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诗与远方就在这片山水 快来解锁乡村游"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仲夏傍晚,肃南县大河乡西柳沟村的青山绿水逐渐归于“平静”。但村民王三杰夫妇经营的农家小屋里“烟火气”渐浓:土灶里冒着热油的馕坑羊肉正在“炙热”中翻滚,一盘盘“天然味”“特色味”“农家味”兼具的农家菜让前来“寻味”的城里人瞬间打开味蕾记忆……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仲夏傍晚,肃南县大河乡西柳沟村的青山绿水逐渐归于“平静”。但村民王三杰夫妇经营的农家小屋里“烟火气”渐浓:土灶里冒着热油的馕坑羊肉正在“炙热”中翻滚,一盘盘“天然味”“特色味”“农家味”兼具的农家菜让前来“寻味”的城里人瞬间打开味蕾记忆……

作为村子里最早涉足乡村旅游的人,王三杰的“致富经”已从“念好”变为“念巧”。一改以往农家餐饮的“油腻”模样,王三杰的农家乐“吃购娱”要素齐全,一边是环境典雅的“饕餮之地”,一边是裕固族特色手工艺品展示,一边是代售的玉器、根雕。如今,王三杰家的特色馕坑羊肉口口相传、一桌难求,还飞上“云端”远销广州、郑州、珠海等地。不仅如此,代售的根雕和玉器也成了往来食客和游客抢手的“香饽饽”。不仅仅是王三杰,在西柳沟村,有近一半村民正搭乘着乡村旅游的快车,在这片旖旎山水之间,经营着美好幸福的生活。

西柳沟村自然资源丰富,既有山水田园、古朴民居,又有丹霞地貌,更有毗邻县城的区位优势,但长期以来基础条件滞后,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群众致富无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给西柳沟村的发展找到了“正确打开方式”:围绕田园风光、丹霞景观、避暑胜地的独特旅游资源和人文特色,打造集民族风情、民俗特色、自然山水于一体的民俗度假村,让乡村旅游成为振兴乡村的金钥匙和脱贫致富的新引擎。大河乡乡长王叁俊介绍,西柳沟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以“田园人家”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培育“城里人游乡村”消费产品,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县城后花园”。为提升乡村旅游品质,配套完成了滨河廊道、丹霞步道、便民桥建设,配套建成观景台、观景亭、钢架桥、景观水池等设施,并在注重保留旧村落原有风貌基础上,完成了72户村民房屋改门、改顶和墙面美化。“希望打造一个田园诗意的村庄,让更多人来这里听鸟鸣、闻花香、赏美景,感受乡土味、文化味、人情味的多元味道。”王叁俊说。

山水故依然,风景非复昔。越来越多游客的往来,让西柳沟村民发现,多少年来自己看着乏味的这片山水,原来就是城里人口中的“诗与远方”。改造后的民舍,青瓦白墙,墙面上淡雅的二十四节气手绘图案让游客感叹,原来农村的房屋也可以如此文艺。在一间名为“闲清福居”的民宿,记者看到院落里绿树红花,屋内装修简约大气,“乡村民宿可以很接地气,也可以很文艺。”西柳沟村第一书记鲁泽鹏告诉记者,“民宿后院还将添置游乐设施,游客带着孩子来,大人娱乐休闲,孩子们也有了游玩的项目。”除特色民宿,村上还通过招商引资建起星火户外拓展基地,“游客可在户外基地体验丰富的拓展活动,更好拉动村上旅游产业发展。”据鲁泽鹏介绍,目前全村共有牧家乐6户、烧烤营地8户、特色民宿4户、户外拓展基地1处、根雕艺术馆1处、手工作坊2处、便民商店1户。去年,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18万元。

如今,面貌一新的西柳沟村已成功跻身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甘肃省省级旅游示范村,西柳沟村就此跑出了发展“加速度”。“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积极创新和开发参与性特色旅游项目,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延伸产业链,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谈及未来的发展,鲁泽鹏信心满满。

图/赵琳

(张掖日报官方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