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老子在《道德经》中分析人们熟悉的自然及社会现象,用以阐释“大道”的不同特质,并试图将其推衍至治国理政及为人处世的实践当中。在《道德经》所运用的诸多意象当中,“水”是最为独特的。水既是世间生命的基本源泉,又具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特点,甚至具备无坚不摧的力量。老子既以“道”为其哲学本体,并赋予“道”以自然无为、无私无欲、无形希声等特性,则在人类感官能触及的范围内,水是最能体现这些特点的事物。于是老子以水作为“上善”的典型表征,实际上也正是以水的意象来表现和阐释“大道”。
一、“上善”与“道”的内在关联
1.“道”即上善
在道家哲学体系中,“道”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万物之母,是宇宙法则。老子提出,人类必须用心体悟大道的存在,在生产生活中遵循“道”的法则,通过“无为而无不为”的方式实现与“道”的合一。可见,“道”自身及其特性就是老子所言的“上善”,同时也是“至善”的根本。
2.对道的实践就是趋向“上善”的过程
在对待事物的基本观念上,老子主张以辩证的方法看待世间万物的属性和状态。认为万物皆有其自在的生发和消亡过程,但人类往往根据自身需求而赋予其特定的价值属性。老子指出,与万物本有的属性相比,一切观念都是相对而言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道德经》第二章)即是说,世人所谓“善”和“美”,都只是在特定条件下的观念,就如同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都是人们在不同场景中对事物属性的有限认知。若能超越这种观念上的限制,则为“上善”。明代大儒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无善无恶心之体”亦可视为对老子辩证理念的进一步印证。
在社会治理层面,老子所谓“善”的表现之一,就是通过统治者自身的自然无为,亦即“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百姓达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的状态,由此实现“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德经》第三章)的理想。也就是说,在社会治理的手段和过程层面,以“自然无为”为“上善”;在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层面,则以“无不为”“无不治”为“上善”。
在“有无相生”以及“万物负阴而抱阳”理念的指引下,老子进一步提出以“致虚极,守静笃”为社会治理或人生修养的途径,认为要清心寡欲,以淡然的心态对待一切:“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十六章)在无私无欲的状态下,可见万物芸芸、各归其根的过程。老子说,若能通过“致虚极,守静笃”的途径调整自己的身心状态,则可趋于社会治理与人生修养的“上善”:“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第十六章)其中的“知常”是说要把握并遵循自然基本规律,由此可致包容、公平而合于天道,并实现长治久安。就此而言,“致虚极,守静笃”正是趋于“上善”的重要途径。
3.世俗道德规范也属于不同层次的“善”
虽然老子反复强调要避免世俗之“有为”,但也并非彻底脱离世俗,而是要将“自然无为”理念推行到现实世界中,使之有裨于世道人心。老子处于“大道废”的时代,其“自然无为”之道其实是针对“有为”的目的而提出。在他看来,乱世的根源在于“道”之不存:“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第三十八章)《道德经》中,围绕现实人生的道德规范和追求,对于世俗道德、国家治理乃至用兵之法,都有精彩论述。在个体修为层面,老子针对人的内在心灵状态和外在言行提出了“善”的具体表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第八章)分别从所处、存心、交往、言语、为政、处事等方面指出“善”的要求,而这也恰恰是世俗世界在为政、为人、处事等方面所追求的目标。老子认为,一旦能在这些方面做到“无为而无不为”,则必然是“上善”的表现。
二、水是“上善”的典型表征
“道”即“上善”,大道充盈于宇宙万物之中,然而“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于圣人而言,也只能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方式体察大道的存在。老子在《道德经》中,以自然现象为喻,或以生产生活中的细节为例,告诉人们大道及其规律的种种表现。如“天之道,其犹张弓欤?”“三十辐,共一毂”“埏埴以为器”“凿户牖以为室”等,无不是人们熟悉的情节。在诸多用以比喻的意象中,“水”在《道德经》中出现较少,但老子却极为推崇“水”,将之作为最为“上善”的象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第七十八章)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第三十二章)
老子指出,水与其它事物所不同的特性,一是可利于万物,同时又与世无争;二是处于不利之地而安然处之;三是生性柔弱,同时又足以战胜刚强。这些特性恰恰是其“上善”的表现,也是衡量“上善”的依据。
1.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首先明确了水对于天地万物的重要意义。水是地球气候系统形成的主要成分,是滋养万物的生命源泉。先民在“与万物为一”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早已清晰地认知到这一点。《易》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阐释了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并导致云行雨施,从而使万物得以生发的过程。其中“云行雨施”亦即水的因素,正是作者着意突出的内容,这也正是老子称水能够“利万物”的主要原因。老子认为,水既能利万物,却又不与万物争利,事实上就是无私无欲的象征,因此将其作为“上善”的表征。
2.善下而安然
水往低处流,是人们对水的特性的直观认识。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使得水能够顺势下降。俗言“水往低处流”,其实是对“人往高处走”的衬托。意为人生在世应当追求功名利禄、道德规范等世俗理想,从而处于众人之上。但老子认为,世俗欲望的满足只是暂时的,且最终都会归于虚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第九章)因此功遂身退,方为天之道。与此相应,老子指出水的“善下”的特点:“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也就是说,不与世俗同流,甚至处于众人所厌恶的境地,或许更能够清净自守,这与儒家“安贫乐道”的倡导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老子所言“善下”,同时尚有“无为而无不为”之意:“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他指出,水往低处流的结果,便是涓涓细流汇聚为江海,而成为百谷之王,可见“善下”的妙用之所在。
