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长城 | 三代长城:记录两千年甘肃辉煌的断代史史书


来源:凤凰网甘肃综合

在甘肃,长城是一部记录甘肃辉煌的断代史史书。逾越两千多年历史的长城,经风雨尘埃的荡涤后,静静的屹立在无垠的大漠中。

另一条复线自武威黄羊镇以东的东滩从主干线分出,只向南穿古浪峡,越乌鞘岭,沿庄浪河纵贯永登县全境,至河口沿黄河而下,经安宁堡至兰州,再东北行,过桑园峡,经靖远县而进入宁夏,在甘肃境内全长1200公里。明长城在嘉峪关、山丹、永昌、古浪等地保存较为完好,翻山岭,穿沙漠,过草原,经绝壁,宛如一条巨龙,把数十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城台、烽墩连成一体,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

嘉峪关的关城是明朝关城,明朝是历史上第三次对长城大修的时期。那时候长城被叫做边墙,长城经过千百年的半梦半醒的修养,在明朝时期又被唤醒了。

明朝属封建社会社会发展的末期阶段,一些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封建社会的发展已经走了下坡路,从封建统治者内心来讲,当然是想再努力努力,保住王朝,保住统治千百年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具体的措施上就能看出,如锦衣卫。而修长城又是迫不得已的事,明灭元,元朝的残余势力退至北边,先前的隐患均显现出来,加上先前谋士“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长城的修筑又一次大规模展开,此次长城一修6350公里,影响都较前两次大。

明长城由城墙、关城、城堡、墙台、烽墩和驿站等组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属于黄土夯筑结构,城墙墙体高而坚固,攻守更加严密。为了便于指挥,明朝沿长城组建了九个以长城为基本阵地的城镇防御体系,被称为“九边重镇”,现甘肃境内的明长城在那时分属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三镇管辖。从整个明长城的分布图来看,明长城的地理位置比秦长城向南移了,也就是说缩短了,这与陆路丝绸之路的衰退是密不可分的。

明朝时,全国经济中心的南移,海上贸易不断繁荣,南方的发展超越北方北方再没更多地吸引封建统治者的目光,而北边的长城也只是为了防御元朝的余孽,再无他用了。故而长城没有再次延伸,不过,明长城在修建时还是有亮点的。首先,在其修筑中,首次出现了“承包责任制”,从长城脚下出土的工牌看,当时是将每段长城的修筑承包给个人的,如有问题出现,按工牌责罚其主,这种先进的劳作管理制度在现在也是常用的;其次,地理知识的广泛运用,“依水而建,天然自成”的原则沿用到明朝,更让人惊叹的是他们沿400毫米降水线修筑长城,选择天然锁钥的地形修筑关城,使长城的防御更胜一筹,进攻上也占据优势;在此遵循“五里一燧,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建筑原则,加强信息网的建设,通信网络更加强大,而且在关城内外设置十二道城防关口,如嘉峪关依次设外城壕、外壕、绊马坑、月牙城、壕墙、护城沟、嘉峪关门、会极门、柔远门、光化门、朝宗门、东闸门等,要想进入是何等不易,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那时真的守住了。

在山丹,汉长城和明长城是并行的,汉长城是以壕沟为墙,而明长城是筑墙为障。据资料显示,山丹境内的长城全长98.5km,呈东西走向,由壕沟、自然河、烽燧等构成,全线以壕沟代替墙垣是其特点,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汉长城遗址。汉长城被称为“塞”,其建筑原则也是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河水相间”的,而且遵循“察地形、依险阻、坚壁垒、远望候”的原则,现今,敦煌段的汉长城建筑特色最明显,如玉门关长城,观墙壁、不难发现是分层、分段的墙壁多用碎石砂砾、坚韧植物,是用当地的芦苇、红柳等编织成框架中间实以砂砾层层叠压而成,为确保其坚固,又用芦苇做垫和土铺在每层之间,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和之使砾石结块,坚硬无比经千年风雨不动安其色,蔚为壮观。

这就是长城,它并不是简单的、黄土夯筑的、无生命的墙体。它是中华文明的源流,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伸向大漠里的文明。多少戎马疆场,多少离合悲欢,上演的是历史的碰撞承载的是“成城”的决心。“用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象征。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凤凰政务

网罗天下

今日推荐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