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麦积山“西魏微笑”背后一段凄美的皇家爱情故事


来源:兰州晨报

她曾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引来大军讨伐的美貌皇后,被迫出家,结局比杨玉环更凄惨……当记者知道了1500年前的那段凄美爱情故事之后,今年1月再次登临麦积山,来到东崖上的麦积山石窟第44窟,去拜谒一尊西魏的主佛造像。

原标题:麦积山44窟:“西魏的微笑”背后的凄美爱情

麦积山石窟44窟主佛

麦积烟雨

秦腔历史剧《麦积圣歌》剧照

麦积山东崖下部的44窟,原为平面方形,复斗式四面坡顶,正壁开一圆拱形浅龛。现存造像四身,正壁龛内主尊佛,龛外两侧各一胁侍菩萨,左壁存一弟子。该窟造像造型优美,躯体饱满丰润,细腻光洁,是麦积山石窟西魏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造像。

1上天给了元宝炬十年的时光

她曾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引来大军讨伐的美貌皇后,被迫出家,结局比杨玉环更凄惨……当记者知道了1500年前的那段凄美爱情故事之后,今年1月再次登临麦积山,来到东崖上的麦积山石窟第44窟,去拜谒一尊西魏的主佛造像。

石窟中的主佛高约1.6米,水涡纹高肉髻,结跏趺坐。举右手,五指前伸,掌向外,作“无畏印”;左手下垂膝前,作“与愿印”。鼻梁高而修直,额头宽广。通肩袈裟自然下垂,衣褶如花朵般盖过双膝,覆于佛座前,比重几乎占到了整座雕塑的一半,质感厚重,线条飘逸,层次分明,具有浓厚的装饰趣味。这尊主佛坐姿极为沉静,衣褶的曲线却动感十足。更让人赞叹的是她的面部,薄唇小口,嘴角浮现出一抹亲切神秘的微笑,那神秘的气度显然来自佛国,悲悯祥和,但亲切的意味却分明来自人间,温暖慈爱……

她是以谁为原型呢?

有学者认为,这尊充满女性美德的主佛是为了纪念西魏文皇后乙弗氏,以她为蓝本来塑造的。在麦积山石窟历史上,西魏文皇后乙弗氏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公元534年,盛极一时的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西魏是在一代枭雄宇文泰一手策划下,从北魏分离出来的,所谓的开国皇帝文帝元宝炬是他所立的傀儡,乙弗氏则是元宝炬即位后册封的第一位皇后。

西魏刚建立时,北有柔然,南有萧梁,东有东魏,皆对它虎视眈眈。但西魏的实际掌权者宇文泰却长袖善舞,将所有的危机消弭于无形。

宇文泰一生,正处在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折点,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观时而变,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了北周王朝的基础。

有这样的牛人“醒掌天下权”,那么元宝炬只好去醉卧美人膝了。上天给了元宝炬十年的时光,让他有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按照《魏书》记载,元宝炬的皇后乙弗氏简直将女性所有的美德聚于一身,她性情温柔如水,吃斋念佛,勤俭节约,从不佩戴珠玉身穿罗绮,平素里只穿着旧衣,为人宽厚而没有嫉妒心。

元宝炬和乙弗氏是真爱,从乙弗氏入宫开始,两人一共生了12个孩子,然而命运似乎从来没有眷顾过这对苦命鸳鸯,孩子大多夭折,只剩下了太子元钦和武都王元戊。

2和亲和出了战火,宇文泰很恼火

自从北魏分离成了东魏和西魏后,柔然便成了两国最强劲的敌人,为了全力对付东魏和南梁,宇文泰对北边游牧民族柔然和突厥采取和亲政策。问题是宇文泰的和亲和得有些绝,以前中原王朝的和亲只是把自家的公主嫁过去,但西魏却是要把他们的皇帝原配废掉,以皇后之礼迎娶他国的公主。

公元538年,柔然公主抵达长安,虽然只是年仅14岁的女孩,但此女生性善妒,不依不饶地要驱逐乙弗氏。

于是,公元538年2月,懦弱的皇帝元宝炬废掉了他心爱女人的后位,将乙弗氏逐出长安,削发为尼。

一身缁衣,一盏青灯,在天水麦积山,奉旨出家的乙弗氏在心灰意冷中开始了她那波澜不惊的清修生涯。

然而,皇帝的软弱并没有换来边境的安稳,公元540年,柔然出兵,西魏再一次生灵涂炭。而引起战火的理由竟然是新来的皇后听说她的夫君仍然和旧爱藕断丝连。柔然公主很敏感,虽然和自己相比已是韶华不再,但乙弗氏才是元宝炬最爱的人。那么,就让她去死!

