防救援站通信保障班消防员,四级消防士消防救援衔。

2020年8月以来,地处长江流域与四川接壤的甘肃省陇南市已连续多日出现强降雨天气,作为甘肃南大门的文县更是多处发生暴洪灾害,而赵丹已经在抗洪一线连续奋战了多日,他的双腿和脚掌已经被泡得发胀发白并伴有疼痛,但他一直咬牙坚持再坚持。8月13日9时20分许,陇南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文县城关镇凡昌村有一孕妇羊水破裂急需送医,但凡昌村前往文县人民医院唯一的道路中途大半截被洪水阻断,情况万分危急。接警后,赵丹等9人紧急前往救援,在用橡皮艇运送孕妇过程中,橡皮艇侧翻,赵丹等5名人员全部落水,赵丹死死地抓住孕妇的胳膊拼命向仍在桥柱边的橡皮艇游去,但经过几番挣扎尝试终未成功,随后被巨大洪流冲散并快速漂向下游。经过紧张不间断的搜救,13时45分许,在距落水点下游约8公里处一树丛中发现赵丹遗体,此时距离他刚刚过去的生日仅有10天,24岁的年轻宝贵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滚滚洪流之中。

赵丹同志5年短暂的消防生涯,是一份用忠诚填写的血与火的履历。近5年,他先后参加灭火救援战斗4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200余人。赵丹同志用他年轻的生命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谱写了新时代“火焰蓝”舍生忘死、不怕牺牲,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动人赞歌。

赵丹生前多次被评为支队“优秀消防员”“优秀团干部”、全县优秀共青团员,荣获2次嘉奖。2020年8月13日,赵丹牺牲后,应急管理部批准追授赵丹同志为烈士,甘肃省消防救援总队追记赵丹同志二等功;省总工会追授赵丹同志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共青团省委追授赵丹同志甘肃省“青年五四奖章”。

赵丕

赵丕

赵丕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西机务段动车车间动车组司机

事迹简介:赵丕,男,汉族,38岁,中共预备党员,现为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西机务段动车车间动车组司机。

赵丕同志从参加工作至今,担任过货运、客运和动车组列车乘务工作,先后驾驶过4种型号的内燃机车、8种型号的电力机车、14种型号的动车组列车,凭着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实现了安全行车140多万公里的优异成绩。总结出徐兰高铁操纵方法、固化作业流程、关键点的操纵方法,先后编写了动车组列车的《一次出乘作业标准固化作业流程》《动车组操纵提示卡》《兰州西-西安北动车组上下行操纵提示卡》等操纵指南10余册。

在疫情期间,除了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清洁和消毒工作外,赵丕同志主动申请值乘武汉、上海、广州方向的动车组列车。面对疫情,他毫不退缩,主动站出来挑担子,大年三十他放弃和家人团聚的时刻,在人流密集的车站进行24小时热备,从大年初三一直忙到大年初九。1月27日,兰州局集团公司决定成立应急储备队,赵丕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按上“红手印”。疫情发生以来,他先后值乘开往武汉、上海、广州方向的动车组40多趟次、走行2万余公里,成为铁路抗疫一线的排头兵。

赵丕同志是兰州局集团公司有名的“零标”动车司机、“全路技术能手”“全路青年岗位能手”,也是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铁路劳动模范”,2020年被授予甘肃省“最美人物”荣誉称号。

姜波

姜波

姜波

兰州市西固区西固城街道牌坊路社区党委委员、第三党支部书记、社会救助专干

事迹简介:姜波,女,汉族,43岁,中共党员,现为兰州市西固区西固城街道牌坊路社区党委委员、第三党支部书记、社会救助专干。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姜波同志第一时间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她坚持每天入户排查、走访劝返、协助消杀、劝返值守,超负荷工作,直到深夜才回家。疫情防控期间,她通过微信群、电话、入户宣传等方式宣传防疫知识,先后发放防疫宣传资料2000多份。面对辖区管控难度大的居民小区,她主动请缨奋战,耐心解释劝导,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做到一线宣讲防疫知识、一线化解矛盾纠纷、一线拉近党群关系。她坚持把居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认真做好居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搬运工”,她每天帮助辖区居家隔离人员和有困难的群众代购蔬菜和日用品,清理生活垃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解群众的燃眉之急。她舍小家为大家,疫情防控期间顾不上年事已高的父亲和正在读初一的孩子,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姜波同志牢记自己的入党初心,牢记自己的工作职责,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把辛苦的重担默默扛下,将点滴的关爱献给了社区居民,她就是勇敢的最美逆行者。

