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樊锦诗自述:莫高窟没有被破坏是个奇迹


来源:济南时报

红卫兵们一看我们特别郑重其事地派专人给他们讲解,大受感动。一方面感动于研究所的“热情接待”,另一方面也感动于石窟艺术的魅力。于是,我们就趁热打铁,和对方达成了一个“协议”,由双方联合写小字报

原标题:《我心归处是敦煌》  

《我心归处是敦煌》

樊锦诗口述

顾春芳撰写

译林出版社

2019年10月

莫高窟没有被破坏是个奇迹

许多人都问我,莫高窟在“文革”期间有没有遭到破坏?

当时在全国范围内“破四旧”,导致很多文物和古迹破坏极其严重。大家都在想,莫高窟能幸免吗?

当时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同仁们确实非常担心红卫兵进洞窟搞破坏,因为洞窟里面都是泥塑和壁画,根本经不起折腾。但是,“文革”期间敦煌文物研究所没丢一本图书,没有一幅壁画和一尊彩塑被破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很多人不解,一些外国记者也经常问我。我说,你们可以自己去看,眼见为实,确实一点都没有被破坏。我想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文革”初期,中共中央《关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保护文物图书的几点意见》中明确指出,“各地重要的有典型性的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及雕刻壁画等都应当加以保护”,这个文件我们研究所的同仁都知道。红卫兵不知道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我们是干文物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保护洞窟及其文物。第二个原因是:“文革”中敦煌文物研究所内部虽然也搞派系,但是在保护文物的问题上,大家都毫不含糊,达成了基本的共识——无论在什么时候,个人可以去莫高窟以外的地方参加活动,但是绝对不能把武斗引进来。谁要是引进武斗,破坏了文物,要负法律责任。

当时,大家最害怕的就是外面的红卫兵来破坏敦煌莫高窟。为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敦煌文物研究所对重要洞窟采取了特别的封洞措施,以防真有打砸抢事件发生。

果不其然,有一天,一队红卫兵来到了莫高窟。

整个研究所一下子非常紧张,我和当时所里的几位领导就去跟红卫兵斡旋。我们对来者说,这儿的洞窟、壁画和彩塑,不是“四旧”,而是重要的古代文明的遗物。国家也有规定,要保护文物。我们这么说,是希望能做做这些年轻人的工作,希望他们保持冷静和理性。没想到这群年轻人说:“你们不要紧张,我们就是来敦煌看看。”我心里一下就明白了,这应该是一群借“串联”之机,溜到敦煌来看莫高窟艺术的首都学生。

但是,他们提出要进洞参观,让不让他们进?让他们进,万一他们在洞子里心血来潮,趁机破坏怎么办?棍子抡起来,根本不要使什么劲,那些泥塑就完了。如果不让他们看,也许会激怒这些人。今天走了,明天再带领一帮人来怎么办?我暗自想,兴许这些年轻人和当年的自己一样,非常向往敦煌这个地方,好不容易来了,希望看看莫高窟的艺术,那不妨就先让他们在一般的洞子里看看。

于是就派专人陪他们去看洞。我心里想好了,陪同的作用有二,一来可以随时防止破坏行为,二来说不定可以化敌为友。

红卫兵们一看我们特别郑重其事地派专人给他们讲解,大受感动。一方面感动于研究所的“热情接待”,另一方面也感动于石窟艺术的魅力。于是,我们就趁热打铁,和对方达成了一个“协议”,由双方联合写小字报,打印出来在敦煌的马路和车站到处张贴。小字报的主要意思是:首都红卫兵团已和敦煌文物研究所造反派联合起来,共同保护莫高窟,其他企图在此造反的兵团,你们就不能再过问了!这个联合小字报“协议”真的起了作用,其他造反兵团看到已经有首都红卫兵团进驻,便不再过问了。

[责任编辑:李继霞]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