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永隆 马瑞凡(实习)
数十年如一日投身焊接事业,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首席技师宋满堂倾注全部热爱。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供图
34年光阴在焊枪尖上跃动,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首席技师宋满堂从青涩学徒到行业翘楚、再到国际项目技能骨干,他让每道焊缝镌刻出完美的精度。非洲撒哈拉烈日下,他先后三次带领团队,用弧光锻造出中国工业与世界工程的耀眼勋章。日前,“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聆听技能大咖的匠心故事。
1991年,刚刚走出校门的宋满堂成为一名焊接工人。从拿起焊枪的第一天起,他内心深刻明白,焊接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良心活,每一道焊缝都关乎设备的安全运行,容不得半点马虎。他用胳膊吊沙袋、手腕上套法兰,身上大疤、小疤、新疤轮番更替,以最简单粗暴的练习方式掌握基本功,逐渐成长为一名焊接线上的行家里手。
此后,宋满堂以项目焊接工作负责人的身份,带领近百人团队参与了中石油非洲尼日尔、乍得项目的炼厂建设、设备检修工作。在两年的工作中,他将一家老小的生活全权托付给妻子打理,夜以继日投身跨国业务。
宋满堂(左二)向非洲工人分享技术经验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供图
“非洲地表最高温达75度,戴上安全帽和防晒镜直烫脸。”宋满堂说,除了酷暑难耐,非洲是全球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一旦被蚊虫叮咬就可能危及生命。为此,他和团队成员时常用湿毛巾为身体降温,并备好防虫剂、蚊帐、手电筒等预防蚊虫叮咬。
尽管条件艰苦,但在参与尼日尔炼油厂建设中,他自主研发了大型集合管拔头与炉管焊接气体保护装置,使焊接在高浓度充氩保护下进行,降低施工成本260万元,并获得第二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宋满堂先后领衔解决了10余项企业一线生产难题,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3件,出版专业论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19篇,荣获国家及省部级技术成果奖50余项。
“把技术学好、学精,是一辈子的饭碗。”如今,宋满堂希望能把技术传承的接力棒交给下一代,他鼓励儿子攻读石油化工专业研究生。作为中国石油宋满堂技能专家工作室、甘肃省级和兰州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衔人,他致力于技艺传承、革新与交流,已培养出百余名学员,其中许多人成长为工程师和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