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歌舞穿红戴绿主打接"地"气 这份幽默感你get了吗
甘肃
甘肃 > 人文 > 陇咚锵 > 正文

非遗歌舞穿红戴绿主打接"地"气 这份幽默感你get了吗

原标题:嘉峪关地蹦子

(图为地蹦子表演 马玉福 胡杨 提供)

(图为地蹦子表演 马玉福 胡杨 提供)

胡杨

嘉峪关地蹦子又叫“老社火”“跑打场”“秧歌子”,是流行在嘉峪关民间的一种古老的集体舞蹈,它有说有唱,载歌载舞,是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嘉峪关民间艺术的璀璨明珠。

地蹦子是流传于民间的一种传统文艺形式,千百年来,这种文艺形式一直在嘉峪关地域接续传承。嘉峪关黑山岩画中,就有一幅大型舞蹈图。队列中人物有的双手叉腰;有的一手叉腰,一手上举;有的双手叉腰分腿下蹲,作舞蹈状。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砖画中也有反映本地区民间歌舞的历史画面。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舞蹈,基本上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巫术或者是祭祀仪式,嘉峪关地蹦子也是如此。地蹦子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经过长期的衍变、发展,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和意义,在远古时期,地蹦子主要反映了对天地和神秘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

明代以后,嘉峪关下“明妃衰艳抱琵琶,文姬幽怒拍胡笳”(易君左《登嘉峪关放歌》)。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地蹦子的内容也愈加丰富和成熟。老百姓说,在田野和村庄跳地蹦子,把地跳热了,就开始下种了。因而,跳地蹦子不仅是民间的娱乐活动,更是春播的前奏和神圣仪式。

嘉峪关地蹦子主要的角色有:

鼓子,也称天王。头戴长筒毡帽,帽边插有扇形的纸花,下身穿灯笼裤,脚穿圆口布鞋,鞋口各带一小红球。

棒槌,也称和尚娃。上身穿和尚服,下身穿灯笼裤,脚穿圆口布鞋。

腊花姐,也称娘娘。上身穿双襟衣,下身穿彩裤,脚穿绣花鞋,外套穿坎肩裙,腰系布带一条。

膏药匠,也称天公。头戴戏剧贫生帽,上身穿贫生道袍,下身穿灯笼裤,脚穿圆口布鞋。

丑婆子,也称天母。上身穿大襟衣,下身穿彩裤,脚穿绣花鞋。

主要的道具有,腰鼓一个(两头各装一个小铁环,并用一条布带连接),鼓槌一个,棒槌两个,烟枪一个(一头是铜制的烟嘴,一头是铜制的斗,一个布制的小烟袋),一个小铜锣,一个锣棰,一把纸制花扇。

嘉峪关地蹦子表演形式多样,有说有唱,唱腔以花鼓调为主,也演唱民歌小调以及地方小戏。演唱内容除艺人触景生情即兴编创一些“四六句”式的贺词、祝语或吉利话外,主要表演一些传统折子戏和小歌舞。舞蹈表演多为舞段和组合形式,穿插于演唱的中间或上、下场中,基本动作有“黄龙缠腰”“犀牛望月”“三碰头”等。旦角以“小颤步”突出其活泼、欢快的情绪;丑角憨态可掬,双腿屈膝成“马步半蹲”(俗称“扎矮桩”),突出诙谐、风趣的喜剧风格。通过丑角与旦角之间的嬉戏玩耍、打俏挑逗,表现对爱情和幸福的执着追求和向往。说唱内容丰富,可根据不同情况即兴赋诗,现编现唱。舞蹈表演多为舞段组合形式,基本动作有“一字长蛇”“龙摆尾”“四门”等。4个天王边跳边即兴唱一些“四六句”式的贺词、祝语或吉利话,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地蹦子形式活泼,短小精悍,演出不受场地条件限制。节奏欢快活泼,音韵清脆和谐,形成一种轻松喜悦、流畅抒情的格调。然后由丑角领着旦角上场跑完圆场步至台中,两人对舞一段组合后造型亮相。嘉峪关地蹦子逗趣而不过格,含蓄委婉,令人回味,在表演上做到唱得好听、舞得优美、逗得风趣、扮得逼真,绝活精湛。再加上它那高锵激越的配乐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了嘉峪关人民淳朴敦厚、豪放剽悍的性格。应该说,嘉峪关地蹦子是集歌、舞、乐于一体,是一项综合的表演艺术。

嘉峪关地蹦子,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在美好向往中日臻完善,其思想内容,有对神灵的祈求的,有对官府褒贬的,有唱丰收喜悦心情的,有唱相思情谊的,有唱当地好人好事和鞭打社会丑恶现象的……每当春节期间,农村三镇就会组织队伍排练地蹦子,过年的时候挨家挨户表演,祈求风调雨顺、一世平安,深受人们喜爱。如今,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市文化馆建设了嘉峪关地蹦子传习所,成立了嘉峪关地蹦子表演队,只要是节庆逢集,随时都可以看到热情奔放的地蹦子表演。

(嘉峪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