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班子与张掖杖头木偶戏
2018年05月19日 11:54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刘小雷 陈玉梅
张掖杖头木偶戏,是明初由于朱元璋大规模移民自秦晋一带传入该地区的,到清代中期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
木偶戏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戏剧,中国传统艺术之一,现在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三国时已有偶人可进行杂技表演,隋代则开始用偶人表演故事。
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汉代《后汉书·五行志》中已有“作魁儡”的记载,三国时,马钧的“水转百戏”显然是对汉代人戏的模仿;北齐时,水动的“机关木人”制作,技艺高超,尤其出现了“傀儡子”演“郭秃”故事的木偶艺术,暗示了中国木偶戏的形成年代,只可惜文字记载却很少。
专家依史而断,在公元550年至577年的北齐时代,中国已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当众表演简单故事的木偶戏。唐朝,文化繁荣异常,歌舞戏、参军戏争奇斗艳,机关木人可以饮酒唱歌吹笙,表演与制作已达完美的统一。甚至,据敦煌莫高窟31窟所藏盛唐壁画及诗词歌赋推断,提线、杖头、布袋、“盘铃傀儡”等木偶类型,此时皆有。
世世代代的发展和传播,木偶戏也有了很多细分的门类与特点。张掖的杖头木偶戏,之所以与众不同,从音乐角度讲,它是将秦腔、陇东道情和皮影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独一份的木偶戏。
杖头木偶戏古称“托偶”或“托戏”,俗称“三根棒”,张掖民间称“肘娃娃”或“肘偶”。杖头木偶戏用三根木棒操纵,其中一根支撑木偶头部,称为主棒或面棒,耳、眼、鼻、嘴均能闭合张开,眼珠转动,头颈上下左右扭转;另两根木棒操纵木偶人的双手,称“手挑子”。
邵家班子的杖头木偶全长有一米左右,比一般同类木偶大,平底没有腿,如果需要表演腿部动作,另制作双腿由演员配合操纵,称之为“配腿”或“配脚”。流传至今的各类木偶和道具均由自己制作,木偶在造型上十分注重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既借鉴了民间神像、古代彩塑、雕刻的造型和技法,又吸收了戏曲脸谱的表现手法。
记者一一和眼前看到的木偶做着比对,果真,艺人们手中的木偶都没有腿,长长的衣摆将演员的手遮住,像是木偶所有的机关都藏在手心里。木偶人的头部以泥土雕塑,干后彩绘成生、净、丑、旦等各类角色,颈部用铁丝与偶身相连,偶人躯干四肢以木刻制,偶头和偶身可以相互搭配,便为不同的角色。木偶的脸,红的红,白的白,与京剧的脸谱较为相似,由此可以分辨出人物的忠奸、善恶。
田华说,这些木偶不仅仅是转头动眼,还能开合扇子、写字、拿书、斟酒、撑伞、烧香点烛、射箭、舞剑等,动作十分形象、惟妙惟肖。不仅如此,还能做喷烟喷火、杀头、开扇、搬物等高难度特技动作。
除此之外,还有人物木偶40多个,动物木偶6个,专门的木偶服饰有60多套,这对于一个民间家传的木偶戏班子来说非常不容易。
第八代传承人邵学信与孙悟空木偶
晚清木偶“穆桂英”
张掖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在民间极受欢迎
练习结束,正式演出就要开始了。
这一幕演的是包公与皇姑之间的一场对手戏。身着黑袍的包公,与身着凤袍的皇姑,分别由邵家传人邵多林与邵卫红扮演,演的是折子戏《后三对》当中的一折。
现在的杖头木偶戏,木偶的操作与唱腔是由两人分饰的,邵多林手擎包公木偶,站在台中,旁边是担任包公说唱的专门艺人。干鼓急促地敲着,包公上场。只见木偶在邵多林的操控下,一步一步,踱步入场。站定,艺人开腔,一段段唱词唱出,包公跟随着唱词变化着动作,木偶动作的变化,邵多林也与木偶一样,做着同样的动作,甚至动作幅度还要更大一些。包公走,他也走,包公迈小步,邵多林也迈小步,包公伸出双手作揖,他也俯身,身段走步,样样丝毫不苟,有板有眼。眼神一直随着木偶的头部,专注而又多情,甚至唱词也在口中默默念着,仿佛已经人偶合一。
邵卫红手擎着皇姑的木偶,在包公唱念时,静静在一旁候场。虽然木偶未动,但是邵卫红却没有一丝松懈,一脚在前,另一脚脚尖点地撑在后面,做着准备动作。当皇姑木偶水袖一扬,邵卫红也将手中支撑着木偶手臂的竹竿挥出去,划出一道弧线,轻盈飘逸。
邵家班子里,艺人们都是在张掖土生土长的乡亲们,手劲足、嗓音亮,二胡、三弦、铜锣,还有羊皮鼓,齐齐发声,不用扩音的话筒,在很远的地方也能够听见。
说到唱腔,邵家班木偶戏的唱腔是以秦腔和眉户剧为基础,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民间传奇、神话故事,现留存的传统剧目有《八义图》《进妲己》《马武取洛阳》等几十种。它的唱腔、剧目、服装、表演等方面均与秦腔程序相同。因此,能演木偶戏的人也能登台演秦腔,尤其生、旦、丑的表演,仍保留着秦腔的古老动作方式。张掖木偶艺人集唱、做、念、打和奏乐于一身,在民间极受欢迎。