3.无厚入有间,柔弱胜刚强
水的另一特性是无孔不入的渗透,这使得它能够与绝大多数物质“无缝接触”,从而导致其能够淹没和侵蚀其它事物。老子也指出其“无有入无间”的能力,并认为其关键在于水的“柔弱”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子提出,既然柔弱之水能够克服刚强之物,则柔弱胜刚强就是自然之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四十三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第七十八章)显然,水的柔弱及其善于攻坚且无可替代的特点,最是能够体现老子“柔弱胜刚强”的理念,因而才能成为“上善”的代表。
三、 “上善若水”的当代意义
1.利万物而不争的为政理念
老子赞叹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其目的在于以水为隐喻,传达“无私无欲”的社会治理理念。“无私无欲”是天地大道的固有属性,《道德经》云:“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第五十一章)其中指出,“大道”对万物具有生长和护育的根本意义,但却并不因此而居功自傲,更不会试图占有、主宰万物,这也正是其“玄德”之所在。老子由此告诫统治者,必须以“善利万物而不争”亦即无私无欲的态度治理天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第六十六章)只有做到以百姓利益为先,将自身的利益置之度外,才能做到长治久安:“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七章)唯有无私,方能自我保全,可谓至理名言,但历史上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统治者又能有几个!老子既说水之“不争”,同时也明确告诫统治者不要与民争利,百姓也自然不会以其权力为重,并极力拥戴之,由此就因“不争”而实现“天下莫能与之争”的理想状态。当今世界,资本充斥市场,甚而支配世道人心,竞争与逐利固然是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但公平、公开、公正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目标,因此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理念仍具有重大意义。
朱君毅供图
2.就低而行的担当精神
老子说水“善下”,一是说水能够就低而行,以之隐喻就低就下的处世态度。老子称江海为百谷之王,指出其处于低下之地的关键作用,并以此告诫统治者,只有放低姿态,才能成其大事。二是说水虽然柔弱,却能够攻坚强,用以说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世人一般认为追求刚强有为才是正面的做法,而老子试图提出柔弱才是为政和为人的正确途径:“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其中明确指出,能够为国而忍辱负重者,方为称职的国主。历代能称得上“明君”者,大都能做到与民休息、从谏如流、任人唯贤,而如老子所言“受国之垢”“受国不祥”者,亦多为不得已而为之。老子所强调的关键,就是统治者要能够放低姿态,以百姓利益为先,能够以天下兴亡为担当。现代社会中,民众对于政治经济及个体生存与发展等权利的诉求远胜以往,这也要求为政者更能明白自己的责任所在,具备更为强烈的担当意识,在复杂的形势下砥砺前行,正确处理不同层面的问题,才有可能实现老子所说的“没身不殆”。
3.游刃有余的处世态度
水既能以其柔弱而无孔不入,则是能够与万物亲和,同时也能侵蚀万物。因此老子推崇水可以“无有入无间”的品质,并将之引申为柔能克刚的典型象征:“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第四十三章)其中既指出“无有”的特殊意义,又强调了“无为”的重要性。《庄子·养生主》以庖丁解牛为喻,提出“以无厚入有间”的观点:“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是在说庖丁精于解牛之术,其实质则是强调刀刃“以无厚入有间”,既能够完美解牛,又保全了刀刃自身的锋利,由此引申出谨小慎微、顺势而为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的保身全生之理。老子在论及邦国关系时,提出应当以“静”和“下”的策略处理国际关系:“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第六十一章)同样也是在强调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道理。可见对于治国理政或为人处世而言,“无有入无间”都是退守或进取的生存智慧。于今生产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更看重物质利益的实在性,而往往忽略“无有”的特殊意义。《道德经》中强调过度的物欲追求对人自身的负面影响,其实是告诫人们要摆脱身外之物的羁绊,在“无有”的心态下如水一般顺势而为,而要避免过于执着或过于强势,由此兼具柔弱退守的能力和坚忍不拔的力量,方可在激烈竞争中趋于“上善”的状态。
结语
古人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总结其中隐藏的规律,老子对“道”的阐发就是以类比和辩证的方式进行。将“水”作为“上善”的象征,显然是充分考虑到水为生命源泉的重大意义及其水“善下”“无有入无间”等独特之处。观察世界的主要目的在于掌握和遵循自然规律,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代生态环保思想虽已脱离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但古人敬畏自然、顺天休命的理念仍值得深思和借鉴。
道家思想强调以“无为而无不为”的方式处理各种关系,“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其实就是告诉人们要去除对名利的执着,同时要善于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从而实现“利而不害”的目的:“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二十七章)在灵活处事的同时,还要注重自我保全的原则。老庄著作中,时时告诫人们要注重柔弱退守之道,而老子推崇水“处众人之所恶”的特点,正是对自我保全途径的形象表达。
在物质主义横行的时代,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与之伴随的是自然环境的恶化、人际关系的疏远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狭隘。在极力追求权力和财富的同时,若能对自然和生命有所敬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未来趋势有所思考,则应当会对古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所借鉴。由此在激烈竞争中不忘初心,同时保持平衡的心态和原则,则许多社会和人生问题或许能迎刃而解。(文/朱君毅)
作者简介:朱君毅,文学博士,兰州财经大学教授,兰州市老子文化学会常务副会长。
(兰州市老子文化学会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