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诗意的夜行
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我特别喜欢来一场诗意的夜行。在我看来,白天的行走是为生活奔波,夜晚的行走则是心灵的放牧。走在白天里人是急匆匆的,而走在夜色里则可以从容缓慢,优雅淡定。
我的这个习惯,源于小时候跟母亲在夜色中去外祖母家。我家和外祖母家在同一个村子,外祖母家在村南,我家在村北。母亲忙完一天的事,只有晚上才会闲下来。吃过晚饭,我们母女俩一前一后朝南走去。有月亮的晚上,四周亮堂堂的,路上仿佛撒了一层白霜,透着微微的寒意。母亲牵着我的手走出家门,可我总是挣脱了她的手,像欢快的兔子一样,跟在她身后随意蹦跳。有时我抬头望着月亮,背诵母亲教我的古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母亲扭身冲我笑笑,故意加快脚步,我赶紧跑着追上去。有时晚上没有月亮,只有星光闪耀。那样的时候,我更得意了。有那么多星星作伴,多么有趣。当然,有时候夜色漆黑,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不过我一点都不害怕。那条路我走过千百遍,即使闭着眼也能走到外祖母家。
人穿行在夜色里,就像一条鱼穿行在水中,看似没有方向,四周却都是指引。在那条路上,我从未因走夜路摔倒过,连趔趄都没打过,甚至脚下的小石子我都能轻松地躲开。母女两个人,怀着快乐和温暖的心情,走在安静的夜色中,仿佛马上就要靠岸的小船一样。我们脚步轻快,带着即将触摸幸福的欣喜。
外祖母早已备好美食等着我们。那时外祖父和舅舅都在外面工作,家里经济条件比我家好很多。每当有好吃的,外祖母必定要给我们留一些。煤油灯下,外祖母、母亲、小姨围坐聊天,我在一旁边吃边玩,感觉特别温馨。那种温馨,是我穿越夜色之后的犒赏。诗意的夜行,就那样深深刻在记忆中。
后来的这些年里,我一直喜欢夜行。我觉得夜色是这个世界的滤镜,掩盖了白天的粗糙和疲惫,一切都变得柔和放松起来。有人不喜欢夜色,觉得夜色会炮制不光明的东西。我认为不光明是人炮制的,跟夜色无关,正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夜色安静美好,即使朦胧也能美化意境,即使漆黑也能营造氛围。每当我走在夜色中,就觉得可以卸下一切负累,可以抛却一切伪装。把心灵袒露给夜色,月光或者星光回馈你一份温柔的懂得。夜色可能会限制你的视野,但同时帮你打开一个更开阔的心灵世界。天大地大,日夜轮回,地球运转,我们都不过是浩瀚夜色中的一滴水,融入夜色内心才会温润清澈。
如今我喜欢踏着城市的夜色走一走。仰望是夜空,转头是路灯,回眸是万家灯火。万家灯火中,有一盏属于自己,内心因此变得安定而丰盈。走在这样的夜色中,连脚步都有和缓的节奏。有时候我会默默吟诵几句关于月亮或者星星的诗歌,觉得万物都会与我唱和。“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或者“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每一句都那么韵味十足。我还喜欢一个词:锦衣夜行。在我看来,穿着美丽的衣服走夜路,根本没有不被看见的遗憾,而是一种最高调的自我炫耀——行走在无边的夜色中,内心无比富足和华丽,有种“我为王者”的满足感。夜色无边,我可以天马行空,可以无拘无束,可以率性自在。
夜色是纯粹的,给人踏实的依靠,也给人光明的期许。我在夜色中行走,走着走着心就亮了……
□马亚伟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