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是河西地区唯一尚存的一支杖头木偶戏班,它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据《张掖市志》等相关资料记载,张掖杖头木偶戏是明初朱元璋大规模移民从秦晋一带传入,至清代中期以后,木偶戏进入全盛时期。不仅流传范围广,而且演出的剧目和戏班也逐渐增多。
随着干鼓节奏慢下来,弦乐的声响也渐渐弱下来,这一折子戏唱完了。邵学信老人的目光这才从木偶身上移了开来。今年已经84岁高龄的邵学信老人,依旧精神矍铄,目光清澈、安详。说起邵家班,老人的诉说便慢慢地有沧桑感了。
在旧时,较为著名的木偶戏班有三个:一是道光初年的双盛班(即邵家木偶戏班),已有八代传人;二是道光年间杨杰创立的皮影班(义和班);三是由魏学富、魏学剑兄弟俩在光绪三十四年创建的全盛班。这三个戏班都是由家族成员组成,实行班主管理的家传世袭制。邵家木偶戏班是由家族成员组成,实行家传世袭的班主制。戏班多在婚丧嫁娶、岁时节庆进行演出,演出场地不受限制。
到了1952年,在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以邵家班子为主,将当时颇有影响力的邵家、魏家、杨家合并,成立了张掖县(现甘州区)前进木偶剧团,班主为邵家第七代传承人邵延年。原本盛行于农村的木偶戏,尤以上寨子最为盛行。后来剧团成立,艺人们成了专业的木偶剧演员,跟随着剧团,在河西各地演出。木偶剧团走到哪,哪里就聚集着乡亲们,争相来看木偶戏演出。
邵家班杖头木偶传承谱系
晚清木偶头“秦英”
老人的眼光久久地停留着,像是摩挲着它们的肌理,充满了慈爱
回忆着当年木偶戏的辉煌,邵学信老人很是动情。
十岁学艺,到现在已经有70多年了。这70多年里,在时光的流逝中,见证了家传的木偶戏,一代一代的传承。
“邵家木偶戏有很多东西在我手里怕是要失传了。”这是老人口中重复最多的一句话。记者惊讶,何故?
原来啊,随着现代化娱乐方式的增多,现在的年轻人愿意学习祖辈们流传下来的传统木偶戏的已经很少了。以前传男不传女,传本家不传外姓,现在也已经打破了这一规定。到了“学”字辈,曾经兄弟7人一起学艺登台,就在去年,邵卫红的老父亲邵学玉刚刚过世,老一辈的艺人,现在也只剩下邵学信老人和邵学玉的遗孀王秀英。
学习木偶戏是个苦差事,问问邵多林和邵卫红就知道了。木偶的操作,一般共有三根杆子,一根主杆,两根细杆。主杆置于偶人后背中部,掌握身的前后仰俯;侧杆两根,分置于两臂,掌握两臂及手的动态。演员表演时,以左手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掌主杆,操作木偶人的躯干;又以拇指、食指捻动左侧杆操作偶人左臂;右手掌右侧杆,操作偶人右手。如果一名演员同时操作两个木偶,则一手掌一偶人,拇指和食指兼顾左右手动作,这要求有熟的技巧方能胜任。
再加上服饰、头饰,最重的木偶可以有30多斤,最轻的也要有10斤上下。这就对艺人的要求格外严苛。“叔父对我们的要求是,木偶衣襟的下摆,最低要与自己的鼻尖齐平,手不能露出来,木偶不能乱动、摇晃,不能上上下下,既要自身保持平衡,也要与其他的木偶保持齐平。不然,演着演着,木偶会突然没有了头,或者一下子矮半截。”这也是传男不传女的用意所在,毕竟男子的力气大,个子高,不然尽管在幕后,演员也还要穿着戏剧里面的厚底鞋演出。
演木偶戏需要童子功。不仅仅要学习木偶,皮影、大戏都要学习。唱念做打要求样样精通,还要会制作木偶。
说到制作,此次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亲眼看到制作过程。记者问邵学信老人,木偶戏不是可以喷烟、吐水、喷火等吗?现在可有这样的木偶?
老人遗憾地摇摇头,说:“没有了。到我这辈应该要失传了。喷烟吐水喷火,这些高难度的动作,是有小机关的。现在的木偶,主杆是实心的木头,以前不是这样的。主杆和细杆都是中空的竹子,一端与木偶的嘴巴相连,一端在靠近艺人手握的地方,掏出一个小孔,到了要喷烟的时候,旁边的人点好烟,演员吸一口,然后从主杆的末端喷入,随后,烟就随着主杆上升到木偶的嘴巴,嘴一张,就成了喷烟的效果。”同理可推,吐水也是这样。喷火时,在木偶的嘴巴里放好火纸,木偶嘴巴张开,空气进入,就有了喷火。每每一喷火,必定是全场叫好声最为响亮的时候。
在老人的身后,陈列着一排排清代、民国时期的老木偶。这些退役的木偶,大多都是邵学信与哥哥邵学玉制作的。以前所做木偶脸小,精致,眼睛和嘴巴可以活动,有些甚至腰身也可以动。
其中有一对较小的猴子造型的木偶,老人的眼光久久地停留着,像是摩挲着它们的肌理,充满了慈爱,记者问站在一旁的王秀英老人。原来,邵学信在以前登台演出的时候,演得最多的就是孙悟空,这几个小猴子的木偶,就是表现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时用的。
面临着制作工艺即将失传的危机,老人既心疼又无奈,想着怎么不能在自己手里留下这个缺憾,可是由于工艺繁复、资金困窘、后继无人等种种原因,目前的状况,老人一直没有办法再制作出曾经精致、暗藏机关的木偶,一念至此,老人一声叹息。
西北的土地广袤、辽阔,根植于此的杖头木偶戏也浸润着它无限的热烈与苍凉,等待有心人抢救呵护,或许传习所的存在,和有关部门的关注,这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还将流传下去。
[责任编辑:李倩]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