柔然公主写信告诉自己的父亲阿那瑰可汗,诉说自己后位不稳,请可汗起兵逼魏文帝将乙弗氏除去。于是阿那瑰可汗于540年发兵10余万直犯边境。宇文泰大发雷霆,质问柔然。阿那瑰可汗说,一国不能有二后,西魏废后还活着,将来仍妄图复封为后,公主免不了被废黜,因此兴师问罪。如若退兵,先杀掉废后乙弗氏。

和亲和出了战火,宇文泰很恼火,他阴冷的目光看向元宝炬。压力之下,元宝炬最终屈服,他叹息说:“岂有百万之众为一女子举也?虽然这样,朕若不肯割爱故妻,自招寇患,致此物论,亦有何面目见诸将帅邪!”杀自己的妻子还要为自己辩解,丈夫做到这样,也是无能加无奈啊!

情到深处浓转薄,在柔然大军和权臣宇文泰内外双重胁迫下,元宝炬心在泣血,却又一次选择了屈服,一封赐死诏书快马加鞭送到了秦州(今天水)。

看到诏书,乙弗氏异常的平静,临死之前,乙弗氏给那个软弱的男人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却是“愿至尊享千万岁,天下康宁,死无恨也”。为不牵连无辜,她亲手给侍奉自己的数十名宫女剃度后,只身走进了佛像背后的山洞从容自尽。

乙弗氏死后,她的儿子武都王元戊在麦积山为母亲开凿了寂陵。

按照学者的考证,当初的寂陵便是今天麦积山的第43窟,这是一个仿殿堂式的窟龛,三间四柱、前廊后室结构,装饰非常华丽。窟内后室呈长方形,前室为平面马蹄形穹隆顶,类似游牧民族的帐篷,也算是在祈祷这位来自青海高原的女子魂归故里。

“寂陵”,俗称“魏后墓”。第43窟开凿的时间,据《后妃列传》推断,应当为西魏大统六年,也就是公元540年。

3鲜卑一族,总不乏痴情种子

开凿寂陵的同时,元戊从长安带来了最高水平的工匠,为自己的母亲发愿造佛像。工匠们严守西魏时期对佛像“美丽庄严”的审美要求,所造西魏坐佛,比例尺度十分完美,庶几无纤毫遗失,人物的慈悲本性和内在神韵反映得恰到好处。

第44窟的造像技术远远胜于麦积山同类石窟,不难理解,这毕竟有来自西魏皇室的全力支持。

远在长安的元宝炬始终也无法忘记这位为他而死的结发妻子,在自己的寝陵竣工后留下亲笔文书,说自己去世后,由乙弗皇后配祭。元宝炬的长子元钦登位后完成了他的心愿,在他驾崩后,追谥乙弗氏为文皇后,配祭于太庙,终将自己的母亲与文帝合葬于永陵。

元宝炬死后,西魏的朝堂、宫廷里仍然充斥着虐杀、阴谋和死亡的气息。

为了更好地控制皇室,宇文泰将自己的长女嫁给元钦做了皇后,历史上没有记载宇文皇后的名字,只有在清人著的《北史演义》曾说她名为宇文云英,这么俗气的名字,显然是演绎了。

造化弄人,在那个战乱的年代,鲜卑一族,总不乏痴情种子。

元钦虽然也是傀儡皇帝,但他非常喜欢稳重端庄、贤淑善良的宇文皇后,为了与宇文云英过上那种白首不相离的恩爱夫妻生活,他坚持只守着自己唯一的宇文皇后过日子,不再册妃,也不再接受其他女人进宫。

那个时候天下群雄割据,不会因为夫妻恩爱就会减少战争,也不会因为夫妻和睦,就会幸福地白首到老。年轻气盛的元钦不愿做别人的牵线木偶,一心想要光复大魏社稷,重新统一北方,进而一统天下。可是,他又岂是历尽政治漩涡的老狐狸宇文泰的对手。

公元554年正月,元钦密谋诛杀宇文泰事败,宇文泰将元钦废黜,幽禁在雍州。同年4月,宇文泰鸩杀元钦。

按理说宇文皇后即使不做皇后,有强大的娘家眷顾,她还会继续幸福下去,父亲宇文泰还会给她安排更好的未来,可她没有,她没有像北周的皇后杨丽华那样,接受父亲的赐封做了公主,而是选择为丈夫殉情。

宇文皇后是第一位为丈夫殉情的皇后,她和元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对一夫一妻的帝后。

一手导演了乙弗氏爱情悲剧的权臣宇文泰,万万没有想到,下一出爱情悲剧竟会发生在自己爱女身上,这又怪谁呢?

[责任编辑:裴自晶]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