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启环境日主场宣传活动 兰州新区“绿”变经验出圈

甘肃启环境日主场宣传活动 兰州新区“绿”变经验出圈

自动播放

当六月的阳光洒向陇原大地,兰州新区的原野正以万物竞发的姿态,将“生态”二字写进夏日的注脚——6月5日,以“美丽中国我先行”为主题的甘肃省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场宣传活动在兰州新区市民广场盛大举行。

图片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苏君宣布甘肃省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场宣传活动启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张爱胜、省生态环保督察专员李作斌分别致辞。

图片

本次活动由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甘肃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兰州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其他市州设分会场。此次活动生动展现我省在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活动积极动员各界力量投身美丽甘肃建设,参与生态环保实践,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

图片

近年来,兰州新区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贯穿开发建设全过程,以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良性互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经济增速连续8年位于国家级新区前列,先后获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等重大改革创新试点,走出了一条具有新区特色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张爱胜在致辞中指出,兰州新区将立足“极地台区”战略定位,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创新理念推进“无废城市”建设,以系统思维构建“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充分释放国家级新区政策叠加效应,推动生态颜值与发展质量双提升,全力打造黄河上游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李作斌表示,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坚决扛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深入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七地一屏一通道”部署安排,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九大行动”,积极作为、主动担当,不断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启动仪式上,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副主任马新茗宣读《“美丽中国我先行”全民行动倡议书》,倡议大家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南针”和“航向灯”,同心守护绿水青山、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在新征程上奋力绘就山川秀美的现代化国家级新区画卷,为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增绿添彩。省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盖国钦宣布《祁连回响:甘肃生态文学作品集》正式发行。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董仲奇宣读第二十二届全国中学生水科技发明比赛甘肃省赛的评选结果。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军宣布“低碳骑迹·绿动未来”骑行活动正式开始。

活动期间,还进行了六五环境日主场活动旗帜交接仪式,宣布2026年六五环境日甘肃主场活动将在定西市举办。

启动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参加全民行动倡议签名活动。主场活动还设置了陇原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展、兰州新区生态环境保护科普、产业、装备及全省摄影作品及短视频展等,内容围绕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生物多样性保护、打造生态环保铁军等重点工作,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的亮点和成效。

(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

相关新闻:六五环境日|全民行动倡议书和生态文学作品集发布

《“美丽中国我先行”全民行动倡议书》发布

“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并肩,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共同守护陇原大地的绿水青山。”6月5日上午10时,甘肃省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场宣传活动在兰州新区拉开帷幕,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副主任马新茗宣读《“美丽中国我先行”全民行动倡议书》,动员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投身建设美丽甘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伟大实践。

图片

倡议提出——

一、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关注环境质量,及时了解生态环境政策法规和信息,学习掌握环境污染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科学知识和技能,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提升自身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

二、倡导绿色低碳生活。践行绿色消费,理性消费、合理消费,优先选择绿色低碳产品,少购买使用一次性用品,外出自带物袋、水杯等,闲置物品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赠。厉行勤俭节约,拒绝奢侈浪费。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让废弃资源“变废为宝”。优先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出行,多使用共享交通工具,家庭用车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或节能型汽车,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三、保护环境杜绝污染。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积极参与义务植树,保护野生动植物,不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随意进入自然保护区,不购买、不使用珍稀野生动植物制品,拒食珍稀野生动植物。杜绝露天焚烧垃圾、秸秆,抵制露天烧烤,减少油烟排放,少用化学洗涤剂,少用化肥农药,避免噪声扰民。

四、坚持绿色规范生产。倡导企业履行环保责任,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推广节能减排,完善治理设施,最大限度降低能耗与污染排放,让绿色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遵守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积极举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违规行为。

五、全民共建美丽甘肃。积极行动,从现在开始,从个人做起,让我们成为一名生态环境保护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和推动者,共同守护甘肃大地绿水青山,为共享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马新茗表示,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美丽中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是我们共同的期盼。让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南针”和“航向灯”,同心守护绿水青山、携手共建美好家园,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在新征程上绘就山川秀美的现代化国家级新区画卷,为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增绿添彩!

《“祁连回响”甘肃生态文学作品集》正式首发

6月5日,在甘肃省2025年六五环境日主场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甘肃省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盖国钦宣布,凝聚陇原儿女绿色情怀、书写甘肃生态变迁的《“祁连回响”甘肃生态文学作品集》正式首发。

图片

盖国钦表示,这部作品的诞生,是甘肃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新篇章的生动文化注脚。它不仅是文字的汇集,更是陇原大地生态脉动的忠实记录与深情礼赞。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们以敏锐的观察、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目光投向巍峨祁连的雪线变化、黄河之滨的治理新貌、千里戈壁上顽强生长的绿意、子午岭深处生生不息的林海,以及在陇原大地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生态守护者们。他们的故事,在字里行间汇聚成守护绿水青山最动人的时代强音。

盖国钦说,《“祁连回响”甘肃生态文学作品集》的出版,标志着甘肃在生态文化建设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为讲述甘肃生态故事、传播甘肃绿色声音提供了宝贵载体,也为全民环境教育增添了一部浸润心灵的鲜活教材。期待更多文艺工作者走进陇原山水,感受生态脉动,创作出更多反映甘肃生态文明建设新实践、新气象、新成就的精品力作,不断丰富甘肃生态文化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