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州新区模式”到金招牌 解锁产教协同发展密码

从“兰州新区模式”到金招牌 解锁产教协同发展密码

初夏时节,兰州新区跟着大自然的脉动节律蓬勃劲发,处处涌动着创新与变革的热潮。

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一场关乎产教融合未来走向的重要会议——兰州新区产教联合体工作领导小组暨常务理事会会议,于5月9日召开。政、校、企三方代表从各自的领域汇聚一堂,怀揣着共同的愿景,携手谋划产教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图片

会议审议通过的《兰州新区产教联合体2025年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无疑是本次会议的一大亮点。这份文件明确了以“实干”破题、以“改革”赋能的发展思路,为加快构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的生态体系指明了攻坚路线。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兰州新区产教融合前行的道路。

聚焦机制创新,协同发力成常态

在会议现场,“协同”一词成为了被反复提及的高频词汇。过去一年,兰州新区通过搭建产教联合体平台,就像打通了一条条“任督二脉”,初步打破了政府、企业、院校之间的瓶颈。而到了2025年,产教联合体将实现从“机制构建”向“实体运行”的重大跨越,努力形成职业教育和产业良性互动、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以德国为例,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堪称世界典范。在德国,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充分接触实际工作环境,毕业后可以无缝对接企业需求。这种模式使得德国的制造业能够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因为他们拥有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兰州新区产教融合的发展目标,正是要构建一个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如同德国模式一样,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产教融合绝不是某一方的单独行动,而是政、校、企三方的精彩共舞。兰州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中在会上指出:“通过企业、行业、产业、专业、就业、职业‘六业联动’和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机制,能够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有效破解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脱节的矛盾,更好地服务保障新区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打通‘产业需求 - 人才培养 - 技术转化’的全链条。”他的这番讲话,引发了与会代表的强烈共鸣。

政策扶持与机制保障,推动产教融合深入发展

为了确保产教融合项目能够顺利推进,《工作要点》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兰州新区产教联合体将设立专项扶持资金,这就好比为产教融合项目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血液”,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投身到产教融合事业中来。

在机制建设方面,建立专职人员聘用标准和绩效考核制度,就像为产教融合项目的运行安装了一套精准的“导航系统”,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引入专家智库与风险评估机制,制定产教融合项目评估标准,形成项目立项有依据、项目实施有平台、项目成果有应用的良性运行机制,确保项目从立项到转化的全链条都能够科学运行。

甘肃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向东在会上感慨道:“产教融合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而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是教育与产业的双向奔赴。”随着新区产教融合的深入推进,教育端与企业端必将实现“同频共振”。就拿德福新材料公司来说,他们通过与院校的合作,能够及时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反馈给学校,学校则根据这些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为企业输送更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

校企联合育才: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浪潮中,兰州新区产教联合体正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书写着精彩篇章。

今年,兰州新区产教联合体按照“政府搭台、企业下单、学校接单、两端发力、辐射带动、助推四强”的工作思路,全面打造教育与科技、产业深度互动的全新格局。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数据见证着他们的努力与成果:共建3个重点实验室、开展超1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共同开发5个以上专业教学资源库、争取完成校企合作项目10项。

兰石集团与兰州现代职业学院的合作堪称“校企联合育才”的典范。双方合作开设“兰石订单班”,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更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技术能手”、兰石集团车工首席操作师邹斌等10名高技能人才被聘任为“兰石订单班”客座教授,为学生们传授宝贵的实践经验。

据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兴勤在会上交流发言时介绍,该校在产教融合方面同样成绩斐然。在新区企业服务中心的支持下,学校领导带领师生300余人先后走访新区35家企业,企业也到学校考察交流,推动产教联合体实体化运行。该校先后与12家联合体成员单位开展技术研发,和5家企业签校企合作协议、建实践与实训基地,与8家企业搭建人才供需平台,安排教师入企挂职,还承担5家单位员工培训,共签订各类合作协议31份。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路径。高校科研人才汇聚,企业资金技术实践平台俱全,都是推动产教联合体发展的宝藏资源。正如兰州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克功所说,希望各成员单位将自身优势深度融入产教联合体建设,齐心协力打造具有兰州新区特色、于全国有示范效应的产教融合模式,为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兰州新区产教联合体必将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扩大开放合作:从“新区模式”到“金字招牌”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产教融合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产教融合的最终目标是服务实体经济,而兰州新区正以其独特的“新区模式”,在产教融合领域大放异彩。

“我们要让‘新区模式’成为西部产教融合的金字招牌!”在兰州新区产教联合体工作领导小组暨常务理事会会议结束时,这句掷地有声的宣言,彰显了其雄心壮志。此次会议的召开,以及《工作要点》的审议通过,为兰州新区的产教融合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2025年,兰州新区产教联合体将严格成员准入退出机制,吸纳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一举措如同为产教融合的“引擎”注入新的燃料,将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同时,深化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的合作交流,拓展合作的领域和范围,打开了产教融合的国际视野。

兰州新区正以产教融合为支点,撬动教育、科技、产业的深层互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交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政、校、企三方携手共进,通过机制创新、政策扶持和科学管理,为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保驾护航。

未来,兰州新区有望打造出一个具有示范效应的产教融合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不仅能推动兰州新区的产业蓬勃发展,让职业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还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当教育赋能产业、人才定义未来,兰州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故事正徐徐展开。让我们共同期待兰州新区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创造更多的辉煌,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让“新区模式”这一金字招牌在全国乃至世界闪耀光芒!

(兰州新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