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00年前 大国循着疏勒河踏出了丝绸之路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这首诗是诗人闻捷于上世纪50年代末在甘肃考察时所写。因为“疏勒”一词最早源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今新疆喀什葛尔),许多人都误以为新疆是疏勒河的源头。实际上,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的疏勒南山,是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内陆河,它是甘肃、新疆交界地带数百公里戈壁滩上唯一的河流。

你啊,蓝色的疏勒河,

最终盼来了最好的年月;

看,那是农人的足迹,

听,这是牧人的山歌。

你啊,蓝色的疏勒河,

今天也欢欣地唱着歌;

托起你那乳白的花朵,

呈现给东来的开拓者!

这首诗是诗人闻捷于上世纪50年代末在甘肃考察时所写。因为“疏勒”一词最早源于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今新疆喀什葛尔),许多人都误以为新疆是疏勒河的源头。实际上,疏勒河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的疏勒南山,是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内陆河,它是甘肃、新疆交界地带数百公里戈壁滩上唯一的河流。

在20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随着疏勒河一次次改道和断流,它使繁华的都市消匿,使连片的绿洲成为荒漠,文明的纽带因此而骤然断裂,留下一个个历史谜团,让无数研究者倾尽毕生心血寻找答案。

据说在古时候,疏勒河一带水域辽阔,与西域的罗布泊连成一片,随着罗布泊的干涸和沙漠化,下游渐渐被沙漠淤塞、隔断,加之安西双塔堡水库下游因灌溉、蒸发、下渗而使得水量骤减,故疏勒河流经至玉门关一带悄然断流。

疏勒河流经玉门市昌马月亮湾一带 王璞 摄

“疏勒河现在只能流到瓜州西湖段就被截流干净了,只有个别降水量较大、泄洪量较多的年份才能流进敦煌境内,但最多也只能流进敦煌西湖的哈拉淖尔。现在玉门关北侧一带还会有断断续续的渗水,不过都已盐化。”作家孙志成在敦煌西湖保护中心工作,他说,从玉门关北至马迷兔段只有暴雨时才会有少量积水,大部分时间是干枯的沙河滩,所以又叫“北枯沟”。这段有渗水的河段枯水期在不断延长,每年约有半年时间才会有渗水。

在玉门关附近,昔日的疏勒河河道,现已变成干枯的河床,河床上满是砂石和白花花的盐碱,就连河床中的石头上面也挂着厚厚的白“霜”,河床中星星点点的死水,泛着白色,说明皆已盐化,一些芦苇、红柳和不知名的小灌木在秋风中摇曳。河床之外,是一望无际的戈壁及坍塌的烽燧遗址,一道高低起伏的焦灰色的土筑长墙,沿着疏勒河河床逶迤西行,毫无疑问,这是汉长城遗址。

疏勒河流域的汉长城,历经2000多年风沙剥蚀,墙体上的土层已经凹陷进去了,但芦苇和红柳还依附在土层里招摇,任凭狂风肆虐。这一带残存的汉长城墙体,最高的约有一人高,大多被流沙掩埋,其夯筑方法非常特别,一层泥土,然后是一层芦苇或者红柳条,接着又是一层泥土,层间大约四五十公分,上面沾满斑驳的盐霜,显得非常坚硬。或许,当时修筑长城时,就是挖取疏勒河河道中的淤泥。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在河西走廊击溃匈奴,随后建立了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设置了玉门关、阳关,这也标志着丝绸之路正式贯通,世界上最长、最繁华的一条商贸通道和文化大道就此形成,这条美丽的丝带,把中国、印度、古希腊、罗马和阿拉伯帝国连结起来,把亚欧各国的农耕技术、科技发明、商品贸易和文化艺术联结起来。大规模的移民屯垦开始了,昔日的蛮荒之地成为孕育敦煌文化和丝绸之路文明的摇篮。很显然,这条东西走向的疏勒河成为东西交通的载体,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使团要傍着河水走。曾经的阳关道、玉门关道、吐谷浑道也都沿着疏勒河两岸穿行。

毫无疑问,疏勒河及众多支流就是丝绸之路这文明之路的桥头堡。当你盘桓于疏勒河这条古老的河床边,逝去的历史忽隐忽现,千年前那些走在丝绸之路上的不屈背影似乎又浮现在眼前。

[责任编辑:李继霞]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