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株桑树
□马永兵
有一次见到桑葚,是在菜市场,这种紫黑色、长圆形的果子,与三五筐红彤彤、圆溜溜的樱桃为邻。巴金先生在散文《春蚕》中写道:“我们家门口有几株桑树。”先生的母亲正是用这几株桑树的叶子做食物,辛苦养蚕供儿女读书。阅读经典,为先生对母亲的无限爱意和怀念之情感动。
在兰州皋兰山脚下的一个院子内,我见到了一株桑树!
这株桑树有碗口粗,大概6米高,树龄已逾30年。树干出地面半米后分成了4支枝干,其中两支相互交错,向着蓝天向上伸展开来。夏日里,站在院门口往里望,整棵桑树像一把斜着打开的大伞,矗立在小院内。
多数时间,这棵桑树是安静的。偶尔,也有三五只麻雀或画眉结伴而至。它们站在高高的枝条上,一会儿耐心觅食,等待飞虫的出现;一会儿又叽叽喳喳地喊叫,仿佛在呼唤远处的同伴过来追逐、嬉戏、欢唱……好动的小鸟,给桑树带来了灵动。
初春时节,桃花开后不久,桑树的枝丫上就会吐出一个个细细的嫩芽儿。很快,这些嫩芽就舒展成了长长的叶茎。待微风吹过,叶茎四周已满是毛茸茸、淡绿色的桑葚花了。结成串的桑葚花虽小,但真的多。就一枝叶茎仔细数数,那一串小花儿少得也有几十朵。
从清明到立夏,这些如小精灵一般的花朵儿开始慢慢脱落,变成了一个个带着小刺的小果子。它们相互支撑,漫姿更替,从淡青转白再到粉红,又陆续地变成紫黑。至端午,一串串沉甸甸的桑果便压满了桑树的枝条,如同一个个小小的节日彩灯挂在了桑树上,让人心生陶醉与满足。
小院内的工友们,虽平日里忙着工作,但谁也不曾忽略这株桑树。施肥、浇水……总是对它照顾有加。更多时,是过来闻闻桑叶、桑花的清香,看看桑葚、桑树的变化。
盛夏时节,桑果正熟。这棵树结的桑葚个大、肉厚,色泽正、糖分足,果质细腻,大家都很喜欢。一开始,大家先是摘熟的吃;入伏后,就捡落地的吃。一个多月的成熟期内,大家自己吃,也带给亲朋尝,更有工友把桑葚晒干,冬天泡水喝。
春已来,枝已剪,这株桑树又开始慢慢地长叶、开花、结果了。人们植绿、爱绿、护绿,就该从身边的一株树、一棵草做起。
(甘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