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到民勤种棵树 为春天充个“植”
甘肃
站内

请到民勤种棵树 为春天充个“植”

最近互联网上瓜实在太多。但小编还是在铺天盖地的明星八卦中,发现一个真正值得转发点赞的热点话题——来民勤种棵树吧。

种下一株树苗,培植一方绿土。近日,武威民勤县举办“请到民勤种棵树”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以及当地居民共同参与。

自动播放

挖坑、种树、取水浇灌……当“请到民勤种棵树吧”的号召通过互联网传遍全国,这场与风沙的博弈,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植树造林,成为一场关乎生态觉醒、代际传承与科技赋能的时代叙事。

只这么说,恐怕大家没什么概念, 但我放几张对比图你就明白这是一个怎样的奇迹了。

曾经的民勤沙漠↓

现在的民勤沙漠↓

照片够惊叹?沙漠治理背后的故事更令人震撼。当治沙成为新潮流,这片曾被黄沙侵袭的土地,正通过一档综艺、一群年轻人、一串创新故事,掀起全民治沙的热潮。

时间回到2024年的3月12日,十位朝气蓬勃的少年在农闲时期来到民勤做了一件疯狂又热血沸腾的事,亲手种下18万棵梭梭树,或许应该说是18万零1棵,还有一颗种子埋在他们所有粉丝的心里。

18万棵树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也许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多树,但他们却用十几天时间种了下去。有句话说的好,沙漠里种不出玫瑰,但是爱能将沙漠变绿洲。他们种树,却不忘给“禾伙人”们加个牌子。

节目播出以后,“请到民勤种棵树”迅速登上热搜,年轻人通过弹幕刷屏:“原来梭梭树真的能治沙!”“我要去民勤打卡!”。这场“综艺+公益”的跨界联动,意外点燃了Z世代的生态热情。

2025年3月12日,正值新一年的植树节,种树活动进入高峰期,全国各地网友自发到民勤种树开启了“攻打沙漠”大作战,剑指“沙退绿进”。

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民勤县,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干旱缺水,是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是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

“种梭梭这件事情对外地人来说可能就是种几棵植物,但对民勤人来说这是生和死的问题。”它告诉我们:

生态觉醒需要“破圈”传播:从综艺到短视频,年轻人正在用他们的语言重构环保叙事;治沙不是悲情戏,而是技术活:草方格与肉苁蓉的搭配,证明生态修复可以兼具科学性与可持续性;每个人都是“绿色齿轮”:无论是种一棵树、买一份特产,还是分享一条朋友圈,个体的微小行动终将汇成改变世界的合力。

正如民勤人常说的:“沙退一尺,绿进一寸。”

当无数年轻人弯腰种树的身影与70年前“石述柱们”的足迹重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生态逆袭,更是一个民族对家园的永恒守望。

“植”此青绿让沙海披绿装,民勤的野心不止于治沙。随着“沙海绿洲·风光民勤”品牌的打响,这里正从生态战场变身旅游热土。

欢迎各位志愿者踏上这场意义非凡的绿色之旅,前往民勤。在这里,种树不仅仅是一项活动,它是一场关于希望、关于坚持、关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体验。当然您也可以在这里开启一场别致的大漠旅行体验。

行程路线:

红旗谷生态旅游村——瑞安堡——沙井文化民俗旅游景区——苏武沙漠景区

交通方式:

先乘坐高铁到达武威东站、再乘坐专线大巴前往民勤县城。

线路亮点介绍

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主要依托丰富的沙漠旅游资源,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开展高水准、高品质的雕塑创作,用艺术的形式诠释绿色环保、人沙和谐共生的理念。自2018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五届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

摘星小镇:由国家天文台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立足沙漠和星空资源,以沙漠观星为主题,利用独有的沙漠地形地貌,以宇宙银河系为设计主线,分别采用集群式球型、双峰帐篷等设计风格,打造集科普、研学、旅游于一体的沙漠天文科普特色旅游基地。游客置身其中,可感受栖身银河、漫步苍穹、手可摘星的无限神秘和美妙。

苏武小镇:以苏武牧羊传奇历史故事为背景,有苏武文化轴、沙漠风情商业街、苏武文化主题民宿等项目,凸显边塞文化特色,再现苏武北漠牧羊的悲凉,展示大漠的沧桑与厚重。

沙井文化民俗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集藏品展示、情景体验、民宿餐饮、文体活动、教育宣传、旅游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突出展示民勤农耕文化和生产、生活历史风貌,是目前省内建设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乡村旅游景区。

特色美食

美食 :馕坑羊肉、沙米凉粉、沙葱炒鸡蛋、凉拌沙葱、民勤手工碱面、锁阳油饼、民勤手抓羊肉、民勤沙葱羊肉水饺、民勤茄辣烩。

水果:民勤蜜瓜、民勤人参果、民勤黑山西瓜。

春天到了

让我们一起相约民勤

为春天充个“植”,为民勤种棵树

(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官方公众号)

推荐0

甘肃名片

风直播

凰家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