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非遗百科丨花儿——“活着的诗经”
2019年07月23日 17:11
来源:新华网 作者:常瑞芳 张洁
“花儿”是流传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多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花儿”用汉语演唱,在音乐上受羌、汉、土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
原标题:陇原非遗百科|花儿——“活着的诗经”
“一曲花儿入我心,阵阵芬芳别样浓。”“花儿”,被誉为大西北民间文化长廊里一本“活着的诗经”,是众多民族共创共享的一种民歌,也是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情感交融的重要渠道。
【非遗名片】
“花儿”是流传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多民族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花儿”用汉语演唱,在音乐上受羌、汉、土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
“花儿”即兴性很强,内容丰富多彩,形式自由活泼,具有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动听的特色,生活气息浓郁,富有十分浓郁的西北高原文化风格和民族特色,民间将其称为“漫花儿”。
【非遗级别】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两名歌手演唱“临夏花儿”(资料图) 新华社发(史有东 摄)
【历史溯源】
“花儿”最早是起源于甘、青、宁一带少数民族的情歌,早在清乾隆时代就负有盛名。清代临洮诗人吴镇曾有“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的赞语。2004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称号。
“花儿”从其形成到发展,一直是以口传方式传承的。如果从秦汉时期羌、汉民族融合而具“花儿”雏形算起,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而对“花儿”的有关记载却只有四五百年,比较系统的记载只有八十余年历史。
【流派类别】
两名歌手对唱“花儿”(资料图)
“花儿”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被分为临夏“花儿”和洮岷“花儿”两大派,两派根据其结构、格调、唱法的不同产生诸多分支。
临夏是中国两大类型花儿——“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的发祥、传承、兴盛之地。其中,“河州花儿”因其流传区域广、曲令繁多而著称。
“河州花儿”:也叫少年,因为在河州,男子喜欢把心爱的女人称作“花儿”,女人把心爱的男子称作“少年”,这反映了“河州花儿”的情歌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公认“花儿”最早流传在河州一带,河州是“花儿”的故乡。“河州花儿”曲调丰富、唱词浩瀚,可位列全国民间艺术的前茅。
“洮岷花儿”:是“莲花山花儿”和“岷县花儿”的总称,当地群众称其为“草文章”,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到了明代,“花儿”在洮河流域已相当盛行,清代则达到了鼎盛。
【艺术特征】
歌手演唱“莲花山花儿”(资料图)
“花儿”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悠长爽朗,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鲜明,语言朴实,借比、兴、赋的艺术手法即兴演出,主要反映生活、爱情、劳动等内容,有较高的文学欣赏和研究价值。
“花儿”曲调多称“令”,“令”即“曲”、曲牌,目前已见诸记录的曲令有100多种,而歌词被记录下来的已超过7000多首,许多新创、民间传唱词曲未被采录的暂无法统计。
“花儿”曲令有大令、小令之分。大令旋律悠长、结构清晰,大多用真假声相结合的方法演唱,如河州大令《上去高山望平川》。小令节奏规整,乐段结构内变化较多,旋律受小调影响较多,多用真声演唱,如《一对白鸽子》。
“花儿”的曲名以地名(如“河州令”“青海令”)、民族(如“保安令”“撒拉令”)、歌曲的衬词(如“白牡丹令”“仓朗朗令”)、演唱者的姓名(如“尕马儿令”)等形式命名,灵活性、随机性、自由性比较大。
【花儿会】
松鸣岩花儿会在和政县松鸣岩旅游景区举行(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花儿会”是“花儿”演唱、传唱、传承的主要载体和文化空间,是全球目前存续很少的传统民歌的民间大型演唱场所。每年农历四月起,各地的花儿会就陆续开始了,不仅风情各异,而且都与传说、独特的习俗连结在一起。
“花儿会”期间,远近的百姓都登山对歌,人数多时常可上万。届时人们撑着伞,摇着扇,或拦路相对,或席地而坐,歌词多为即兴创作,极具生活气息。“花儿会”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拦歌、对歌、游山、敬酒、告别等。
甘肃的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和二郎山花儿会久负盛名,已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张家川花儿会、新城花儿会、临洮花儿会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代表人物】
歌手李亚红演唱融入现代风格的“花儿”曲目《保安山庄的阿依莎》(资料图)新华社记者 高健钧 摄
“花儿”目前的代表性人物有苏平、何清祥、马红莲、马忠伟、马俊、张存秀、马玉芝、马占龙、王娟等。(整理:常瑞芳 实习生 张洁 资料来源:甘肃日报、中国新闻周刊、《人文甘肃·民俗卷多姿风情》、中国临夏网)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