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8000年华夏文明彩陶之光绽放京城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此次展览由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和定西市委宣传部、定西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临洮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市东城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马家窑文化彩陶博物馆承办,集中展出70余件距今5800年至4050年的史前彩陶珍品,为“七一”前后的北京新添一缕神秘的远古文化之光。

出现最早可释读的文字——这件半山类型的神秘彩陶,上半部是蛙神纹饰,两侧绘有类似于飞羽的翅膀,下半部绘有很大的女阴符号,而四周这些奇特的符号代表着什么寓意呢?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王志安会长在2011年8月31日曾在《中国文物报》做了《马家窑彩陶上发现中国最早可以释读的文字》的整版报道,他提出彩陶上出现的这些独特的符号,就是中国最早可识读的文字“巫”字。在远古“巫”是沟通天地的使者,这个黑彩人物很有可能就是一位部落首领或女巫,也可能就是传说中“女娲”的原始造型。

“卍”字符与太阳崇拜——这件马厂类型的彩陶上,描绘着双向对称的两组图案。一组对应的圆圈中,绘就着两个浑身长满羽毛的鸟形动物,有凌空飞翔、旋转飞升之状,也形似“卍”字。远古先民在劳作中,每日看到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就认为太阳是一只飞翔的鸟,从太阳鸟到“卍”字符的演变,体现了古人从“太阳崇拜”到无穷反复的观念。而另两个面绘有的女阴纹,则代表了生殖崇拜和“阴”性观念,这两组异常分明的“一阴一阳”,正体现了中国原始哲学中“阴阳对立”的辩证关系。

最早的社会等级分化——马家窑文化彩陶主要用于远古先民的祭祀活动。展览中的一件马家窑类型彩陶高七十厘米,不仅器型大而黑彩水纹绘制精美,口径上绘有人面纹。在出土的彩陶当中这样大的器型比较少见,这是部落首领表示权力和尊严地位的象征物,说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了最原始的社会等级划分。

这些精美纹饰和鲜见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似乎带领着观众穿越时空隧道进入了远古世界,在艺术视觉享受的同时与远古先民们对话交流,感受着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辉煌。

薪火相继传承文化中国

展览期间,还同步举行了“世界视野中的马家窑文化学术研讨会”,国内外考古学、民族学、哲学、文字学、文化艺术学等领域的40多名专家学者,如谢端琚、刘庆柱、王仁湘、韩建业、郎树德、孙宏开、王仲等汇聚一堂,分别就“中华民族艺术与马家窑文化”、“世界视野中的马家窑文化”、“羌与马家窑文化”等主题进行学术研讨。

另外,会议期间《世界视野中的马家窑文化》一书也首次面世。此书是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西北民族大学马家窑文化研究院院长王志安先生和加拿大易经学会主席、国际易学联合会副会长,考古学家邓宏海先生合著的最新著作,近日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知名企业家张同发出品,著名考古学家谢端琚作序。

此次展览还同步举办“心旅马家窑——五湖散翁(王志安先生)书画艺术展”。王志安会长是著名书画家、研究馆员、一级美术师,五岁习书画,有七十年艺术经历。展览以书法形式表达他认知马家窑文化的灵境与内涵,以及对马家窑文化研究、传播的痴迷之情

本次展览和研讨活动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马家窑文化的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展现定西市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精美的彩陶珍品期待着首都人民走进定西,走进陇上名城临洮,到马家窑文化遗址观光旅游。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