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刚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阳沟管护站女子管护队骑马巡护 肖刚 摄
在平均海拔3100米的祁连山腹地,守护逾15874公顷的生态安全屏障区,每天最远走55公里、每月至少巡护22天……她们就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阳沟管护站女子管护队。7月17日,“探访秘境 绽放世界”香港媒体祁连山国家公园(候选区)青海片区采访行团队走进生态“女神”天团,聆听她们踏遍青山守护风景独好的故事。
队员们在巡护途中采集上传植物信息 肖刚 摄
这支队伍由32名当地藏族牧民女性组成,所守护区域地处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核心,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黄河流域水源产流地,拥有极其珍贵的冰川、森林、草原等复合生态系统。而她们的工作,涵盖查看林草生长、防治病虫害、排查火灾隐患、保护救助野生动物、入户宣传、人员流动信息收集等方方面面。
地形复杂,沟壑纵横,气候恶劣是这片管护区不友善的一面。为此,队员们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有路开车骑摩托,无路骑马或徒步。“我们的摩托车技术非常好,骑马更是游刃有余。”队员才让什吉自豪地说。
妈妈队员带着孩子执行日常巡护任务 青阳沟女子管护队供图
而令才让什吉心有余悸的,是和队友在小东索沟遭遇三只野狼的经历。当时,她们强压恐惧,大声吆喝、用背包拍打树干,惊退狼群后,才返现汗水浸透衣衫,背包里的干粮也拍成了碎渣。队长杨毛措也曾经历巡护至离站40公里且无手机信号的大拉洞脑时,车辆陷入冰窟,她和队友在严寒中挣扎5小时才脱困求援,腿部失去知觉。
青阳沟女子管护队中,年龄最大的50岁、最小的24岁,不少队员都做了妈妈,而她们的孩子大都有随母出征的经历。队员忠可措的孩子小扎西会在巡山路上主动捡起垃圾交给母亲,索南吉的女儿拉忠吉在巡山母亲的背上度过童年,长大后利用假期到管护站担任讲解员。雪山、森林、草原都印刻着孩子们成长的脚步和对守护的传承。
无人机的应用大大便利了青阳沟女子管护队的日常工作 肖刚 摄
2021年,青阳沟女子管护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先进集体”。面对荣誉,杨毛措表示,“祁连山的生态越来越好,看到环境的可喜变化,我们守山护林的干劲儿更足了。”队员杨忠也笑着说,“虽然脸晒黑了,但守护这片青山绿水,心里却更亮堂了。”
(本文章版权归凤凰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