2020年9月,姜波同志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

胡斌

胡斌

胡斌

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事迹简介:胡斌,男,汉族,55岁,无党派人士,教授,973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可穿戴装备重点实验室主任,IET Fellow;曾担任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Chair of TC Computational Psychophysiology,IEEE SMC,教育部计算机学科教指委委员、科技委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计算机科学专家评审组成员,国际社会神经科学中国分会副主席,ACM中国分会常务理事,陆军科技发展专业组及陆军装备部人工智能专家组专家,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客座研究员等。

作为“心理生理计算”这一交叉学科的领军人物,胡斌教授提出并实现了针对抑郁障碍的量化识别方法,解决了抑郁障碍客观量化评估的若干关键问题,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填补了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2020年任IEEE Transactions on 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主编,入选2020年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主持国家变革性技术项目“基于心理生理多模态信息的精神障碍早期识别与干预技术”,所做的工作极大地推动了精神障碍(抑郁等)客观量化诊断与非药物干预的发展。

胡斌教授曾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兰州大学“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2018年胡斌教授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9年获中国专利金奖,2020年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徐文国

徐文国

徐文国

金昌市永昌县东寨镇下四坝村村民

事迹简介:徐文国,男,汉族,57岁,中共党员,金昌市永昌县东寨镇下四坝村村民。

他早年跑过运输,搞过餐饮,积攒了一定资金后回到家乡,承包荒滩荒地植树造林,迈出了致富家乡的步伐。在政府的支持下,徐文国和另外两个合伙人在荒滩荒地开始种树,走上了与“绿”为伴的日子,过上低碳的生活。当年就植树造林100余亩,畜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之后他通过转让经营的方式独家经营该林地。他努力学习种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积极报名参加各类培训班,在他的精心管护下,小树苗茁壮成长,为家乡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截至2020年,徐文国同志累计完成植树造林2000多亩,栽植各类树木40多万株。

2011年12月,徐文国同志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种粮售粮大户”;2016年2月,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文明办等多家单位共同授予2015年甘肃省“最美低碳环保家庭”荣誉称号;2017年5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19年,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0年10月,被甘肃省委宣传部评选为“最美人物”。

康勤

康勤

康勤

定西市临洮县勤荣马铃薯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事迹简介:康勤,男,汉族,58岁,中共党员,现任定西市临洮县勤荣马铃薯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临洮县三荣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定西市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会长、临洮县马铃薯产业协会联合党委书记。

康勤同志1980年10月至1986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服役,退役后踏上创业之路,他以退役老兵特有的韧性和闯劲,带领帮扶退役军人和当地贫困群众一道致富奔小康,受到群众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康勤长期从事马铃薯良种引进示范推广,坚持“以科技引领企业,以企业带动基地,以基地推动产业”的发展战略,不断提高马铃薯产业化水平。累计推广种植马铃薯优良品种280多万亩,直接带动1000余户困难户脱贫增收。建起了1800平方米的马铃薯脱毒培养室,1000平方米的马铃薯种薯储藏库,5600平方米的马铃薯储藏库;建有温室大棚11座,全钢架双层膜塑料大棚62座,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8000亩;建成1600平方米会员培训中心,1个科普惠农服务站,1个科普E站。为临洮县马铃薯产业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康勤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学生和贫困村捐赠现金、物资总计达300多万元。康勤依托自己的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为当地退役军人免费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15人次,公司常年优先吸纳退役军人就业,先后免费为150多名退役军人提供种子、配方肥料、拌种专用剂和种植技术,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带动大家一起创业致富。

康勤同志2017年12月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2017年8月被中共甘肃省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委员会评为“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设小康先锋岗”;2018年9月被评为“甘肃省第四批最美人物”;2019年1月被中国科协评为“2018年度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荣获2019年度“陇原最美退役军人”荣誉称号;2020年9月被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聘请为“甘肃省退役军人省级就业创业指导专家”。

天津市对口支援甘肃工作前方指挥部

从201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开始,一批又一批天津优秀的干部来到1500公里之外的甘肃省,把结对帮扶对象精准下沉到市县层级,深化、细化结对帮扶,确保到2020年被帮扶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在这几年里,两地的扶贫协作呈现出全方位推进、多点开花、抓实见效的显著特点。开展东西部产业合作、优势互补,促进产业发展带动脱贫;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无论是就近就地就业,还是开展有组织的劳务对接,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选派优秀干部挂职,广泛开展人才交流,促进观念互通、思路互动、技术互学、作风互鉴;通过组团式支教、支医、支农等方式,在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领域培养更多的人才。一系列举措精准发力后,可喜的成果是绝大多数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摘帽”。

天津市对口支援甘肃工作前方指挥部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更加着眼未来。拓宽教育扶贫、深耕智力援助,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协作扶贫路径更有后发优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中的突出问题,坚持“靶向治疗”“精准滴灌”,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把凝聚人心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助力受援地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全覆盖抓提升,打造出具有天津特色的帮扶模式。(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