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有两大标签:“石窟鼻祖”和“凉州模式”

天梯山石窟有两大标签:“石窟鼻祖”和“凉州模式”

在十月中旬造访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一路满是惊喜。车窗外的远处,祁连雪山逶迤曼妙,阔叶林和灌木由绿染黄,好一出醉人的金秋视觉盛宴。

前往武威天梯山石窟的旅途中 【图片来源:杨小玉】

前往武威天梯山石窟的旅途中 【图片来源:杨小玉】

天梯山石窟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南50公里处的张义镇灯山村,因武威古称凉州,此窟亦称凉州石窟。在天梯山石窟最大的洞窟第13窟中,高达26米的唐代露天大佛和弟子、菩萨、天王塑像,遥望祁连雪山,依山面水而坐,右臂前伸,波澜不惊,构成了一幅山、水、佛浑然一体的壮观奇景。

天梯山石窟对面的山水景色 【图片来源:栗佐平】

天梯山石窟对面的山水景色 【图片来源:栗佐平】

10月17日,“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媒体团走进甘肃武威,了解天梯山石窟的历史与文化,探寻“石窟鼻祖”的历史渊源。

自汉武帝开通丝绸之路,远在印度的佛教通过西域逐渐传入河西地区,再由河西地区传入中原。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凉州,作为重要都会,经济繁荣、社会安定,为佛教的传入提供了理想土壤。

东晋十六国的北凉(397-460)国王沮渠蒙逊极度崇佛,所到之处都轰轰烈烈地建寺庙,捧高僧、译佛经,使北凉一跃成为可与长安匹敌的佛教中心。他还下令在凉州大规模开窟造像,在山石之间打造佛国。天梯山石窟在北朝、隋唐、西夏、明清等时期也相继得到营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天梯山石窟第13窟造像 【图片来源:杨小玉】

天梯山石窟第13窟造像 【图片来源:杨小玉】

“天梯山石窟是我国首个由君主主持开凿的石窟,早于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并影响了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因此,天梯山石窟被史学界尊誉为‘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宣教部副主任鲍睿说。

据鲍睿介绍,上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人员在抢救搬运天梯山石窟塑像的过程中,让覆盖在第1窟、第4窟最下层的北凉壁画重见天日。常书鸿等专家认为,天梯山北凉菩萨与莫高窟早期菩萨壁画明显不同。如第4窟的胁侍菩萨,其颜面、肌体、衣饰和神韵等带有明显的印度人特征,如非直接按古印度人具体形象所绘,也定是凉州画工使用古印度菩萨像粉本所制。

天梯山石窟第4窟胁侍菩萨壁画 【图片来源:杨小玉】

天梯山石窟第4窟胁侍菩萨壁画 【图片来源:杨小玉】

鲍睿告诉记者,天梯山石窟在开凿过程中形成了一批能工巧匠,为北魏开凿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提供了样本和技术力量。

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迁宗族吏民三万户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云冈早期洞窟“昙曜五窟”就是凉州高僧昙曜主持修凿的。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利用开凿了云冈石窟的技术力量,在河南洛阳开凿了龙门石窟,这种艺术风格被承袭下来。因此,这一时期中原佛教艺术的成就也闪耀着凉州石窟的光彩。

“天梯山石窟是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源头,而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则是天梯山石窟的继续和发展,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标志。”鲍睿说。

作为“石窟鼻祖”,天梯山石窟还开创了中国佛教石窟的“凉州模式”。

1986年,著名石窟寺考古学家宿白先生发表了题为《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的文章,他综合考察了新疆、敦煌、河西石窟群和炳灵寺石窟后,结合酒泉、敦煌、吐鲁番所出土的北凉石塔,把新疆以东现存最早的佛教石窟模式命名为“凉州模式”。

‌ 凉州模式的特征包括石窟内部设置大像的佛窟殿,主要佛像有释迦和交脚菩萨装的弥勒,墙壁上绘制千佛,佛和菩萨的形象具有深目高鼻、身躯健壮的特点。‌这种模式承袭了西域和印度的造像传统,同时融合了汉地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窟样式。天梯山石窟作为河西走廊最早修建的佛窟群,是凉州模式的绝佳典范‌。

陈列于武威博物馆的天梯山石窟明代佛头 【图片来源:杨小玉】

陈列于武威博物馆的天梯山石窟明代佛头 【图片来源:杨小玉】

陈列于武威博物馆的天梯山石窟唐代胁侍菩萨塑像 【图片来源:杨小玉】

陈列于武威博物馆的天梯山石窟唐代胁侍菩萨塑像 【图片来源:杨小玉】

2001年,天梯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天梯山石窟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中国石窟文化之旅线路上的重要一站。

丝路石窟走廊示意图 【图片来源:杨小玉】

丝路石窟走廊示意图 【图片来源:杨小玉】

(武威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官方公众号)