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窑洞里传来哞哞声 请参观“背风向阳”红牛“新居”


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甘肃平凉市崇信县黄花乡凉水泉村窑洞养牛示范点,一排排整齐的窑洞里传来“哞哞”声,当地改良废旧窑洞进行规模化养殖已见雏形。

原标题:甘肃平凉“变废为宝”:旧窑洞改良成红牛“新居”

甘肃平凉“变废为宝”:旧窑洞改良成红牛“新居”

平凉市崇信县黄花乡凉水泉村农户正在给红牛添饲料 李宏伟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6日电(张建刚)在甘肃平凉市崇信县黄花乡凉水泉村窑洞养牛示范点,一排排整齐的窑洞里传来“哞哞”声,当地改良废旧窑洞进行规模化养殖已见雏形。

平凉,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核心地带,是“一带一路”的交通枢纽和西北地区的农产品集散地。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盛产小麦、玉米、苜蓿等作物,以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也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肉牛优势发展区域。

平凉民众素来有养牛的习惯,但普遍以家家户户零星散养为主,不仅规模小、水平低,而且养殖效益不高。

图为旧窑洞改造后外观,红牛已入住“新居”。 李宏伟摄

旧窑洞改造后外观,红牛已入住“新居”。李宏伟 摄

“助推草畜肥产业一体化发展,要重视民众。”为了做精红牛产业、创新养殖模式,黄花乡党委书记朱清源说,“当地挖掘原乡公社旧居窑洞‘背风向阳’优势,对五排132孔窑洞,维修加固,建成了具有冬暖夏凉、干燥通风的窑洞牛舍,并配套修建堆粪场、管理区”。

“窑洞养牛卫生环保、牛长势好、坐膘快、疾病少。”今年54岁的黄花乡凉水泉村农户朱占民,祖祖辈辈都以务农为生,五年前,他购买了5头牛利用以前居住的废弃窑洞养殖红牛,今年初,窑洞养牛示范点建成后,他贷款10万元,继续购买了一些能繁母牛,扩大养殖规模。

谈起养牛效益,朱占民说:“比在外打工强多了,今年就下了13头牛犊,卖了4头,挣了3万多元。”

据了解,为解决饲养户后顾之忧,崇信县为农户免费提供化肥、种子等物资。黄花乡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由当地村社干部、党员、大户带动养牛,形成“基础母牛投放式”“配股资金分红式”“党员能人加入式”三种养殖模式。

“窑洞的充分利用,有效节约了土地资源,降低了投资成本,增加了养殖效益。”朱清源说:“接下来,继续推行已运行良好的模式,解决部分农户有养殖能力无养殖场地的问题,走出适合当地牛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