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探寻敦煌母亲河党河源头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党河是蒙古语“党金果勒”译名的简称,汉称氏置水,唐叫甘泉,宋叫都乡河,元、明、清至今叫“党金果勒”。有些元代和明代史书记为“西拉噶金河”(可能是党河源头西拉噶金更盛名之故),清代又改回“党金果勒”。“党金果勒”中的“党金”是元代初党金浑太吉(党金是其名,浑太吉是蒙古族贵族头衔)的名字,党金浑太吉当时留居党城湾(肃北县城驻地,原名党金浩特),“果勒”是蒙古语“河流”。元初,以“党金”命名地理与河流并一直延续至今,记读时为方便,合成蒙、汉文后变成现在的党河。

提升改造后的敦煌党河风情线 资料图片

党河是蒙古语“党金果勒”译名的简称,汉称氏置水,唐叫甘泉,宋叫都乡河,元、明、清至今叫“党金果勒”。有些元代和明代史书记为“西拉噶金河”(可能是党河源头西拉噶金更盛名之故),清代又改回“党金果勒”。“党金果勒”中的“党金”是元代初党金浑太吉(党金是其名,浑太吉是蒙古族贵族头衔)的名字,党金浑太吉当时留居党城湾(肃北县城驻地,原名党金浩特),“果勒”是蒙古语“河流”。元初,以“党金”命名地理与河流并一直延续至今,记读时为方便,合成蒙、汉文后变成现在的党河。

有些藏族、蒙古族学者认为“当”“党”“当金”“党金”“丹增”系藏语音译,意为“北部,上”。“党金果勒”是藏语、蒙古语合称。“罗布淖尔”也是藏、蒙古语结合,“罗布”藏语意为“西方”,“淖尔”蒙古语意为“湖”。

祁连山中党河上游风貌 冯玉雷 摄

藏学专家多识教授曾说,祁连山一带的游牧羌族部落名为“党”,甚至敦煌也是“党部”游牧之地,“敦煌”也是古代羌语音译。宕泉河、当金山都有“党”音,敦煌在文献资料中又记作“墩煌”“燉煌”,可能也是音译词,并非人们以为的“敦,大也;煌,盛也”。汉武帝拓边之际,敦煌只不过是边缘小镇,谈不到盛大。我推测敦煌周边山名、水名、地名中包含的文化信息最早或与名为“党”的羌族部落有关。西出阳关,第一个居民区是新疆若羌县。但尚不能确定那里的羌族是否属于“党”部。

另外还有一个证据: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征西大将军岳钟琪在巴里坤石仁子乡石仁子村发现《裴岑碑》,又称《镇海碑》,全称《汉燉煌太守裴岑纪功碑》。裴岑,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曾任敦煌太守。汉顺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裴岑率3000兵马出击北匈奴,斩杀呼衍王,取得重大军事胜利,为敦煌赢得了13年安定局面。此段历史《后汉书》中无记载,碑文可弥补史料的不足。而裴岑纪功时任敦煌太守,不可能无缘无故在“敦”边加偏旁“火”字,因此可以推断“敦煌”在公元137年还写成“燉煌”。东汉人应邵(约公元153年——196年)注《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他做注的时间应在公元196年之前。那时因东汉战乱,许多士族西迁河西、敦煌,往来人们频繁提到敦煌,应劭记作“敦煌”,可能是朝廷取谐音而改动,便于书写,字形、寓意又好。这在客观上反映出敦煌由少数民族游牧地逐渐汉化的过程。

五个庙石窟在党河西岸峭壁上,砂崖高约30米,悬于半崖,距地约12—15米。每日甘肃资料图片

[责任编辑:王露]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