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小药:确认过眼神 我就是当归
2018年09月17日 10:51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作者:张惠 张蓝翔
大家好啊 新一期的甘小药又和大家见面啦~,这一期是谁呐?,来来来,先来个脑筋急转弯
大家好啊 新一期的甘小药又和大家见面啦~
这一期是谁呐?
来来来
先来个脑筋急转弯
相信盆友们都知道谜底啦
没错!就是当归
咳咳,话不多说,先双手奉上我的名片吧
除了名片上的这些内容
我还有很多话想要讲给你听呢
传说我是这么来的
……
古时候,在岷山脚下,洮水岸边
有位叫芹嫂的妇女,早晚都站在崖坡上翘首以待,盼望丈夫归来
久而久之,芹嫂积郁成疾而死,葬于崖坡
至此,芹嫂的灵魂化为一株治病的仙草
仍在那里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故后来的人们为仙草取名为“当归”
《三国志》中也有我的身影
此外还有一个关于蜀国名将姜维的典故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中记载:姜维投降诸葛亮的时候,恰逢马谡兵败街亭,诸葛亮率领大军撤退,而姜维母亲尚在冀县,所以与母亲分开。后来姜维母亲给姜维写信,让姜维回去,姜维回信说:“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知子莫若母,姜母接到儿子的信,非常理解地说:“儿有远志,母无它求。”
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
“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
作为当归家族中的岷归
我自古就受到中医的重视
他们普遍认为我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因此在中药配方中有“十药九归”之传
南朝陶弘景所著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中说:
“今陇西四阳黑水当归多肉、少支气香,名曰马尾当归,稍难得。”
这里所说的“马尾当归”就产自岷县
当时那可是进贡朝廷的珍品,堪称千古奇药
在全国各地都有我生长的足迹
甘肃东南部岷县是我的主秀场,种植面积达15.78万亩
为什么我会选择在这里生根发芽呢?
因为我喜欢高寒凉爽气候,海拔较低会影响产量,还易引起提前抽苔
岷县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且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
土质也是我最喜欢的肥沃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土壤
在这里生活让我觉得身心无比舒畅~
每年5~6月份 人类朋友将优质的种子挑选出
为我洗一场24小时水温30度的温水澡后才将我播撒进田间
据说,温水澡能让我的种子充分舒展
快快地生根发芽 开始新一轮的成长
我的花朵为复伞形,一把把小伞庇佑着我的成长
切片是我入药最关键的步骤
在这里我要经历层层筛选和道道工序
Step1 原药材
Step2 除去杂质
Step3 洗净
Step4 稍润
Step5 切片
Step6 晒干或低温干燥
Step7 筛去碎屑
注:当归每一部分药用价值不同 切片时为纵向切片哟~
当归根头部分切下4~6片即为当归头片
当归身取主根部分 当归尾取须根部分
这些工序严格把关才保证我的药效和品质哦!
除了切片,还有几种有趣的炮制工艺我迫不及待地想告诉你们
从酒坛里出来还晕晕乎乎的我置入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才可入药
除此之外还有
土炒当归
将土粉置于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倒入当归片,
炒至当归片上粘满细土粉时(俗称挂土),
取出。筛去土粉,摊凉。
当归炭
取当归片,置于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
炒至外表微黑色,取出,摊凉。
我可是金木水火土样样都练过了
这功力!我都忍不住给自己竖个大拇指了
特长1:赚钱
岷县是我的主产区,这里的农民靠我人均纯收入能达到1125元以上
特长2:妇女之友
欧洲医学界称我为“中国的妇科人参”
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等症。
说了这么多
你是不是想快点认识我呀
其实一点也不难
为你的健康服务是我的终极目标
除了苦涩的汤药
美食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哟~
哈哈,快擦掉你的口水
一点温馨提示你要注意
阴虚内热者、肠胃薄弱者、脾胃病恶食、食不消者及产妇
[责任编辑:张惠]
- 2好文
- 0钦佩
- 0喜欢
- 0泪奔
- 0可爱
- 0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